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湟里初中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常州市武进区湟里初级中学办学沿革

常州市武进区湟里初级中学

办学沿革

1942年秋,经热心民族教育事业的沈九如先生的约请,李一、庄恭天、周卜愚、杨静庵、虞国栋、杨浩生、周寿庚等11人组成校董会,由沈九如先生任董事长,自此创办起私立博文中学。学校以“博文”命名,语出《论语》“博我以文,约我以礼”,“行已有耻,博学于文”。

1943年春,因学生众多,沈九如先生出资修葺西来庵平房20间,供学校使用。1945年春,抗日民主政府为保障师生安全,迁校于建圣庵,并改名为力生中学。1945年9月,迁校于湟里镇埠头小学,更名为私立博文初级中学。1946年,沈九如先生捐白米600担,在湟里镇油坊桥处又建校舍2幢。秋季,师生迁入新校舍上课。1947年秋,沈九如先生捐白米250担,添建新校舍一幢。1948年春,沈九如先生捐白米七百余担,另建蚕室一座,命名为“萱楼”(即后来的博文楼)。1953年9月,东安小学初中补习班和香泉夜初中同时并入本校。

1956年7月13日,学校性质转为公立,更名为武进县湟里初级中学。1959年增设高中部,学校也随之更名为武进县湟里中学。1960年,学校建平房44间,供高中部增班之用。1963年9月,高中部撤销,并入夏溪中学。1968年重又开设高中部。1974年,全校师生在葛庄塘开辟农场25亩,建起校舍7间,作为学农基地。

1980年,湟里中学建起二层楼房10间。1981年9月至1991年10月期间,洋淀小学戴帽的初中部、嘉泽中学的高中部、湟里革新初级中学、后坊初级中学先后并入本校。1985年,学校拆除部分破旧平房,将其翻建成三层楼房14间。1989年,镇政府、学校共同出资建造两层楼房9间,作男生宿舍用,在博文楼西侧建造三层楼房7间,作女生宿舍之用。1991年,拆除原厨房食堂旧房,在该址上砌三层楼房12间,作为高中教学楼。同年,港胞李海根捐人民币10万元,建造了二层楼5间的周庚福图书楼,至此,原平房教室均改建成教学大楼,旧貌换新颜。

1992年,在湟里镇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湟里中学成功举办了建校五十周年庆典活动,社会各界捐资近30万元,增添了教学设备,校友李小泉任厂长的武进合纤厂独家捐资修缮了“博文楼”。同年学校向南征地14·5亩,并在“博文楼”以西又添建三层楼4间楼房,作教工宿舍。为适应教育事业发展需要,创建现代化教育乡镇,1994年9月,建造三层10间实验综合楼计1160平方米,1996年5月投资54万元,建造了新餐厅计1157平方米,1997年2月,投资84·5万元,建造了一幢公寓化的学生宿舍楼三层16间,计1376平方米。同年 10月,校友李长根捐资20万元,设立湟里中学李长根教育基金奖。

2000年7月,武进市对卜湟地区中学布局作调整,湟里中学高一招生范围扩大,村前初中并入湟里中学,因此,湟里中学实行初高中分设,分别称湟里初级中学、湟里高级中学。湟里初中校址仍在湟里镇中学路,湟里高中大门南移至湟里镇桃园路。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