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设18个学院(部),设置29个本科专业,涵盖医、理、工、管4个学科门类。
学院设置徐州医科大学麻醉学院 | 徐州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院 | 徐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
徐州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 徐州医科大学药学院 | 徐州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
徐州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 徐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 徐州医科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徐州医科大学管理学院 | 徐州医科大学医学信息与工程学院 | 徐州医科大学医学技术学院 |
徐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 徐州医科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 徐州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徐州医科大学外语部 | 徐州医科大学体育部 | 徐州医科大学研究生院 |
截至2024年5月,参考资料 |
本科专业设置医学 |
临床医学 | 麻醉学 | 儿科学 |
精神医学 | 医学影像学 | 医学检验技术 |
医学影像技术 | 眼视光医学 | 康复治疗学 |
食品卫生与营养学 | 口腔医学 | 预防医学 |
药学 | 药物制剂 | 临床药学 |
助产学 | 护理学 | 智能医学工程 |
听力与言语康复学 | - | - |
理学 |
生物科学 | 生物信息学 | 生物技术 |
工学 |
假肢矫形工程 | 医学信息工程 | 生物医学工程 |
物联网工程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 |
管理学 |
公共事业管理 | 信息资源管理 | - |
截至2024年5月,参考资料为 |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拥有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4个学科为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截至2024年12月,拥有5个学科江苏省级重点学科。
学科建设情况类别 | 名称 |
---|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 生物学、临床医学 |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 临床医学 |
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 临床医学 |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 电子信息、生物与医药、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护理、药学、医学技术、公共管理 |
国家级重点学科建设培育点 | 麻醉学 |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基础医学 |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护理学 |
esi排名全球前1%学科 | 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化学、材料科学 |
软科世界一流学科 | 药学、生物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 |
江苏省级重点学科 | 麻醉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 |
截至2024年5月 |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教职工1500余人,国家级人才13人次,多名教师入选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江苏省教学名师、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
徐州医科大学师资(部分)类别 | 名称 |
---|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 吕凌、曹君利、田长麟 |
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 | 麻醉学专业教学团队(张励才) |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 麻醉学教师团队(曹君利) |
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 | 郑骏年、曹君利、曾令宇、韩正祥、胡书群、宋军、齐素华、徐凯等 |
江苏省教学名师 | 张励才等 |
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 | 徐凯等 |
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 |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人体寄生虫学组)团队 |
江苏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 麻醉学专业教学团队(张励才)、临床医学专业教学团队(郑葵阳)、麻醉学教学团队(张咏梅)、预防医学教学团队(徐莉春) |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3年11月,学校有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江苏省级特色专业,4个江苏省“十二五”高校重点专业(类),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6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以及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仿真操作训练装置。截至2024年12月,国家级团队2个,其中1个为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有江苏省科技创新团队,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等项目的省级优秀教师和团队。截至2025年6月,有11门国家级一流课程,1个国家级精品在线课程,2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省级产教融合课程。
专业建设情况(部分)类别 | 名称 |
---|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 放射影像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医学影像学技术、生物医学工程,麻醉学 |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麻醉学、临床医学、临床药学、护理学、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学、药学、生物医学工程、医学影像技术、预防医学、医学信息工程、口腔医学、公共事业管理、信息资源管理 |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公共事业管理、信息资源管理、假肢矫形工程、食品卫生与营养学、生物技术、生物科学、儿科学、精神医学、眼视光医学 |
省级特色专业 | 临床药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放射影像学等 |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 | 麻醉学专业人才培养创新试验区 |
江苏省“十二五”高校重点专业(类) | 药学、药物制剂、临床药学、生物医学工程 |
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麻醉实验教学中心等 |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预防医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诊断学基础课教学实验中心、机能学试验中心、医学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形态学实验教学中心、药学实验中心、护理学实验教学中心、医学检验实验教学中心、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示范中心 |
仿真操作训练装置 | “x 线摆位仿真训练系统”“ct 仿真操作训练系统”“mri 仿真操作训练系统”“ect 仿真操作训练系统”“介入血管治疗仿真操作系统”“数字胃肠机仿真操作系统”等 |
截至2024年5月 |
精品课程(部分)课程类别 | 名称 |
---|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 麻醉解剖学、呼吸道传染病的隔离与防护虚拟仿真实验-以h7n9禽流感为例、有机化学、药理学、临床麻醉护理学、外科学1、护理综合技能等 |
国家级精品在线课程 | 麻醉生理学 |
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 基础护理学、基础化学、人体生理学、人体寄生虫学、麻醉解剖学、分析化学、临床药理学、呼吸道传染病的隔离与防护虚拟仿真实验-以h7n9禽流感为例、人体寄生虫学-案例引发的华支睾吸虫感叹虚拟仿真实验、气管及支气管内插管、pet-ct设备结构认知与故障分析综合训练、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流行病学、临床麻醉护理学、急救医学、外科学1、临床麻醉学、为重麻醉学、危重病医学、医学图像处理、麻醉设备学、药理学、有机化学、健康教育学、临床药学理论与实践 |
省级产教融合课程 | 工业药剂学、医学影像设备学、医院网络架构规划与设计 |
截至2024年5月 |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获得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1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4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1项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教学成果获奖(部分)项目名称 | 获奖类别 |
---|
眼科多媒体教学网站的建立及应用 | 2005年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新时期高级医学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 2005年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21世纪初麻醉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2005年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
麻醉解剖学课程改革与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 2007年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高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实践与研究 | 2009年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适应新世纪卫生体制改革方向的社区医学人才培养理论研究与实践 | 2009年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医药兼备的临床药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2011年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麻醉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 2013年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 |
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医学教师胜任力模型研究 | 2013年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校企协同创新机制下培养药学应用型创新人才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2013年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构建案例教学体系,培养创新实用型医学人才的研究与实践 | 2013年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
新世纪麻醉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 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麻醉学专业系列化立体化教材建设的研究与实施(教材) | 2017年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发挥医学优势,医学院校药学专业“一体两翼”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 2017年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以增能、唤醒理念构建教师发展平台 提升医学院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 2017年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
“懂医精药强用”的药学服务人才“双融合、三进阶、四协同”培养模式改革 | 2021年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基于医+x融合的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 2021年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
截至2024年5月 |
合作交流
截至2023年11月,学校已经成功加入了南亚东南亚医学教育与医疗卫生联盟、中国-中东欧国家高校联盟、中国-白俄罗斯大学联盟等国际性组织;截至2024年12月,与英国帝国理工大学、韩国延世大学、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等近40所海外大学、科研院所建立稳定合作,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英国卡迪夫大学等高校建立师资培训基地。与白俄罗斯、塞尔维亚、利比里亚等共建国家医疗机构交流互动,多次举办麻醉与疼痛医学、急救与救援医学等国际学术会议。
附属医院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设有42附属医院所(临床学院),此外截至2023年11月,还有60余所教学医院及以下层次实习教学基地。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临床学院(部分)地区 | 医院名称 | 基地名称 |
---|
徐州市区 |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徐州市区 |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徐州市区 | 徐州市口腔医院 |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
徐州市区 | 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 | 徐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徐州市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一集团军医院 |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淮海医院 |
徐州市区 | 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市立医院 |
徐州市区 | 徐州市妇幼保健院 |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妇幼保健院 |
徐州市区 | 徐州市儿童医院 |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儿童医院 |
徐州市区 | 徐州市东方人民医院 |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东方医院 |
徐州市区 | 徐州市传染病医院 |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传染病医院 |
徐州市区 | 徐州市康复医院 |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康复医院 |
徐州市区 | 徐州市中心医院 | 徐州医科大学徐州临床学院 |
截至2024年5月,参考资料为,注:附属医院、临床学院较多,不逐一列举。 |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