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1月,学校设有31个学院,开设87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医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2大门类。
学院 | 本科专业(类) |
---|---|
湖南大学数学学院 | 理科试验班 |
数学类(含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计算科学) | |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 人文科学试验班 |
历史学 | |
哲学 | |
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实验班 ) |
经济学类(含经济学、财政学) | |
数字经济 | |
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 | 金融学 |
保险学 ( 风险管理实验班 ) | |
精算学 | |
统计学类 | |
金融科技 | |
湖南大学法学院 | 法学 |
湖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 汉语言文学 |
湖南大学外国语言学院 | 英语 |
英语(语言智能实验班) | |
日语 | |
湖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 新闻传播学类 |
播音与主持艺术 | |
广播电视编导 | |
湖南大学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应用物理学 | |
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 化学(强基计划) |
化学类(含化学、应用化学、化学生物学) |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
湖南大学生物学院 | 生物技术 |
生物医学工程 | |
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 | 智能制造工程 |
智能车辆工程 | |
机械类(含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工业工程) | |
工程力学(力学实验班) | |
能源与动力工程(未来能源与动力创新实验班) | |
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自动化 | |
电子信息工程 |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
湖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软件学院、湖南大学国家保密学院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人工智能班 ) | |
信息安全 | |
通信工程 | |
软件工程 | |
湖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 | 建筑学 |
城乡规划 | |
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 土木工程 |
工程管理 | |
智能建造 |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低碳建筑实验班) | |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 工商管理 |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 |
会计学 | |
湖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 行政管理 |
城市管理 | |
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 工业设计 |
湖南大学机器人学院 | 机器人工程 |
人工智能 | |
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湖南大学半导体(集成电路)学院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湖南大学生命医学交叉研究院 | 药学 |
湖南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 | - |
参考资料:截至2025年2月 |
学科建设
截至2025年1月,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4个。
一级学科 | 所在学院 | 一级学科 | 所在学院 |
---|---|---|---|
物理学 | 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 |
化学 | 化学化工学院 |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生物学 | 生物学院 |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 设计学 | 设计艺术学院 |
电气工程 | 建筑学、城乡规划学 | 建筑与规划学院 |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中国史 | 岳麓书院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哲学 | |
机械工程 | 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力学 | 法学 | 法学院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空间安全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应用经济学 | 金融与统计学院 |
统计学 | |||
软件工程 | 应用经济学 | 经济与贸易学院 | |
土木工程 | 土木工程学院 | 理论经济学 | |
交通运输工程 | 工商管理 | 工商管理学院 |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教育科学研究院 | 外国语言文学 | 外国语学院 |
工商管理学院 | 数学 | 数学学院 | |
新闻传播学 | 新闻与传播学院 | - | - |
参考资料 |
重点学科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化学、机械工程、电气工程
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群:经济与商学学科群、土木与环境工程学科群、电气信息学科群
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机械工程、土木工程
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国际贸易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岩土工程、结构工程、市政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分析化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环境工程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一流建设学科(11个) | |||
应用经济学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外国语言文学 | 数学 |
电气工程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土木工程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工商管理 | 设计学 | 建筑学 | |
一流培育学科(16个) | |||
理论经济学 | 法学 | 新闻传播学 | 中国史 |
物理学 | 生物学 | 统计学 | 力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城乡规划学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公共管理 |
学位授予
学科门类 | 一级学科名称和代码 | 获得一级学科博士点时间 | 获得一级学科硕士点时间 |
---|---|---|---|
01哲学 | 0101哲学 | 2018年 | 2006年 |
02经济学 | 0201理论经济学 | 2011年 | 2006年 |
0202应用经济学 | 2006年 | 2006年 | |
03法学 | 0301法学 | 2011年 | 2006年 |
0305马克思主义理论 | 2011年 | 2011年 | |
04教育学 | 0401教育学 | - | 2006年 |
05文学 | 0501中国语言文学 | 2024年 | 2006年 |
0502外国语言文学 | 2011年 | 2006年 | |
0503新闻传播学 | 2021年 | 2006年 | |
06历史学 | 0602中国史 | 2011年 | 2011年 |
07理学 | 0701数学 | 2011年 | 2006年 |
0702物理学 | 2011年 | 2006年 | |
0703化学 | 2003年 | 2003年 | |
0710生物学 | 2018年 | 2011年 | |
0714统计学 | 2011年 | 2011年 | |
08工学 | 0801力学 | 2006年 | 2006年 |
0802机械工程 | 2003年 | 2003年 | |
0805材料科学与工程 | 2000年 | 2000年 | |
0808电气工程 | 2003年 | 2003年 | |
0809电子科学与技术 | 2018年 | 2006年 | |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 | 2024年 | 2006年 | |
0811控制科学与工程 | 2006年 | 2006年 | |
081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011年 | 2006年 | |
0813建筑学 | 2011年 | 2006年 | |
0814土木工程 | 2000年 | 2000年 | |
0817化学工程与技术 | 2006年 | 2006年 | |
0823交通运输工程 | - | 2006年 | |
0830环境科学与工程 | 2003年 | 2003年 | |
0831生物医学工程 | - | 2003年 | |
0833城乡规划学 | 2011年 | 2011年 | |
0839网络空间安全 | 2021年 | 2021年 | |
10医学 | 1007药学 | 2020年 | 2011年 |
1001基础医学 | - | 2020年 | |
12管理学 | 1201管理科学与工程 | 1996年 | 1996年 |
1202工商管理学 | 2006年 | 2006年 | |
1204公共管理学 | 2024年 | 2006年 | |
14交叉学科 | 1403设计学 | 2011年 | 2011年 |
1405智能科学与技术 | 2024年 | - | |
参考资料 |
专业学位代码 | 专业学位类别 | 授权级别 | 授权(调整)时间 |
---|---|---|---|
0251 | 金融 | 硕士 | 2010年 |
0252 | 应用统计 | 硕士 | 2010年 |
0253 | 税务 | 硕士 | 2010年 |
0254 | 国际商务 | 硕士 | 2010年 |
0255 | 保险 | 硕士 | 2010年 |
0351 | 法律 | 硕士 | 2003年 |
0451 | 教育 | 硕士 | 2008年 |
0453 | 汉语国际教育 | 硕士 | 2010年 |
0551 | 翻译 | 硕士 | 2009年 |
0552 | 新闻与传播 | 硕士 | 2010年 |
0651 | 文物与博物馆 | 硕士 | 2010年 |
0851 | 建筑学 | 硕士 | 1996年 |
0853 | 城市规划 | 硕士 | 2012年 |
0854 | 电子信息 | 博士、硕士 | 2024年、2019年 |
0855 | 机械 | 博士、硕士 | 2019年 |
0856 | 材料与化工 | 博士、硕士 | 2024年、2019年 |
0857 | 资源与环境 | 硕士 | 2019年 |
0858 | 能源动力 | 博士、硕士 | 2019年 |
0859 | 土木水利 | 博士、硕士 | 2019年 |
0860 | 生物与医药 | 硕士 | 2021年 |
1251 | 工商管理 | 硕士 | 1993年 |
1252 | 公共管理 | 硕士 | 2003年 |
1253 | 会计 | 博士、硕士 | 2024年、2004年 |
1256 | 工程管理 | 硕士 | 2019年 |
1351 | 艺术 | 硕士 | 2009年 |
- | 数字经济 | 硕士 | 2024年 |
- | 设计 | 博士 | 2024年 |
参考资料 |
学科评估
截至2025年1月,湖南大学的经济与商学、计算机科学、数学、社会科学总论、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地球科学、物理学、生物与生物化学、临床医学、环境生态学等12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前1%,其中计算机科学、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学科跻身全球前1‰。工程学进入esi全球前万分之一学科行列。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1月,学校有教职工43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2400余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达334人次,其中两院院士全职6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4人次、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5人次,国家级教学名师5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俞汝勤、姚守拙、谭蔚泓、张泽(双聘)、查德·米尔金(双聘)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政清、罗安、丁荣军、王耀南、钟志华、周绪红、马克俭(双聘)
国家级教学名师:杨胜刚、柳礼泉、何人可、王玉枝、赖明勇、黄立宏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曾光明、陈收、何人可、郭灿城、易伟建、姜潮、谭蔚泓、陈仁朋、季铁
团队 | 带头人 |
---|---|
土木工程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团队 | 沈蒲生 |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团队 | 赖明勇 |
金融学专业教学团队 | 张强 |
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团队 | 谢赤 |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团队 | 曾光明 |
通识平台大学数学课程教学团队 | 黄立宏 |
大学文化与成人之道课程教学团队 | 章兢 |
参考资料 |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5年1月,学校建有2个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70门,国家级教学团队14个。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湖南大学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湖南大学机械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湖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计算机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化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计算机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机械工程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特色专业: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会计学、新闻学、工业设计、软件工程、土木工程、车辆工程、自动化、材料科学与工程、通信工程、化学、环境工程
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车辆工程、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测控技术与仪器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法学、英语、化学、新闻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设计、车辆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工程、建筑学、电子商务、经济学、保险学、日语、历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生物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市场营销、会计学、行政管理、经济统计学、财政学、汉语言文学、广告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物理学、应用化学、统计学、工程力学、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信息安全、数字媒体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财务管理、工业工程、广播电视编导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中国思想史、中华传统家教家风、科举与中国文化、金融学、国际金融学、信号与系统、从自然世界到智能时代、工业设计史、设计的力量、材料科学基础、经济生活与数学、普通物理、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桥梁工程、电机学、电磁场工程运用、计算机系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孙子兵法、国际交流实用英文写作、基础化学实验、激光加工创新训练、标准与我们的生活、广告创意学、分析化学、互联网+时代的颠覆与创新、现代礼仪、生物材料伴我行、中外美术评析与欣赏、知识产权法、综合英语、机械设计、分析化学(1)、创业基础、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倒塌拟静力仿真实验系统、dna纳米探针的制备及检测活细胞内肿瘤相关mrna
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国际金融学、科举与中国文化、标准与我们的生活、广告创意学、经济生活与数学、分析化学、互联网+时代的颠覆与创新、现代礼仪、设计的力量、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从自然世界到智能时代、生物材料伴我行、中外美术评析与欣赏
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搭建创新型学科交叉平台,构建面向新工科的工程训练体系、基于超算平台的大数据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以机器人为载体的多学科交叉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新工科·新设计”人才培养教学体系与实践研究、“三融合三突出一引领”的创新型工程训练平台构建与实践、新工科背景下第二课堂培养学生创意创新创业能力的探索与实践、新工科视域下“智能+”机械类人才培养机制探索与实践、面向智能制造工程人才“通识核心能力”培养的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体系与平台构建、面向绿色高质量建造的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新机制探索和实践
商科国际认证:amba、aacsb、equis
省级特色专业:新闻学、工业设计、土木工程、车辆工程、工商管理、通信工程、金融学、软件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会计学、日语、广播电视编导、经济学、保险学、建筑学、工程力学
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工业设计、金融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法学、化学、国际经济与贸易
年份 | 课程名称 | 所在学院 | 负责人 |
---|---|---|---|
2003年 | 工业设计史 | 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 何人可 |
2004年 |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 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 沈蒲生 |
分析化学 | 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 王玉枝 | |
高等数学 | 湖南大学数学学院 | 黄立宏 | |
毛泽东思想概论 | 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柳礼泉 | |
国际金融学 | 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 | 杨胜刚 | |
2005年 | 中国传统文化 |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 章启辉 |
2006年 | 货币金融学 | 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 | 张强 |
国际贸易学 | 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 赖明勇 | |
2007年 | 有机化学及实验 | 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 郭灿城 |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 | 湖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李仁发 | |
商业银行管理学 | 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 | 彭建刚 | |
大学文化与成人之道 | 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 章兢 | |
理论力学 | 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 | 刘又文 | |
2008年 | 发动机排放污染及控制 | 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 | 龚金科 |
管理学 | 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 陈收 | |
基础化学实验 | 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 蔡炳新 | |
基础工程 | 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 赵明华 | |
西方经济学 | 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 刘辉煌 | |
2009年 |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 | 湖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赵欢 |
2010年 | 大学英语 | 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 曾凡贵 |
综合英语 | 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 刘晓玲 | |
机械cad技术 | 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 | 刘子建 | |
现代机械设计基础 | 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 | 刘江南 | |
组织行为学 | 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 袁凌 | |
参考资料 |
教学成果
截至2025年1月,近五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6项,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4项,获批“强基计划”招生改革试点,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高校,入选“国优计划”。
2023年7月,教育部正式公布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名单,湖南大学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6项,其中本科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1项,研究生教学成果奖二等奖5项,获奖数并列全国第五。
年 度 | 成果名称 | 获奖等级 |
---|---|---|
2018年 | 面向国家战略的数字化与国际化设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 国家级一等奖 |
移动互联时代综合性大学商学院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研究与实践 | 国家级二等奖 | |
以学生为本的化学化工类专业立体化开放工程实践平台的构建与实践 | 国家级二等奖 | |
2014年 | 依托国家基地与学科建设成就,构建高水平化学人才培养新平台 | 国家级二等奖 |
工商管理类π型人才柔性培养研究与实践 | 国家级二等奖 | |
参考资料 |
学生成绩
2016年至2020年,湖南大学学生获“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创新创业竞赛金奖、银奖19项。2019年,学校学生参加省级以上竞赛共159项,获省部级奖项585项,在2019年“互联网+”大赛获2金3银1铜,金奖数排名全国并列第6。湖南大学电动方程式赛车队获2021赛季fscc油车总成绩一等奖、fsec电车总成绩一等奖、2019年全国总冠军,代表中国高校出征国际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
合作交流
截至2025年1月,学校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新加坡国立大学、帝国理工学院等海外130余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招收来自近70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
2023年4月,马英九先生带领台湾青年学生参访湖南大学,并与学校学生交流座谈。
2025年3月26日,中国通号与湖南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附属医院
截至2025年1月,学校拥有2所附属医院,分别为:湖南大学附属医院、湖南大学附属长沙医院。
(1)湖南大学附属医院
湖南大学附属医院,即湘潭市中心医院,始建于1900年,其前身为美国长老会开办的“惠景医院”,是湘潭市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2)湖南大学附属长沙医院
湖南大学附属长沙医院,即长沙市第三医院,始建于1923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预防于一体的大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院以第二名称挂牌“长沙市老年病医院”,是国家临床药物试验认定机构、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临床药师规范化学员培训中心。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