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体育场清末是协操坪,为清军驻地及会操场地。民国时期,为省立体育场。抗日战争胜利后,该场地被国民党空军用作飞机场。1951年5月,经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批准,将协操坪飞机场移交湖南省府辟作体育场用地。从此,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协操坪为省人民体育场。“文化大革命”时期,改称“东风广场”。
改建历程
湖南省人民体育场于2002年3月改扩建,2003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其中包括:标准看台、田径场、足球场、网球场、门球场以及跳高、铁饼、铅球等单项训练场。标准看台宽达140米,建筑面积为一万平方米,可同时容纳6000名观众观看比赛。标准看台共分为三层:第一层为休息室和工作人员室,第二层为贵宾室和运动员住房,第三层为新闻摄影室。标准看台的屋面采用先进的钢网架结构并向前伸出2米,观众坐在配有塑料钢坐椅的席位上观看赛事,无论烈日当空还是大雨滂沱都平安无事。标准看台正前方的田径场和足球场上有四个高达48米的灯塔,每个灯塔有27盏灯。正式比赛时,主席台上的38盏投光灯与4个灯塔的108盏灯同时打开,比赛场上如同白昼。改扩建后的省人民体育场除承担城运会女子足球赛事外,还将作为湖南省田径队的训练基地;同时,湖南省人民体育场也将对社会开放,最大限度地满足省会市民全民健身的需要。
…更多「改建历程」介绍请查阅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