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龙巷百科
化龙巷是常州市中心城区的一条南北向街道,历史上曾归属天宁区,现为钟楼区核心地段道路。化龙巷是单行线,集中了多家家纺商店,俨然已有"家纺一条街"之气象。该巷道南端与局前街相连,形成于明代常州府城行政中心区域,清代《常州府城坊厢字号全图》记载其北向延伸至龙城书院等文化地标。截至2019年,化龙巷已发展成为以家纺商铺聚集为特色的单行线商业街区,沿街分布锦仟大家纺等商户。巷道周边交通网络密集,2021年统计显示途径公交线路包括56路、24路、b22路、55路等12条,连接北大街、局前街、乌龙庵等19条道路。作为城市生活中心,截至2021年化龙巷周边社区服务涵盖餐饮、招聘、文化活动等领域,银丝面馆等本地餐饮机构与季节性文化活动形成独特地标属性。
地理位置
化龙巷位于常州市中心城区中部,呈南北走向,北接北大街商业区,南连局前街历史文化街区。历史上该路段归属天宁区管辖,2021年行政区划调整后明确为钟楼区属地。巷道两侧分布健身路西横街、县直街等支路,形成辐射局前街、小河沿、铁拐弄等传统街巷的交通节点。
历史沿革
巷道得名可追溯至明代常州府城建设时期,清代文献记载其北端连接龙城书院旧址,南段通过娑罗巷、仓弄等支巷与府衙驻地相通。2019年城市改造后,原宽约8米的道路调整为单行线,沿街商户转型为家纺专业市场,形成"家纺一条街"的业态格局。
交通配套
2021年道路升级工程完成后,化龙巷周边形成立体交通网络:
地面公交:覆盖56路、24路、b22路等12条线路
站点设置:沿线设健身路西横街、小河沿等14个公交站点
道路衔接:通过药王庙弄等支巷连接北大街双向四车道主干道。
商业形态
2017年前:以传统零售业为主,包含小型便利店与文具商铺
2019年后:家纺专业店铺占比提升至75%,形成床品、窗帘集中销售区
2025年现状:沿街商户拓展线上销售渠道,实体店面保留样品展示功能。
社区功能
便民服务:提供求职招聘、房屋租售、家装讨论等便民信息
文化传播:通过"钟灵食美""文明钟楼"等专栏记录凌霄花季、绣球花展等季节性城市景观
公共参与:记录烤鸭店老板记录流浪动物等社区温情故事。
公众号主体介绍常州化龙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化龙巷是由常州化龙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常州化龙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4月,位于江苏省常州市,是一家以互联网信息服务为主营业务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公司于2015年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证券代码:835034),注册资本3068·982万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钱钰。公司业务涵盖广告代理、庆典策划、软件开发等领域,并持有多个商标、专利及软件著作权。截至2025年3月,公司参保人数为142人,并曾于2022年完成定向增发。2024年11月,公司优化资源配置,注销了多家无实际业务的子公司。
公司历史
常州化龙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4月28日,前身为常州化龙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22年完成定向增发,注册资本增至3068·982万元。公司于2015年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证券简称"化龙网络"。
业务范围
公司主营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中的因特网信息服务,涵盖广告代理、庆典活动策划、展览展示服务、计算机软件开发及销售等。2020年,公司预计日常关联交易额150万元,涉及计算机系统集成及食品采购等。
经营状况
2021年,公司资产总计8615·67万元,营业收入8019·06万元,净利润2042·20万元。2022年,公司获得常州政府投资基金1000万元投资。截至2025年,公司参保人数142人,对外投资14家企业。
组织结构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为钱钰,主要人员包括董事张秋红、徐玲等。截至2025年,公司拥有9个注册商标、7项专利及56项软件著作权。
子公司与关联公司
2024年11月,公司注销常州金英邦科技、常州美数文化传媒等子公司,优化资源配置。控股子公司常州同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持股51%)主营软件技术开发,2023年员工17人。
法律与资质
公司拥有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等18项资质。截至2025年3月,公司涉及立案信息41件、开庭公告77个。2021年审计报告为标准无保留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