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沿革
安徽省中学教师进修学院
合肥师范学院创建于1955年。前身是安徽省中学教师进修学院。据《安徽省志·教育志》记载,1953年,为了培养更多的师资力量,安徽省始建了省中学教师研究班,1954年,举办第一期全省在职教师进修班,成为安徽省中学师资培训的元点,1955年扩建为省中学教师进修学院。1956年,安徽省中学教师进修学院分为合肥师范专科学校、皖北区第一工农速中(与安徽省中学教师进修学院合署)。
1957年,阜阳中学教师进修学校(中文数学科)并入合肥师范专科学校。举办第一期全省中学教师专修班,成为安徽省成人学历教育的元点。
1958年,合肥师范专科学校、安徽师范学院(中文/历史/外语)合并升格为合肥师范学院。
1959年,合肥师范学院(数学/生物/物理)并入安徽师范学院。
1960年,皖北区第一工农速中、安徽省中学教师进修学院(合署)改为安徽教育学院。
1962年,安徽艺术学院(原皖南大学部分)并入合肥师范学院。
1964年,举办第一期全省教育行政干部进修班,成为安徽省教育行政干部培训的元点。
1960年到1963年,学校举办过的三届普通本科班,在历史上与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共同成为安徽省最早举办普通本科的五所高校之一。
安徽劳动大学
1969年,安徽教育学院整体和合肥师范学院部分系科并入安徽劳动大学。
1970年,合肥师范学院(部分)并入安徽工农大学。
安徽教育学院
1978年,在原合肥师范学院和安徽教育学院等基础上,恢复安徽教育学院。
1981年,在全国教育学院中首创成人专升本,该举措获得了教育部师范司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国加以推广,圆了众多成人学习深造的梦想。建立覆盖全省17个地市的函授教学点、举办定向委托培养,满足了人才学历提升的迫切需求。
更名合肥师范学院
2007年,在安徽教育学院基础上改建为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更名为合肥师范学院。
2011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工作单位,研究生培养方向达11个。
2012年5月,入选教育部“国培计划”示范性集中培训项目实验单位。
2014年12月,入选国家级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同年入选安徽省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
2015年9月,与台湾铭传大学共建两岸首个实体学院——刘铭传学院。
2016年12月,安徽省第一家,也是华东地区第一家高校足球学院——合肥足球学院正式在合肥师范学院揭牌成立。
2018年1月,获评教育部2017年国防教育特色学校。3月,顺利通过教育硕士特需项目验收评估。7月,正式启动申报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工作。
2019年1月,获得安徽省社会科学奖三等奖1项。9月,滨湖校区正式启用。10月,成功获批安徽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
2020年1月,获得安徽省社会科学奖三等奖1项。6月,获得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8月,获批教育部国培计划示范性项目。
2021年4月,学校与合肥市共建的合肥基础教育研究院成立。6月,入选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学校。11月,学校连续三届蝉联安徽省大学生职业规划设计大赛金奖和优秀组织奖。
2022年1月,获批组建“安徽省运动健康信息监测技术工程研究中心”。9月,获批组建“安徽省智能安检技术工程研究中心”。11月,被评为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成效突出单位。
2023年5月,新西兰北帕默斯顿市教育代表团来校访问交流。8月,获批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月,获批4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2024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2025年2月13日,合肥师范学院领导班子深度研讨部署2025年重点工作,提出了2025年学院改革发展主要任务:聚焦“更名大学”。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