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华胥古国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华胥古国华胥地望

华胥古国

华胥地望

陕西说

从现代考古学和人类社会学研究可知,华胥氏是距今六千多年前的母系氏族的一支,生活在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的渭河流域,是当时社会生产力的代表。由于社会生产力低下,蒙昧时期的母系氏族社会的自然、淳朴、和谐成为文明时代提倡清静无为、返璞归真、小国寡民的道家的社会理想,于是便有了华胥国的社会模式。

华胥国位于今蓝田县华胥镇,《纲鉴易知录》载:“太昊之母居于华胥之渚。”注云:“华胥,在今陕西兰田县,小渊日渚。”又据《竹书纪年前编》:“太昊庖羲氏,太昊之母居于华胥之渚,履巨人迹,意有所动,虹且绕之,因而始娠。”徐文靖笺:“按,华胥,地名,在陕西蓝田县。小渊日渚。”大体而言,古华胥国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约20公里的蓝田县华胥镇。华胥镇保留有一块关于记载三皇功绩的碑石,其中一通碑石上,中间有华胥国三个大字,左边有伏羲肇娠右边有黄帝梦游的字样。

西安市文史研究馆的张中和认为:大量的史载、遗物,可资佐证:三皇时代的部落中心即华胥国。华胥的姓氏为风,是现西安市蓝田人。她处在6500多年前,既是三皇伏羲的生母,又是华胥国末期一位杰出的部落首领女王。是华夏民族在上古时代,与天地八荒进行抗争和孕育文明的领军人物。

山东说

菏泽:据《禹贡》及《菏泽市志》记载,华胥国在雷泽,即菏泽市一带,还有史学家考证在巨野县城区一带。

台州:《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与《哀公十四年》均日在齐地(今山东博山县)。台同邰、骀,《左传·哀公六年》云:邰在今山东章丘县。《大清一统志》载:“章丘县西朝阳故城有赫胥墓”。既然华胥后裔之墓在此,那么这个华胥国(即部落)也就在今山东章丘,华胥亦自然生于此。

山西说

《左传·昭公元年》云:“汾川”,“则台骀汾神也。”《论衡》写作“台台”。《路史·后纪四》称默台、墨台,即台台。今山西汾水流域的侯马有骀神庙,其他县市也各有台、骀之地名。因而有的学者认为“华胥之国”在山西南部,华胥生于此。

浙江说

台州是传说中的“华胥氏之国”,很多书籍记载了黄帝与台州的故事。略摘录如下:

唐·王瑾《广黄帝本行记》有黄帝“藏丹经于委羽山,最后息驾反真,乘龙升天为太一君”等记载。

宋·临海人陈耆卿著《嘉定赤城志》和《民国临海志》、《台州道教考》等书都记载了《列子·黄帝》“黄帝梦游”的典故,“华胥氏之国,在弇州之西,台州之北。”

宋·李昉《太平御览》卷四十引《郡国志》云:“台州(临海)覆釜山即龙符山……夸父逐日之所践”。夸父即不少文献中与黄帝并称的炎帝。《史记·晋语四》称:“昔少典娶于有蛟氏,生黄帝、炎帝。”

元·赵道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一有轩辕黄帝“尝往天台山受金液神丹”的记载。

明·万历《仙居县志》引南朝宋孙诜《临海记》云:“《韦羌山》此山之最高者,上有石壁,刊字如蝌蚪,俗传夏帝践历,故刻此石。”

清·戚学标《台州外书·遗闻》云:“华胥洞在巾子山两峰交界山腰”。

清·胡昌贤《委羽山记》称:轩辕黄帝慕道周游四方,求解三一真气之要。遂南浮于江,登会稽至天台受金液神丹之方,炼九鼎之丹于缙云……而付之以丹经,藏于委羽山。

《华胥氏之国》所指的“弇州”、“台州”古地名在那里,张湛云:“不必便有此国。”但弇州的临海、天台、黄岩、仙居等地却有黄帝神话传说。说不定弇州(今江苏太仓)、台州(今浙江台州)这一广阔地域还真是黄帝时代传说的“华胥氏之国”。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