历史沿革
1999年底,开始进行规划和征地工作;
2000年3月,正式启动科技园基础设施建设;
2001年6月,被国家科技部、教育部批准为第一批22所国家大学科技园的试点单位;
2003年9月,通过国家大学科技园评估验收;
2003年12月,被国家科学技术部认定为“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成果产业化基地”。
园区规划
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规划土地面积1000亩,按照“一园两区”的布局规划。孵化基地分为两块,南二门孵化区建在大学南门外,拥有标准孵化场地面积1·8万平米,共有近100个孵化单元,在孵企业97家,累计毕业35家。产业化基地建在东湖高新区科技新城内,建成面积23·8万平方米,入园企业47家。其中创新基地光电子企业孵化区建在科技园内,孵化面积7万平方米,园区配套服务建筑面积0·7万平方米,园区道路交通、各种管线、绿化、环境整治、配套设施、市政设施一应齐全。园区不仅提供餐饮、保洁、保安、维修等服务,而且配套建有单身公寓、商务休闲会所、住宅小区、停车场,在孵化器内还附有多功能会议厅、网络中心、行政办公室等多种附属设施,给园区创业者、生产者提供了高品质的生活区域和舒适的居住环境,使大学科技园真正成为一个环境优美、技术先进、配套设施完善的高科技园区。
…更多「园区规划」介绍请查阅全文…
吸引企业
科技园区内已形成占主导地位的光电子产业、以及激光、先进制造和新材料、软件产业,集聚了一批国家级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基地——数控系统产业化基地、激光产业基地、敏感元件基地、光器件产业基地、光纤互感器产业基地、cad软件产业基地。形成了华工科技、华中数控、天喻信息、华工激光等知名企业品牌,引进了深圳华为、江钻股份、金浪软件等知名企业。
创新基地
华工科技园创新基地位于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内,总占地面积达到66586㎡,建筑面积74900㎡,基地容积率0·89,绿化率达到47·1%(不含湖面) 华工科技园创新基地是一个的低密度、高绿化率、配套和服务设施齐全的生态化、智能化产业花园式研发办公区,由面积1000-10000平方米的独栋和联排亲水建筑组成。它是华工科技园“一园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华工科技园创新基地专为科技型中小科技企业和研发机构量身打造独栋办公空间,致力于引进软件开发、光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类科技企业上下游相结合的特色产业链,为中小科技企业创新与发展提供空间和服务平台。
服务体系
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主要包含四个子平台,即孵化服务平台、信息服务平台、投融资服务平台和培训服务平台。
1、孵化服务平台,主要包括:向入驻的科技型企业提供生活、办公、研究、转化的必要设施和服务;协助企业开办设立公司,代办工商、税务登记服务;组织各方面的专家形成一个孵化专家群,为入住企业提供企业发展计划、研究和生产协作计划、成果鉴定、成果推广、市场调研、市场开拓计划等咨询服务;协助企业申报政府资助项目,为在孵企业提供申报各级政府项目支持的服务等。
…更多「服务体系」介绍请查阅全文…
园区企业
01-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02-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高理分公司
03-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04-武汉华工正源光子技术有限公司
05-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图像分公司
06-武汉开目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更多「园区企业」介绍请查阅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