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1984年,成立安徽微型计算机函授大学,在全国开展大规模计算机普及教育。同年,在全国开设“计算机及其应用”专业。
1987年10月8日,成立中国计算机函授学院,曾隶属于国家科技部主管,是中国唯一的国家级计算机职业教育专业院校。
1989年,联合安徽省考办在全国先行开展“计算机及其应用”专业自学考试。
…更多「历史沿革」介绍请查阅全文…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2月,学校设有8个教学系(部),33个专科专业。系别 | 专业名称 |
---|---|
信息工程系 | 计算机网络技术 |
软件技术 | |
物联网应用技术 | |
大数据技术 | |
移动互联应用技术 | |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 |
经济管理系 | 大数据与会计 |
大数据与审计 | |
旅游管理 | |
市场营销 | |
大数据与财务管理 | |
电子商务 | |
网络营销与直播电商 | |
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 | |
机电工程系 | 新能源汽车技术 |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 | |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 | |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 |
无人机技术应用 | |
建筑工程系 | 建设工程管理 |
建筑工程技术 | |
工程造价 | |
环境艺术设计 | |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 | |
人文艺术系 | 学前教育 |
数字媒体技术 | |
艺术设计 | |
宝玉石鉴定与加工 | |
文物修复与保护 | |
社会体育 | |
运动健康指导 | |
健康护理系 | 护理 |
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 | |
基础教学部 | -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
参考资料:截至2025年2月 |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有专职教师582人,其中研究生学历184人,占教师数量的31·62%;具有高级职称(资格)90人,占教师总数的15·45%;双师教师302人,占比51·89%;校外教师(包含校外兼课和行业导师)共145人。称号 | 姓名/名称 |
---|---|
安徽省高校卓越教坛新秀 | 张冬菊 |
张倩 | |
廖秦 | |
安徽省优秀教师 | 石祥强 |
省级教学创新团队 | 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教学创新团队 |
参考资料:注:名单不完整 |
教学建设
…更多「办学条件」介绍请查阅全文…
学术研究
研究成果
2021年至2022年,学校教师申请专利20项,发表各类科研论文66篇。2023年度,学校申报并获批省级以上教科研项目25项,安徽省高校科研项目11项(人文社科6项、自然科学5项);教师公开发表教科研论文58篇,获得外观设计专利、实用新型专业、国家发明专利等6项。科研项目名称 | 负责人 | 级别 |
---|---|---|
基于物联网感知的果蔬类采摘机器人研究及应用 | 檀志远 | 省级重点 |
f*-空间中mazur-ulam定理与β-凸性的研究 | 刘和英 | 省级重点 |
近含水层煤层采动渗流突变致灾机理与控灾开采基础研究 | 吴登超 | 省级重点 |
高校元宇宙校园生态环境系统搭建——以合肥科技职业学院为例 | 邹涛 | 省级重点 |
一种基于v2x交互的车载投影系统的研究 | 李敬霓 | 省级重点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以寿县紫金砚品牌形象研究为例 | 边丹 | 省级重点 |
以企业为主体的“研学工坊”探索与研究 | 张冬菊 | 省级重点 |
合肥市人口首位度优化路径研究 | 唐莉 | 省级重点 |
数字经济下新型电商助力乡村振兴的内在机制和实证研究 | 刘桂芝 | 省级重点 |
文化自信背景下高职学生多元文化交流能力培养路径研究 | 朱必明 | 省级重点 |
参考资料:截至2023年12月 |
第一发明人 | 专利名称 | 类别 | 申请时间 | 参与发明人 | 授权时间 |
---|---|---|---|---|---|
王培俊 | 一种便于搭建的组合型会展展位 | 发明专利 | 2018年 | 王培俊、肖继红、李凯鑫 | 2019年 |
王培俊 | 一种便于搭建的组合型会展展位 | 2019年 | 王培俊、朱凤丽、艾永冠、余婷婷、单亚琴 | 2020年 | |
王培俊 | 一种社区养老用的佩戴设备 | 2019年 | - | 2020年 | |
王培俊 | 一种用于康复训练的天轨系统 | 2019年 | - | 2020年 | |
王培俊 | 一种天轨式移位机 | 2019年 | - | 2020年 | |
王培俊 | 一种社区养老用的佩戴设备 | 实用新型专利 | 2019年 | - | 2020年 |
王培俊 | 一种社区老人用手杖 | 2019年 | - | 2020年 | |
王培俊 | 一种服装加工用折边器 | 2019年 | - | 2020年 | |
王培俊 | 一种人力资源展架的防风侧倾机构 | 2019年 | - | 2020年 | |
参考资料:截至2025年2月 |
学术资源
…更多「学术研究」介绍请查阅全文…
学校文化
学校标志
校徽
校徽整体采用圆形,象征着学院和谐的办学理念和团结的求学氛围,以纯洁的白色作为基本色,象征着学院学生端庄、自律的精神面貌,以蓝色作为内外圈颜色,象征着未来科技的蓝海。
图案以“合肥科技”的拼音字母“hf”为设计元素,“h”以山峰的形式表示,同时可作为“k”,象征着科技的高峰,“f”环绕在山峰两侧,象征着学院学子勇攀科技高峰。
…更多「学校文化」介绍请查阅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