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湖北大学学生会成立于1948年,其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初湖北省立教育学院进步青年自发组织的进步社团和组织,而其直接前身为1946年(国立湖北师范学院时期)开始的国立湖北师范学院学生自治会。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对日采取不抵抗政策,于1935年6月同日本签订了卖国的《何梅协定》,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尽管国民党当局阻挠、破坏、镇压一二九运动,我院学生始终坚定地站在爱国运动的前列,并在武汉大、中学校中发挥了较好的组织作用,在学校的历史上谱写了抗日救亡、不畏强权的光辉一页。
1945年,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后,迁到后方的各级机关、学校纷纷迁回。因种种原因,国师没有复员于它的诞生地武昌宝积庵,而是先抵江陵,后至沙市童家花园。当时抗日战争刚刚结束,办学条件极其艰苦。同时碍于交通不便,图书杂志不易购得,名流学者无法延揽,不少教授纷纷辞职。为改善生活,保证学习,国师学生于1946年自发组织成立了学生自治会,1947年2月26日至4月6日,国师学生掀起了一场大规模的抗命请愿斗争,要求归迁武汉,并得到了武大、中华大学、农学院和医学院等高校学生的声援,其声势之大、时间之长,为湖北学运史所罕见。
1948年5月,国师正式迁往武汉,国师归迁武汉不久,就发生了“八四”事件。7月31日,院方签发空头支票一张,作为学生8月份的伙食费,致使8月1日全院学生断炊。部分学生前往院长王治孚住宅请求合理解决,其竟匿而不见。一学生见蒋介石送给他的照片挂在堂屋正中,气愤之下将其摔碎。事发后,王治孚报告教育部要求解散国师,严惩25 名为首的学生。8月4日,教育部电令解散国师。电令到达,师生群情激昂。8日,国师学生自治会代理主席姚达三召开记者招待会,报告事实真相,散发《为反对教育部无理解散湖北师范学院,抗议无耻栽诬二十五位同学敬告社会人士书》。17日,武汉大学学生自治会在中华大学开会声援国师同学。18日,国师教授会作出严正决议,电请教育部收回解散国师成命。9月4日,教育部任命新院长,变相收回成命。不久,法院亦对王治孚劣迹提起诉讼。至此,“八四”事件取得斗争胜利,国师得以生存。
国师迁回武汉后(1948年),中共地下党组织加强了对国师学运的领导工作,国师成为汉口的学运中心,中共武汉市委通过与国师学生黎幼岑、杨畅东等的密切联系,取得了“八四”斗争的胜利。“八四”运动以后,通过民主竞选成立的新的学生自治会,杨畅东当选为主席,自此学生自治会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组织,这标志着湖北大学学生会正式成立。一大批学生在频繁的学运中受到了锻炼,先后加入了党组织并投奔革命工作,为武汉、湖北乃至中南地区的解放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1949年7月16日,中南军事管制委员会文教接管部接管国师,因当时国师无固定校址,遂停办整理。全部校产移交给继国师续办的湖北省教育学院。国师停办后不久,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时任湖北省政府主席李先念等人的关心下,在国师基础上筹建的湖北省教育学院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院学生自治会改称“学生会”,在新的背景下,中国学生代表大会提出:全国学生会的任务应转向团结各校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成为满足国家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1949年至1984年,学生会随着校名的变更先后更名为“湖北省教育学院学生会”、“湖北省教师进修学院学生会”、“湖北师范专科学校学生会”、“武汉师范专科学校学生会”、“武汉师范学院学生会”。其中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学生会被迫停止了一些日常工作。直到1976年,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学生会的工作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开始各部门重建工作。
1984年1月,湖北省委为统筹安排和发展我省地方高等教育事业,决定将武汉师范学院原由武汉市领导改为由省直接领导和管理。6月15日,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加速发展和改革我省高等教育的决定》文件,同时上报教育部。8月11日,教育部同意将武汉师范学院改建为湖北大学。1984年9月26日,湖北大学成立大会隆重召开,省长黄知真、省委副书记钱运录共同揭牌。1985年,根据时代发展和学校教育发展需要,我校学生会正式更名为“湖北大学学生会”。
1985年-2018年,通过多个历史时期的发展,经过几代学生会人的不懈努力,湖北大学学生会在会训“服务他人、锻炼自我、努力成才”的指引下,弘扬“日思日睿、笃志笃行”的校训精神和“自强不息、克难奋进”的习坎精神,明确自身“同学之家、师生之桥、干部之校”的定位,充分发挥学生会组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工作职能,在多年的发展中,已成为我校体系最完整、机构最健全、影响力最大、代表性最广泛的学生组织,成为了实现学校教育最高目标,提高教学质量的一支重要力量。
2017年3月3日,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印发了《学联学生会组织改革方案》,自此全国各级学联学生会组织掀起了改革的浪潮。2018年3月24日,湖北大学召开第十二次学生代表大会,大会认真听取并审议了校学生会主席陶嘉星代表第十一届学生委员会所作的题为《青春拥抱新时代 同心共筑中国梦 为争创双一流大学贡献青春力量》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学生委员会。此次大会贯彻落实了《学联学生会组织改革方案》的改革要求,为湖北大学学生会组织未来的改革工作指明了方向,将湖北大学学生会组织改革推向纵深。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