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新闻百科
呼伦贝尔新闻是抖音平台上展现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文化、旅游与乡村振兴的创作者集合体,通过政务账号、文旅达人及非遗传承人等多元主体形成传播矩阵。全国两会期间,90后青年吴健美(小甜)通过直播将鄂伦春族“狍角帽、赞达仁、斗熊舞”等非遗文化送上热搜,成为乡村振兴创新实践的代表。政务账号“一路向北(呼伦贝尔)”以文旅内容获2700万浏览量,荣膺抖音官方优秀创作者。
乡村振兴创新实践
90后青年吴健美(网名小甜)在鄂伦春自治旗通过抖音直播推广非遗文化,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将“狍角帽制作技艺”“斗熊舞展演”等内容推上热搜,带动村民探索特色文旅致富路径。其直播内容涵盖传统服饰、歌舞及手工艺品,形成“非遗+电商”的乡村振兴模式。
代表创作者矩阵
1·牧民达西:2014年返乡后通过快手、抖音记录草原生活,单条奶茶制作视频播放量达4300万,2020年传统布里亚特婚礼视频获全网关注。
2·敖其:蒙古族创作者“敖其在草原”以民族婚礼、草原美食为主题,累计获赞300万,2018-2020年连续获得市级文化传播奖项。
3·冯磊:美食博主专注呼伦贝尔手把肉、铁锅焖面等内容,2020年成为“呼伦贝尔新12味”官方推荐官。
政务与文旅账号
3·呼伦贝尔市融媒体中心运营的“一路向北(呼伦贝尔)”政务抖音号,自2024年5月创建以来发布310条作品,总浏览量突破2700万次。该账号通过白岩松访谈、冬季生态保护等内容,树立政务新媒体标杆。旅游博主李会长以“诗和远方户外旅行”主题推广呼伦贝尔旅游,形成文旅融合传播范例。
数据榜单与影响力
2025年2月:北疆新闻以38·3万粉丝位列《内蒙古抖音达人排行榜》日榜第7名;
2023年周榜:呼伦贝尔飞飞(248·2万粉丝)、呼伦贝尔琳儿(91·0万粉丝)进入地区前十;
2022年年度:宋嘉儿以670万粉丝成为内蒙古十大网红第七名。
公众号主体介绍呼伦贝尔日报社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呼伦贝尔新闻是由呼伦贝尔日报社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呼伦贝尔日报社是中共呼伦贝尔市委下属的新闻出版机构,其主办的《呼伦贝尔日报》蒙文报创刊于1946年10月(全国首张蒙文党报),汉文报始于1955年10月,至今已形成"二报三端四网五微六号"全媒体矩阵。作为市委市政府核心信息发布平台,承担着宣传党政方针、报道民生实事、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重要职能。
该报社通过"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等专栏深度报道全市政治议程,2025年市两会期间推出专题报道,系统呈现人代会闭幕式进程、市长讲话要点及12位代表委员专访。在媒体融合方面,2023年12月与广播电视台组建融媒体中心,构建蒙汉双语全媒体传播体系,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兴平台深度融合。
截至2023年,报社累计获得内蒙古新闻奖等省级以上荣誉10余项,2021年12月被评为"全国普法工作先进单位"。其下属印务中心党支部定期开展红色教育活动,2025年八一期间组织慰问抗美援朝老兵。
历史沿革
蒙文报创刊于1946年10月10日,为中国首张少数民族文字党报,标志着边疆民族地区新闻宣传事业的开端
汉文报于1955年10月正式发行,是内蒙古自治区盟市级党报中创刊最早的报纸之一
2023年12月完成媒体融合改革,与呼伦贝尔广播电视台组建市融媒体中心
职能定位
政治属性:坚持"政治家办报"原则,承担宣传党的理论政策、引导社会舆论的核心使命
信息枢纽:发布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人事任免公告及政策解读,如2025年刊发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公告
政民桥梁:通过"代表委员专访""民生专栏"等板块,搭建政府与群众沟通平台
内容建设
政务报道:重点呈现全市政治议程,2025年推出两会专题报道,涵盖12位代表委员专访及7项民生议题追踪
民生监督:设立《加强医院周边交通管控》《聚焦民企融资困境》等专题,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文化传播:持续报道冰雪经济、低空经济等文旅产业动态,助推地方特色文化发展
融合发展
平台建设:打造包含日报客户端、新闻网、微信矩阵在内的全媒体传播体系
流程再造:实施"中央厨房"采编模式,实现新闻资源"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全媒传播"
奖项突破:2023年融媒体作品获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报纸新闻奖等专业奖项
社会服务
普法宣传:2021年获评全国普法先进单位,连续五年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志愿服务:组织参与文明城市创建、疫情防控宣传等公益活动
党建实践:印务中心党支部2025年开展"慰问抗美援朝老兵"主题教育活动
荣誉奖项
2021年12月:中央宣传部等授予"2016-2020年全国普法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2023年度:融媒体作品获内蒙古新闻奖3项、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报纸新闻奖2项
历史性荣誉:77年间累计获得"精品级报纸奖""学习强国优秀通讯站"等省部级奖项1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