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合肥市庐阳高级中学(简称庐阳高中),安徽省省级示范高中,占地面积60余亩。学校地处北一环。
前身合肥市十九中学(简称十九中,与现合肥市第十九中学并无关联),组建于1958年。初建时仅有12间草房,教职工不到20人,当年招生五个初中班,学生人数为323人。1959年,十九中由半工半读学校改为普通中学。
1968年,在停止招生两年后,十九中下划至合肥郊区,更名为合肥市郊区六中(简称郊区六中),并恢复招生。1970年,郊区六中开始高中招生,学制为两年制。
…更多「历史沿革」介绍请查阅全文…
办学条件
学校建有集成食堂、艺术功能室、大型报告厅、室内体育中心等功能一体的艺体中心,先进的的数字化实验室,整修一新的塑胶运动场、乒乓球场、羽毛球场,藏书10万册的图书馆。校园网、班班通、智慧课堂实现全覆盖,各类实验、教辅等教育教学资源丰盈。
现任校长
裴劲,合肥市庐阳高级中学党委书记、校长。中国教育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合肥师范学院兼职研究生导师,首批安徽省教育评估省级专家库成员,合肥市拔尖人才,合肥市高中化学学科带头人,合肥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合肥市优秀教师,合肥市优秀团干,合肥市优质服务标兵,合肥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合肥市化学学会理事,合肥市中学高级教师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专家,庐阳区首批拔尖人才,庐阳区化学学科带头人,庐阳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个人,多次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区域性推进现代公民教育的实践研究》子课题——《诚信教育中个案强化教育的实践研究》、省课题《课堂观察技术在中学化学课堂教学研究中的应用》、省课题《信息技术条件下新课程教学方式实验研究》等课题并结题,多篇论文《学习着 研究着 实践着》、《庐阳高中实施公民教育的探索》等在国家、省市级刊物发表。
校园文化
庐阳高级中学在各级主管部门的领导和关怀下,始终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着眼于“为孩子未来的发展和成长奠基”的办学追求,坚持“让每一位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的办学宗旨和“特色、创新、多元、融合”的校园文化核心理念,坚持“文化引导、特色发展”的办学思路,以生为本,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和学生身心健康工作,开创半封闭式管理,坚持导师制和小班化教学,创新多元化育人的培养模式,健全广玉兰校本课程体系和学生生涯规划教育,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的三方合作搭建多元平台,贯彻因材施教、全面发展、终身学习、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自主发展,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不断跃上新水平,跨越式发展充分彰显特色。
…更多「校园文化」介绍请查阅全文…
特色强校
庐阳高中探索实践多元化的育人模式,将多年来的办学经验和发展成果,凝练完善为“一主两翼”的多元化育人模式,即以文化素养为主体、艺体特色为两翼,提出“特色发展、质量提升”和“让每一位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的办学理念,并逐步形成“特色、创新、多元、融合”的“庐高模式”,已经走出了一条符合校情学情的特色发展之路。
基于学生的核心素养,庐阳高中倾力打造独具特色的广玉兰课程体系,由向上课程、向真课程、向善课程、向美课程、向新课程、向阳课程课程组成,体系完整,内涵丰富,科学与人文辉映,知识与能力并重,生活与实践交融。特别是通过思政课程、学科德育课、仪式教育、公益研修、红色研学实践、志愿服务等多种途径,采取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构筑真实德育场域,引导学生感知爱国情感,坚定家国认同,开展爱国实践,培养爱国心,塑造中国魂。
…更多「特色强校」介绍请查阅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