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历程
开发区前身为2004年5月筹建的伊春市工业区,2016年3月17日经黑龙江省政府批复升级为省级经济开发区,同年4月22日正式揭牌。2015年12月获批国家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2022年管理机构更名为黑龙江伊春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产业布局
实施“一区七园”发展模式,包括:
森林生态食品产业园
北药产业园
非转基因大豆精深加工产业园
高锶水产业园
小微企业创业园
仓储物流产业园
森林生态肉食品产业园重点发展森林食品加工、北药、非转基因大豆精深加工和小微企业创业园四大板块,代表企业包括中盟食品科技(红松全产业链深加工项目)和天地源生物科技(桦树汁养生果酒生产)。
基础设施
一期开发3·9平方公里,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3·76亿元,达到“七通一平”标准。小微企业创业园占地22万平方米,投入1·5亿元建设标准化厂房,提供15年免费使用权政策。2016年同步推进10个基础设施项目,总投资94·7亿元。
发展目标
规划至2020年实现固定资产投资和年工业总产值“双百亿”目标。长期计划通过三期“180计划”招商模式,打造国家级森林生态食品特色产业园区。
企业集聚
截至2016年4月,签约项目11个,总投资94·7亿元;规模企业32家,涵盖森林食品加工、木材深加工等领域。小微企业创业园入驻企业62家,其中52家从事森林食品加工。
管理模式
实行“市投、区用、共管、同享”方针,打破行政区域限制,集中资源支持产业发展。开发区定位为林区经济转型核心承载平台,承担黑龙江省“林业经济林中发展”战略任务。
荣誉与资质
2015年12月:获评国家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
2019年7月:入选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