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责任
抗震救灾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海航调用人力、物力、飞机运力全力支援地震灾区的抢险救灾工作。据统计,在汶川地震中,海航累计执行抗震救灾航班约100班,总飞行近200个小时,飞行成本折合人民币1200多万元,海航捐款、捐物、投入救灾运力价值近2000万元。海南航空签派控制中心被党中央授予“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称号,成为海南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
抗击疫情
为抗击新冠疫情,2020年,海航集团把党员先锋岗设在疫情防控的“第一道关卡”上,在各航空、机场、商超、酒店等一线窗口单位普遍设立党员先锋岗。海航集团下属34家企业共设立党员先锋岗219个,成立党员突击队113个,参与一线战“疫”的共产党员3000多人。海南航空包机运送海南医疗队驰援武汉,不停歇运输国际国内物资,截至2020年2月16日,海航集团涉及疫情防控物资运输总计45178件,660·30吨,其中免费运输12845件,201·25吨(其中国内3316件,35·63吨;国际9529件,165·62吨)。此外,海航集团先后10次组织包机运送海南、天津等地医护人员驰援湖北。海航集团涉及疫情的航空运输总投入近3000万元。撤侨
2011年1月31日到2月4日,海航执行埃及撤侨工作,接回了滞留埃及人员816人。在接人的同时,海航还为当地运送饮用水和食品等物资近40吨。同年2月25日,海南航空接到民航局指令:紧急调派一架飞机接回中国在利比亚同胞,在接到指令后的几个小时内,海南航空抽调了8名资深飞行员以及12名经验丰富的乘务人员,承担包机撤侨任务。从2月26日到3月5日,海南航空一共派出包机15架次,30个航班,奔赴希腊克里特岛和突尼斯杰尔巴岛,接回从利比亚撤离的4054名中国同胞。助力教育
海航非常关注中国教育事业,关心祖国下一代的成长,致力于资助贫困儿童,修建学校,设立高校奖学金等工作,推动教育事业发展。
海航设立了“海航园丁奖”,连续13年奖励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取得优秀成绩的民航学院教师。“海航园丁奖”的设立,激发了学院广大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创新教学方法的热情,同时对倡导尊师重教、尊重知识的和谐社会风尚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海航集团发起“三帮一,救助1000名贫困儿童”活动,迄今共有3300名员工捐资,救助了北京、上海、陕西、山西、海南等地的1182名贫困儿童,帮助他们进入或重返校园。
帮孤助残
海航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帮孤助残成为海航社会公益工作的重要一项。从“至善井”到“光明行”等活动,海航不但自己参加,还鼓励和发动其它企业、个人参与,从而宣传了公益理念,引导社会风气,形成了有效的慈善工作模式。
2004年7月,海航集团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与北京同仁医院在青海省果洛自治州班玛县正式启动“海航--青藏高原10年光明行动”,该活动已先后在青海班玛、玉树,西藏拉萨、日喀则、林芝,四川理塘、内蒙古、新疆、甘肃等地为约3000名各族贫困白内障患者进行了复明治疗。
环境保护
海南航空秉承“保卫蓝天,绿色发展”环保理念,将节能降碳工作融入到企业战略规划、日常管理和航班运行的每一个环节,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不断“碳”寻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从“绿芯”“绿途”及“绿标”三个方面推动绿色航空企业建设。
“绿芯”方面,海南航空坚持中国智造、自主创新,自主研发出第四代发动机清洗设备,减排效果比传统设备提高67%;自主研发飞机表面洁净智能机器人,可节约水资源50%以上。海南航空积极打造空中“绿途”,长期开展“绿途·碳抵消”公益项目,将旅客捐赠的积分和资金用于种植“碳汇林”,修复退化红树林约50亩;推出“餐食兑换积分”服务,鼓励旅客按需用餐,用实际行动减少机上的餐食浪费,2023年上半年累计节约2·62万份餐食,为旅客兑换了771·49万积分;2020年9月启动“禁塑”航班,客舱内采用一次性环保餐具包、餐盒、纸杯、杯盖、搅拌棒及毛毯袋、手提袋等机上用品。2023年上半年累计使用2980·44万个(套)一次性环保用品,积极倡导绿色出行,不断提高旅客绿色出行意识。
同时,海南航空积极参与绿色航空标准制定,辅助行业应用标准化,与行业共同发展。2021年参编《民用机场替代飞机apu 地面设备操作规范》,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核心成为行业绿色发展的践行者。海南航空自2008年起将节能减排工作提升到公司战略高度,成立节能减排小组,引进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的燃油效率差距分析项目,开展落地剩油、apu时间管控、航路优化、发动机水洗等30多个节能降碳项目,曾荣获联合国能源管理年度“全球能源管理领导奖-能源管理洞察力奖”等殊荣。2023年1月至今,持续开展的30多个节能减排项目累计节省燃油4·62万吨,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4·55万吨。自2008年开展节能减排工作以来,累计节省燃油78·67万吨,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47·82万吨。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