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草原国家公园百科
呼伦贝尔草原国家公园旅游景区是内蒙古自治区首批重点创建的品牌景区之一,同时也是呼伦贝尔市重点打造的aaaaa级草原景区。景区地处呼伦贝尔大草原腹地,以莫日格勒河流域、海拉尔河流域为中心,主要包括头站、金帐汗、呼和诺尔、白音哈达、伊和乌拉、夏营地、那吉林场和鄂温克苏木等核心区。
2016年5月,呼伦贝尔草原国家公园创aaaaa旅游景区呼和诺尔景区开工建设,标志着呼伦贝尔草原国家公园由规划阶段正式进入实施阶段,正在打造以呼和诺尔湖为中心的休闲度假旅游区。
景区风光
呼伦贝尔草原国家公园旅游景区确定了以呼伦贝尔大草原生态文化风景道为主轴,以游线方式串联呼和诺尔景区(aaaa)、白音哈达景区、金帐汗景区(aaaa)、头站、夏营地、鄂温克苏木、那吉林场等七大核心区,总规划面积为100平方公里。规划范围内涵盖了河流、草原、湖泊、湿地、林场、沙地、少数民族村落等旅游资源,保留了内蒙古最深厚、最古老的草原文化和游牧文化的根基。通过规划建设的呼伦贝尔草原国家公园旅游景区,将成为草原生态民俗文化体验长廊的带状式线型景区。
规划建设
呼伦贝尔草原位于大兴安岭以西,由呼伦湖、贝尔湖而得名。地势东高西低,海拔在650~700米之间,是中国保存完好的草原,水草丰美,有"牧草王国"之称。呼伦贝尔草原是世界箸名的天然牧场,呼伦贝尔草原总面积约10万平方千米,天然草场面积占80%,是世界箸名的三大草原之一,这里以莫日格勒河流域、海拉尔河流域为中心,主要包括头站、金帐汗、呼和诺尔、白音哈达、伊和乌拉、夏营地、那吉林场和鄂温克苏木八大核心区,规划面积4800余平方公里,景区规划以游牧文化为一条贯穿主线。
建设意义
呼伦贝尔国家公园作为我国第一个以草原生态系统为主的国家公园,建立呼伦贝尔国家公园对于加强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稳步推进草原法治建设、着力提升草原科研、监测等支撑保障能力,推动全国草原保护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公众号主体介绍陈巴尔虎旗人民政府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呼伦贝尔草原国家公园是由陈巴尔虎旗人民政府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陈巴尔虎旗人民政府是行使地方行政管理职能的国家机关,负责统筹全旗经济社会发展、公共安全及民生服务等工作。其职能涵盖政务公开、行政执法监督、应急管理等多个领域,通过制定《政府信息公开规定》等制度规范权力运行。根据机构改革方案设立的应急管理局等职能部门,承担安全生产监管、灾害防治等职责。在行政执法领域,通过动态调整执法主体清单、选聘义务监督员等方式推进依法行政。2025年政务数据显示,该机关累计受理办件超10万件,建立覆盖61类事项的在线政务服务体系。
机构职能定位
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制定地方规范性文件和发展规划
统筹安全生产类、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建立应急管理信息系统
政务公开体系
主动公开范围覆盖行政决策、财政预决算、重大建设项目等9大类信息
建立保密审查机制,划定涉密信息、个人隐私等6类不予公开内容
行政执法体系
行政执法主体包含27个行政机关、4个授权机构及13个受托单位
建立执法主体资格动态调整机制,要求新设机构符合法定条件
实行义务监督员制度,2017年公开选聘100名社会监督员
规范行政处罚程序,要求执法单位公示权力清单及裁量基准
应急管理机制
配置25人行政编制,设立安全生产监察大队等6个内设机构
民生服务实践
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政务服务体系,办结率达97·8%
社会治安治理
2023年完成派出所基础设施标准化改造,涵盖办案区、指挥室等7大功能分区
实施社区警务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工程,辖区治安案件同比下降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