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设有17个教学科研单位,开设69个本科专业。
湖北师范大学院系专业一览表(截至2024年5月)学院 | 专业名称 | 授予学位 |
---|
湖北师范大学经济管理与法学院 | 经济学 | 经济学学士 |
财务管理 | 管理学学士 |
法学 | 法学学士 |
行政管理 | 管理学学士 |
财务会计教育(师范) | 管理学学士 |
湖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 应用心理学(师范) | 理学学士 |
教育学(师范) | 教育学学士 |
小学教育(师范) | 教育学学士 |
特殊教育(师范) | 教育学学士 |
学前教育(师范) | 教育学学士 |
湖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 英语(师范) | 文学学士 |
商务英语 | 文学学士 |
日语(师范) | 文学学士 |
湖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历史学(师范) | 历史学学士 |
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师范) | 管理学学士 |
湖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思想政治教育(师范) | 法学学士 |
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汉语言文学(师范) | 文学学士 |
汉语国际教育(师范) | 文学学士 |
网络与新媒体 | 文学学士 |
湖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 | 理学学士 |
统计学 | 理学学士 |
湖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 物理学(师范) | 理学学士 |
电子信息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 工学学士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工学学士 |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 工学学士 |
湖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 化学(师范) | 理学学士 |
应用化学 | 理学学士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工学学士 |
湖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 地理科学(师范) | 理学学士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 理学学士 |
环境工程 | 工学学士 |
湖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生物科学(师范) | 理学学士 |
生物技术 | 理学学士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工学学士 |
湖北师范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工学学士 |
自动化 | 工学学士 |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 | 工学学士 |
湖北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 教育技术学(师范) | 理学学士 |
数字媒体技术(师范) | 工学学士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 | 工学学士 |
软件工程 | 工学学士 |
人工智能 | 工学学士 |
通信工程 | 工学学士 |
湖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 体育教育(师范) | 教育学学士 |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师范) | 教育学学士 |
舞蹈表演(体育舞蹈) | 艺术学学士 |
湖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 音乐学(师范) | 艺术学学士 |
音乐表演(声乐表演) | 艺术学学士 |
音乐表演(器乐表演) | 艺术学学士 |
舞蹈学(师范) | 艺术学学士 |
舞蹈表演(师范) | 艺术学学士 |
湖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 美术学(师范) | 艺术学学士 |
书法学 | 艺术学学士 |
视觉传达设计 | 艺术学学士 |
环境设计 | 艺术学学士 |
产品设计 | 艺术学学士 |
湖北师范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工学学士 |
以上参考资料:(学校官网专业数量不一致) |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有1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2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建有1个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3个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6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学科建设(截至2024年5月)学科类别 | 学科名称 |
---|
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 | 教育学 |
esi全球排名前1%学科 | 工程学、化学 |
“十三五”湖北省属高校优势特色学科群 | 师范教育、资源环境 |
“十四五”湖北省属高校优势特色学科群 | 中国语言文学与文化传播、资源环境、马克思主义理论 |
省级重点学科 | 教育学、化学、中国语言文学、光学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应用经济学 |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截至2022年9月)序号 | 学科代码 | 学科名称 | 学科门类 | 授权级别 | 获批时间 |
---|
1 | 0202 | 应用经济学 | 经济学 | 硕士一级学科 | 2016年 |
2 | 0305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法学 | 硕士一级学科 | 2018年 |
3 | 0401 | 教育学 | 教育学 | 硕士一级学科 | 2011年 |
4 | 0501 | 中国语言文学 | 文学 | 硕士一级学科 | 2011年 |
5 | 0502 | 外国语言文学 | 文学 | 硕士一级学科 | 2020年 |
6 | 0602 | 中国史 | 历史学 | 硕士一级学科 | 2018年 |
7 | 0701 | 数学 | 理学 | 硕士一级学科 | 2011年 |
8 | 0703 | 化学 | 理学 | 硕士一级学科 | 2011年 |
9 | 0705 | 地理学 | 理学 | 硕士一级学科 | 2018年 |
10 | 0710 | 生物学 | 理学 | 硕士一级学科 | 2018年 |
11 | 0803 | 光学工程 | 工学 | 硕士一级学科 | 2011年 |
12 | 0805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工学 | 硕士一级学科 | 2021年 |
13 | 0811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工学 | 硕士一级学科 | 2021年 |
以上参考资料: |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截至2022年9月)序号 | 专业学位类别代码 | 专业学位类别名称 | 授权级别 | 获批时间 |
---|
1 | 0351 | 法律 | 硕士专业学位 | 2018年 |
2 | 0352 | 社会工作 | 硕士专业学位 | 2014年 |
3 | 0451 | 教育 | 硕士专业学位 | 2014年 |
4 | 0452 | 体育 | 硕士专业学位 | 2018年 |
5 | 0453 | 汉语国际教育 | 硕士专业学位 | 2018年 |
6 | 0854 | 电子信息 | 硕士专业学位 | 2018年 |
7 | 1252 | 公共管理 | 硕士专业学位 | 2021年 |
8 | 0552 | 新闻与传播 | 硕士专业学位 | 2021年 |
9 | 0860 | 生物与医药 | 硕士专业学位 | 2021年 |
10 | 1352 | 音乐 | 硕士专业学位 | 2023年 |
11 | 1356 | 美术与书法 | 硕士专业学位 | 2023年 |
12 | 1357 | 设计 | 硕士专业学位 | 2023年 |
以上参考资料: |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有专任教师1311人,其中教授141人、副教授375人,博士学位597人、硕士学位580人。教师中有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1人,湖北名师5人,省级重点联系专家5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13人,享受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人员17人,二级教授19人,省产业教授8人,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人选11人,省跨世纪学科带头人7人,省跨世纪学术骨干8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省百人计划2人,省青年拔尖人才3人,省自然基金杰出青年项目4人,黄石市有突出贡献专家17人,曾宪梓教育基金奖获得者5人。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建有1个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3个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6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9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省级品牌专业、11个专业接受教育部师范专业认证,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12个省级教学团队、20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8门国家级一流课程、12门省级精品课程、8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2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58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个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1个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3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1个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6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8个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省级虚拟仿真项目、6个“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项目、1个国家级实习实训基地、6个省级示范实习实训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创新活动基地。8个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工作站)。
国家级、省级专业建设一览表(截至2023年12月)类别 | 名称 |
---|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化学、思想政治教育、小学教育、生物科学、汉语言文学、英语、数学与应用数学、生物技术 |
国家级特色专业 | 汉语言文学、化学、生物科学 |
省级品牌专业 | 汉语言文学、化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思想政治教育、生物科学、教育技术学 |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化学、生物科学、汉语言文学、物理学、思想政治教育、英语、数学与应用数学、小学教育、经济学、体育教育、历史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工程、音乐学、美术学、商务英语、应用化学、法学、教育技术学、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自动化、地理科学、环境设计、教育学、汉语国际教育、统计学、通信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技术 |
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 | 通信工程、应用化学、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工业)、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产业)、信息工程(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媒体技术、国际贸易、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项目 | 通信工程、化学、环境工程、法学、小学教育、广播电视学 |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 应用化学 |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 应用化学、电子信息工程、汉语言文学、生物科学、通信工程、环境工程 |
以上参考资料: |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截至2023年7月)序号 | 实验中心名称 | 负责人 | 所属院系 | 批准年度 |
---|
1 | 生物学实验示范中心 | 潘继承 | 生命科学院 | 2009 |
2 | 化学实验示范中心 | 韩德艳 |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 2006 |
3 | 电工电子实验示范中心 | 黄燕霞 | 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 2007 |
4 | 生物学实验示范中心 | 潘继承 | 生命科学院 | 2008 |
5 | 教育信息技术实验示范中心 | 李书明 | 教育信息与技术学院 | 2008 |
6 | 经济管理实验示范中心 | 肖六亿 | 经济管理学院 | 2010 |
7 | 英语语言自主学习中心 | 周光明 | 外国语学院 | 2011 |
8 | 化学化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 周兴旺 |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 2013 |
9 | 教育信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 杨杏本 | 教育信息与技术学院 | 2014 |
10 | 电子电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黄燕霞 | 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 2015 |
11 | 经济管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 常婕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2015 |
参考来源: |
课程建设一览表(截至2023年12月)项目类型 | 课程名称 | 课程负责人 | 批准年份 | 等级 |
---|
精品课程 | 生物学综合实验 | 潘继承 | 2010 | 国家级 |
精品资源共享课 | 生物学综合实验 | 潘继承 | 2016 |
生物学综合实验 | 潘继承 | 2013 |
课程思政示范项目 | 英国文学选读 | 刘敏 | 2021 |
一流本科课程 | 英国文学选读 | 刘敏 | 2020 |
职业素养英语 | 伍文忠 | 2020 |
细胞生物学 | 王卫东 | 2020 |
透视学 | 郭琛 | 2020 |
实用英语语音 | 万丽 | 2023 |
植物学(二) | 陈亮 | 2023 |
原画规律 | 柯文燕 | 2023 |
生物学综合实验 | 王友如 | 2023 |
精品课程 | 电磁学 | 刘堂昆 | 2003 | 省级 |
概率论 | 徐侃 | 2004 |
现代汉语 | 段曹林 | 2005 |
中国古代文学 | 景遐东 | 2006 |
分析化学 | 张海丽 | 2007 |
无机化学 | 余新武 | 2007 |
电子线路 | 程永山 | 2008 |
常微分方程 | 李必文 | 2009 |
政治经济学 | 李福安 | 2009 |
英语教学论 | 盛红梅 | 2009 |
生物学综合实验 | 潘继承 | 2010 |
普通动物学 | 侯建军 | 2011 |
精品资源共享课 | 分析化学 | 赖国松 | 2015 |
英国文学选读 | 刘敏 | 2015 |
英语学科教学论 | 盛红梅 | 2015 |
生物学综合实验 | 潘继承 | 2014 |
电子电路基础 | 程永山 | 2014 |
政治经济学 | 李福安 | 2014 |
食品分析与检测试验 | 倪明 | 2014 |
无机化学 | 胡艳军 | 2013 |
精品视频公开课 | 基础钢琴演奏与伴奏 | 胡满春 | 2015 |
基础教育教学改革范例述评 | 江新华 | 2014 |
食品工程与人类健康 | 王友如 | 2013 |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 二十四式太极拳 | 刘欧美 | 2019 |
生物学综合实验 | 潘继承 | 2017 |
课程思政示范项目 | 英国文学选读 | 刘敏 | 2021 |
细胞生物学 | 王卫东 | 2021 |
参考来源: |
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名单(截至2023年12月)获批年份 | 课程名称 | 课程类别 | 课程负责人 |
---|
2022 | 教师专业发展指南 | 线上一流课程 | 付光槐 |
2022 | 教学资源设计与开发 |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 向丹丹 |
2022 | 中国地理 |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 桂智凡 |
2022 | 大学语文 |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 和艳芳 |
2022 |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 |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 沈月 |
2022 | 有机化学 |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 黄小欢 |
2022 | 基础英语(二) |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 唐凤华 |
2022 | 英语学科教学论 |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 王璐 |
2022 | 小学数学思想与方法 |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 柴霞 |
2022 | 环境设计专业导论 |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 郭琛 |
2022 |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 杨青胜 |
2022 | 6小时解码英语新闻听力 |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 伍文忠 |
2022 | 武术 | 线下一流课程 | 江奔 |
2022 | 中国政治制度史 | 线下一流课程 | 李想 |
2022 | 常微分方程 | 线下一流课程 | 刘伟明 |
2021 | 5g与人工智能 | 线上一流课程 | 胡白燕 |
2021 | 电力电子技术 | 线上一流课程 | 涂建 |
2021 | 一步一步带你做调查研究 | 线上一流课程 | 张小菊 |
2021 | 声乐与教学(四) | 线下一流课程 | 高月霞 |
2021 | 生物学综合实验 | 线下一流课程 | 王友如 |
2021 | 教学简笔画 | 线下一流课程 | 严春霞 |
2021 | 文献学概论 |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 曾羽霞 |
2021 | 植物学(二) |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 陈亮 |
2021 | 原画规律 |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 柯文燕 |
2021 | 运动与健康的奥秘 |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 潘燕 |
2021 | 时尚有氧塑身 |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 全晶 |
2021 | 实用英语语音 |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 万丽 |
2021 | 化工原理 |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 王娟 |
2021 | 中国工艺美术史(一) |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 王莉莉 |
2021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 杨灿 |
2021 | 导游模拟实训 | 社会实践一流课程 | 王军 |
2020 | 基础钢琴演奏与伴奏 | 线上课程 | 胡满春 |
2020 | 电气控制及pcl技术 | 线上课程 | 高红亮 |
2020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线下课程 | 王明为 |
2020 | 体操 | 线下课程 | 朱施成 |
2020 | 概率论 | 线下课程 | 徐立峰 |
2020 | 二十四式太极拳 | 线上线下混合课程 | 刘欧美 |
2020 | 基于研学旅行的黄石特色工业旅游虚拟仿真 | 虚拟仿真实验课程 | 张泰山 |
2020 | 300mw亚临界机组同期并网虚拟实验 | 虚拟仿真实验课程 | 詹习生 |
2023 | 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 | 社会实践一流课程 | 黄梅 |
2023 | 数字电子技术 |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 黄会玲 |
2023 | python编程技术 |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 李光敏 |
2023 | 食品加工原理 |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 余翔 |
2023 | 物理化学(二) |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 孙静俞 |
2023 | 电磁学 |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 温建 |
2023 | 管理学 |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 赵贤利 |
2023 | 英语阅读(三) |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 龚波 |
2023 | 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 |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 徐海霞 |
2023 | 毛泽东思想概论 |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 陈克娥 |
2023 | 创意手工 | 线上一流课程 | 严春霞 |
2023 | 食品安全学 | 线下一流课程 | 刘细霞 |
2023 | 数学建模(1) | 线下一流课程 | 刘云芬 |
2023 | 中国古典舞基训 | 线下一流课程 | 许岳军 |
2023 | 课程与教学论 | 线下一流课程 | 邓李梅 |
2023 | 英美诗歌名篇赏析与诵唱 | 线下一流课程 | 刘敏 |
2023 | 英汉翻译 | 线下一流课程 | 张小胜 |
2023 | 无机化学(一) | 线下一流课程 | 胡艳军 |
2023 | 光量子行走虚拟仿真实验 | 虚拟仿真实验一流课程 | 单传家 |
以上参考资料: |
省级教学团队一览表(截至2023年7月)团队名称 | 团队负责人 | 批准年度 |
---|
化学专业教学团队 | 韩德艳 | 2008 |
物理学教学团队 | 黄燕霞 | 2009 |
数学与应用数学教学团队 | 李必文 | 2010 |
教师教育类课程群教学团队 | 陈强 | 2019 |
应用化学专业教学团队 | 殷国栋 | 2019 |
生物科学(师范类)科技创新实践教育教学团队 | 侯建军 | 2019 |
经济学类专业核心课程群教学团队 | 聂亚珍 | 2019 |
钢琴与器乐教学团队 | 胡满春 | 2019 |
物理类核心课程群教学团队 | 刘继兵 | 2020 |
电气工程教学团队 | 詹习生 | 2020 |
民族传统体育学教学团队 | 刘劲松 | 2020 |
数学教育教学团队 | 郑绿洲 | 2020 |
以上参考资料: |
截至2023年7月,学校共获国家级教学成果1项,省级教学成果43项。
省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奖(部分)(截至2023年7月)成果名称 | 获奖名称 | 获奖等级 | 成果负责人 | 批准时间 |
---|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彰显汉语语言文学的专业特色——省级品牌专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 湖北省教学成果奖 | 一等 | 段曹林、陈春生、景遐东、王胜国 | 2009年 |
基于新课改的高师院校学生教师职业能力训练研究与实践 | 湖北省教学成果奖 | 一等 | 余新武、陈强、向显智、王晓梅、李必文 | 2009年 |
师范院校大学生电子设计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 湖北省教学成果奖 | 一等 | 黄燕霞、田开坤、彭琦、张少武、汪自云 | 2009年 |
高师学生综合教学技能研究 | 湖北省教学成果奖 | 二等 | 陈春生、冯广艺、陈强 | 2005年 |
现代高等师范教育的思想和实践手段研究 | 湖北省教学成果奖 | 二等 | 余新武、李江林、王元汉、张国勇、汪自云 | 2005年 |
古典文学教学与素质研究 | 湖北省教学成果奖 | 三等 | 石麟、刘桂华、景遐东、胡淑芳、何求斌 | 2005年 |
外语素质培养研究 | 湖北省教学成果奖 | 三等 | 丰国欣、张辉松、胡泓、陈平利、刘金梅 | 2005年 |
实变函数(教材) | 湖北省教学成果奖 | 三等 | 胡长松 | 2005年 |
化学教学论的改革与实践 | 湖北省教学成果奖 | 三等 | 陈彦国 | 2005年 |
社会调查在法学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 湖北省教学成果奖 | 三等 | 刘慧频、黄本莲、黄梅、刘怀松 | 2009年 |
师范生数学应用能力的研究与实践 | 湖北省教学成果奖 | 三等 | 傅朝金、程金华、李必文、潘继斌、郑绿洲 | 2009年 |
小学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多媒体”教学模式的理论研究与实践 | 湖北省教学成果奖 | 三等 | 王文惠、龚剑平、陈春生、周光明、李华 | 2009年 |
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开放式培养的教研训一体化模式研究 | 湖北省教学成果奖 | 一等 | 余新武、陈强、李必文、刘江燕、刘宝珍、王长明、邹从容、叶卫国 | 2012年 |
省属师范大学中文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 湖北省教学成果奖 | 二等 | 景遐东、张鹏飞、张春泉、龚新琼、石麟 | 2012年 |
地方师范类本科院校生物科学专业实践育人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 湖北省教学成果奖 | 二等 | 潘继承、王卫东、陈雄文、侯建军、汪劲松、邵锦震、李必文、向显智 | 2012年 |
地方院校师范生教育技术实践能力培养研究 | 湖北省教学成果奖 | 二等 | 李书明、田俊、陈云红、杨杏本、刘江燕、叶良明 | 2012年 |
开放式中学物理教学法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 湖北省教学成果奖 | 三等 | 丁逊、黄燕霞、李必文、刘红日、李江林、刘兴云、叶卫国、李金雪 | 2012年 |
“纲要”与“概论”两门思政课在教学中的相互衔接与配合研究 | 湖北省教学成果奖 | 三等 | 周青山、熊荣伍、邵南征、俞玲、胡泰 | 2012年 |
以诊断技术为支架的黄石市中小学课堂评价策略研究 |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 二等 | 邹从容、肖惠东、江新华、黄立新、黄三民、王玲 | 2014年 |
以上参考资料: |
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已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丹麦、瑞士、俄罗斯、澳大利亚、新西兰、智利、新加坡、哈萨克斯坦、印度、日本等国家40多所高校及教育、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学校长期坚持聘请外籍教师、知名专家学者来校任教、讲学,接收海外留学生来校进修和攻读学位,派遣教师到国外进修、教学和进行合作研究,派遣学生到国外大学学习深造。学校与英国奥斯特大学合作在北爱尔兰建立了1所孔子学院、8所孔子课堂。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