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花梨哥哥公众号

花梨哥哥

平台属性:微信公众号
所属地区:上海徐汇区
公众号ID:hualigege_ecust
公众号分类:媒体
关于公众号:

“花梨哥哥”微信公众号的责任主体为华东理工大学,属于媒体类型;公众号主要(内容/服务)是花梨哥哥作为华东理工大学团学组织“花梨家族”一员,是精准服务徐汇校区师生的官方订阅号。由校团委青春华理媒体中心和研究生会共同运营,致力于为华东理工大学徐汇区师生提供学习、生活、服务、文化为一体的一站…

开发/运营主体:华东理工大学

关于主体:华东理工大学是中国上海市公办高校。

最后更新:2025-7-5 关于更新时间TIPS:“更新时间”是指本页信息来源的截止时间,包括公众号的图片/文字介绍、公众号所属企事业单位的介绍等。
我要反馈:不良内容举报 » 公众号纠错(有误/注销)»
花梨哥哥公众号二维码公众号二维码,扫一扫马上关注

公众号主体介绍华东理工大学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花梨哥哥是由华东理工大学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华东理工大学(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华理(ecust),坐落于上海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入选“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高校专业化国家技术转移机构建设试点单位。

华东理工大学原名华东化工学院,1952年由交通大学、震旦大学、大同大学、东吴大学、江南大学等校化工系合并组建而成,是新中国第一所以化工特色闻名的高等学府。1956年被定为全国首批招收研究生的学校之一,1960年被中共中央确定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1981年首次招收博士研究生。1993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华东理工大学。1995年获国家教委与中石化总公司签约共建。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行列。1997年获国家教委与上海市人民政府签约共建。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建立研究生院,2008年获准建设“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7年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

截至2025年1月,学校有徐汇校区、奉贤校区、徐汇南校区3个校区,占地总面积2336·9亩,各类建筑总面积101·6万平方米,图书馆总藏书量354万册;设有17个学院,4个直属学院;开设本科专业68个;拥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8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6个;有教职员工近3000人,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6万余人,硕士和博士研究生1·5万余人。

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

1952年10月,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由交通大学、震旦大学、大同大学、东吴大学、江南大学五所高校的化工系合并,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所单科性化工院校——华东化工学院。校址位于上海市江湾平昌街政法路195号原同济大学理学院。参与建校的教师来自交通大学、大同大学、震旦大学、东吴大学、江南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圣约翰大学、沪江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13所学校和华东军政委员会。学校成立后,隶属华东军政委员会教育管理局,由其代表中央高等教育部负责领导。由中国著名教育家、化学家张江树教授出任院长。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1月,华东理工大学设有17个学院,4个直属学院,学科设置涵盖理、工、农、医、经、管、文、法、艺术、哲学、教育、交叉等12个学科门类。有本科招生专业68个,其中,中外合作办学专业4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1个。

华东理工大学院系专业一览表
学院本科专业
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化学工程与工艺
油气储运工程
轻化工程
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工程
生物科学
生物技术
食品质量与安全
食品科学与工程
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应用化学
材料化学
化学
精细化工
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复合材料与工程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华东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智能制造工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华东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人工智能
机器人工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自动化
信息工程
软件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
环境工程
储能科学与工程
华东理工大学数学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
华东理工大学物理学院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应用物理学
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物流管理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工程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市场营销
工商管理
财务管理
会计学
经济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金融学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
社会工作
行政管理
社会学
劳动与社会保障
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风景园林
工业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
环境设计
数字媒体艺术
华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
日语
德语
华东理工大学体育科学与工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运动员班)
华东理工大学药学院制药工程
药学
华东理工大学法学院法学
知识产权(第二学士学位)
华东理工大学国际卓越工程师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中法合作)
应用化学(中法合作)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中法合作)
环境工程(中法合作)
资料来源:截至2023年10月

学科建设

截至2025年1月,华东理工大学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8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6个。拥有国家重点学科8个、上海市重点学科10个、上海高校一流学科7个;11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3个学科进入全球前1‰。
学科建设
类别名称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社会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药学、化学工程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生物学、生物工程、植物保护、环境科学与工程、数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化学、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管理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应用经济学、社会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植物保护、药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
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电子信息、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生物与医药、机械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哲学、应用经济学、法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外国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植物保护、药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设计学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金融、法律、社会工作、翻译、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能源动力、生物与医药、风景园林、药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工程管理、艺术
“双一流”建设学科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
国家重点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含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生物化工、应用化学、工业催化二级学科)、化学过程机械(二级学科)、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二级学科)、材料学(二级学科,培育)
上海市重点学科材料学、化工过程机械、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发酵工程、环境工程、农药学、社会学、化学工程、生物化工、应用化学
上海市高峰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i类高峰学科)、化学(ii类高峰学科)、设计学(iv高峰学科)、环境与生态(iv高峰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iv高峰学科)
esi全球前1%学科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药理学和毒理学、农业科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临床医学、社会科学总论
esi全球前1‰学科化学、工程学、材料学
截至2024年10月

师资力量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1月,华东理工大学拥有国家级基地11个,包括全国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省部级重点科研基地41个,包括教育部、环保部、国家能源局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集成攻关大平台和前沿科学中心等;省部级及重点人文社科科研基地(含智库)9个。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0个、省部级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5个。
科研平台
类别名称
全国重点实验室工业控制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化学品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煤液化气化及高效低碳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绿色化工与工业催化全国重点实验室
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工程实验室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超细粉末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盐湖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工业废水资源化与无害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绿色能源化工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国家级科研基地(含分部)国家医用生物材料动员中心、工业自动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上海分部、大数据流通与交易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商业智能与可视化技术研究中心
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材料生物学与动态化学前沿科学中心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绿色高效过程装备与节能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大型工业反应器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医用生物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过程系统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资源(盐湖)过程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制药工程与过程化学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生物采油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超细材料制备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结构可控先进功能材料及其制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化工过程先进控制和优化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特种功能高分子材料及相关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承压系统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能源化工过程智能制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教育部结构可控分子工程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石油化工行业智能优化制造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上海市重点实验室上海市智能感知与检测技术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化学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上海市新药设计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功能性材料化学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先进聚合物材料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多相结构材料化学工程重点实验室
上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煤气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海洋动物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多介质环境催化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流程工业智能制造工程研究中心、上海多级结构纳米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其他省部级科研基地华东理工大学水生动物疫病专业实验室、石油和化工行业动力电池系统与安全重点实验室、国家环境保护化工过程环境风险评价与控制重点实验室、中国轻工业生物基材料工程重点实验室、国家能源煤气化技术研发中心
创新引智基地微生物药物的高效“智”造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石油化工行业智能优化制造创新引智基地、 “生物材料与工程”创新引智基地、“先进过程装备技术”创新引智基地、“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蛋白与药物发现科学”创新引智基地
国际合作研发机构中法化学与环境工程可持续性发展联合实验室、中德先进材料联合研究中心
上海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能源经济与环境管理研究中心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中国特色可持续城市化研究基地
上海高校智库社会工作与社会管理研究中心
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基地上海公共经济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
校企联合研究机构华理-富淼生态技术联合实验室、华理-鑫泰稀土功能材料联合研究中心、华理-联创体育新材料联合研究中心、“华东理工-中西三维”绿色制药联合实验中心、 华理-西陇科学超净高纯试剂联合实验室 华理-申能能源大数据研究中心
注:数据不完整,截至2024年5月

科研成果

截至2025年1月,华东理工大学承担了基金委卓越研究群体项目3项。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14个、国际组织人才培养项目2个。取得了一大批重大创新成果,拥有各类国内外有效专利3000余项。截至2020年6月,学校历年来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及国家科技进步奖71项。
华东理工大学国家级科研获奖一览表(部分)
获奖年度项目名称获奖等级
2020年限域反应构建晶态能量转换材料及调控机制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019年有机功能染料稳定性强化原理与应用基础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019年乙烯装置效益最大化的优化控制技术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19年食品中化学性有害物检测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18年微细矿物颗粒封闭循环利用高效节能分离技术与装备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2018年区域环境污染人群暴露风险防控技术及其应用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17年重型压力容器轻量化设计制造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16年大型高效水煤浆气化过程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15年定向转化多元醇的生物催化剂创制及其应用关键技术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2015年青海盐湖低品位难开发钾盐高效利用技术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14年极端条件下重要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与维护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14年钙磷基生物材料的转化机理及生物性能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014年重大化工装备中细颗粒污染物过程减排新技术研发与应用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2013年高温过程装备结构完整性关键技术及应用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13年面向再制造的表面工程技术基础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012年高效节能的新型紧凑式换热器及工业化应用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2011年盐湖钾镁资源高效与可持续开发利用关键技术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11年大型精对苯二甲酸装置节能降耗的优化运行技术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11年基于细胞生理与过程信息处理的工业发酵优化新技术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11年新型树脂复合材料的研究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2011年新型可降解涂层冠脉药物洗脱支架的研制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2011年热透波材料基础研究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10年油藏保护性可持续开发的微生物采油调控技术及工业化应用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09年有机化无机颗粒改性聚合物复合材料制备关键技术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09年含硫含碱废液过程减排新技术及在化工行业中的应用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09年乙苯脱氢制苯乙烯关键技术轴径向反应器和新型催化剂的研发及应用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09年大型乙烯装置优化运行技术与工业应用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09年稀土催化材料及在机动车尾气净化中应用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08年含氟芳香精细化学品氧化试剂的关键技术、理论与应用及产业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07年有机荧光功能材料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007年石油焦化污水封闭分离成套技术与应用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07年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技术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05年在役重要压力容器寿命预测与安全保障技术研究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05年大型精对苯二甲酸生产过程智能建模、控制与优化技术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05年压力管道安全检测与评价技术研究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04年化工设备预测性维修规划关键技术的研究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04年新型食品添加剂呈味核苷酸二钠关键生产工艺技术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03年基于模拟仿真的聚合物加工及模具优化设计与应用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03年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的研制及应用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02年10万吨/年聚酯成套技术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02年乙烯生产过程基于神经网络的软测量和智能控制技术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02年基于参数相关的发酵过程生物反应器优化与放大技术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00年5英寸可录cd光盘生产工艺、材料和母盘开发研究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999年轻烃分离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国家技术发明奖三等奖
1997年青霉素发酵过程优化技术研究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996年合成氨和尿酸装置优化控制和调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996年出土铁器、文物脱盐缓湿保护处理研究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1992年面向dp/mis的软件开发环境easycode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992年b-02无铬铁系催化剂绝热固定床丁烯氧化脱氢制丁二烯工业化新技术开发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992年旋转喷雾干法烟气脱硫技术研究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991年相转移催化法合成对领氨基苯乙醚国家发明奖三等奖
1991年差热—热重—微机联用系统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1991年化肥生产过程计算机控制系统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1991年硫系玻璃系列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奖四等奖
1990年hw——钨系水处理剂国家发明奖三等奖
1989年新型二甲苯不饱和聚酯树脂902-a3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1988年微温差法泵特性测试技术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1988年丙烯酸——丙烯酸丁酯共聚物的辐射合成及应用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1987年bv钾碱液从气体混合物中分离二氧化碳新方法的开发研究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986年通用化工流程模拟系统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1985年发酵工业用空气除菌新材料和空气除菌新技术国家发明奖四等奖
1985年甲醇合成塔设计新方法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985年转盘塔提取麻黄素的研究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1983年超增感染料组合及其应用国家发明奖三等奖
1983年cm型铜——稀土氧化物蜂窝状燃烧催化剂国家发明奖三等奖
1982年芳羧酸双酯类气相色谱液晶固定液国家发明奖四等奖
1981年锂云母型可切削微晶玻璃国家发明奖三等奖
1981年固定化大肠杆菌谷氨酸脱羧酶的活力再生技术国家发明奖四等奖
1981年固化性能优良的双酚a型聚酯树脂国家发明奖四等奖
1981年酸性氯化铜腐蚀液通空气连续再生国家发明奖四等奖
1980年水蒸气脱附的分子筛脱蜡国家发明奖三等奖
参考资料:截至2020年6月,注:名单不完整

学术资源

校园文化

学校标识

校徽

华东理工大学校徽以大学的英文首字母“u”为元素。“u”是化工塔、管道与过程工业装备的抽象表现,寓意学校向过程工程学科群拓展。两个“u”形同两本书,共线共形,互相渗透、迭合,寓意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融合共生;齿轮造型体现学校以工为主,衍生为太阳光芒,右置寓意学校在祖国东部,日出东方。元素之间动态互连,紧密相关。

校区情况

截至2025年1月,华东理工大学有徐汇和奉贤两个校区,占地总面积2127亩,各类建筑总面积93万平方米(注:校区的占地面积与官网学校简介上的介绍不一致)。

徐汇校区

华东理工大学徐汇校区位于上海市徐汇区梅陇路130号。邮政编码:200237。据2024年9月学校官网显示,徐汇校区占地918·3亩,各类建筑面积近58·7617万平方米。承载本科生高年级、研究生、留学生等教育和重要的科学技术研究基地。2022年,上海健康医学院徐汇校区(梅陇路21号)划转为华东理工大学徐汇校区南区,校区面积50亩。

奉贤校区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现任领导(截至2025年5月)
职务姓名
党委书记蒋传海
校长、党委副书记轩福贞
党委副书记宋来、沈海涛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龚跃
副校长李涛、王慧锋、朱为宏、阎海峰、李剑、赵黎明
常委柴华
副校长李春忠
参考资料:

历任领导

历任领导(截至2025年5月)
姓名职务任期
余仁书记1952年9月至1960年2月;1981年2月至1985年9月
田辛书记1960年2月任代理书记,1966年10月被迫停职检查
张江树院长1952年11月至1981年2月任院长;1981年2月至1989年10月任名誉院长
潘文铮书记1972年12月至1981年2月
朱正华院长1981年2月至1982年10月代理院长;1982年10月至1985年9月院长
蒋凌棫书记1986年4月至1994年2月
陈敏恒校长1985年9月至1994年2月
徐凤云书记1994年2月至2004年7月
王行愚校长1994年2月至2004年7月
沈伟国书记2004年7月至2011年11月
杨贤金书记2011年11月至2015年3月
钱旭红校长2004年7月至2015年3月
成思危名誉校长2004年9月至2015年7月
曲景平校长2015年3月至2020年12月
杜慧芳书记2015年2月至2023年11月
参考资料:

校友情况

校友情况
类别姓名职务
政界章建华国家能源局局长、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刘志峰原国家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副部长
沈尧曾原中国专利局副局长
张人为曾任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名誉会长、中国硅酸盐学会理事长、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阳江安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会常务委员、原北京市政协主席
高云龙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主席、中国民间商会会长
商界唐继峰上海紫江集团副总裁
张克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谭群钊盛大游戏董事长兼总裁、店店通创始人兼ceo
高迎欣中国银行总行副行长
学届顾真安中国工程院院士
谢在库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石化总工程师
王基铭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原总裁
苏元复中国科学院院士
胡英中国化工专家、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袁渭康中国化学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排名不分先后,仅部分列举

所获荣誉

所获荣誉
获奖时间奖项名称
2010年5月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2012年中央国家机关等单位定点扶贫先进集体
2019年4月上海市文明校园
2019年11月全国高校心理委员工作示范单位
2020年1月2019年度石油和化工行业新闻宣传先进单位
2023年4月2021-2022年度劳模精神进校园活动优秀组织奖

争议事件

2025年7月15日,有多位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帖称,华东理工大学将充电宝列为了宿舍违章电器,引发讨论。当日,多名华东理工大学的学生称,根据宿管老师发的有关通知,充电宝确实被学校列入了宿舍违章电器范畴。7月16日,记者以学生身份致电华东理工大学保卫科及徐汇校区学生公寓管理中心,询问以后是否能带充电宝进宿舍。徐汇校区学生公寓管理中心老师回复称,该举措仍在商榷中。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