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1949年7月,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安厅干部训练班成立。
1953年,扩建为湖北省公安学校。
1955年,被公安部确定为中央人民公安学院武汉分院。
1957年,中央公安学院武汉分院改为中央第二民警干部学校。
1959年,中央第二民警干部学校撤销,湖北省公安学校迁至现校址。
…更多「历史沿革」介绍请查阅全文…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9月,学院开设12个本科专业。截至2025年6月,设有9个教学系部。教学系部 | 专业目录 |
---|---|
侦查系 | 侦查学、法学(司法鉴定方向)、经济犯罪侦查 |
刑事技术与情报系 | 刑事科学技术 |
国际警务系 | 英语(国际警务方向)、涉外警务 |
法律系 | 法学 |
治安管理系 | 治安学、交通管理工程、公共事业管理、警务指挥与战术 |
信息技术系 | 信息安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安全与执法 |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 —— |
公共基础课教学部 | —— |
警体战训部 | —— |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9月,学院有2个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类别 | 名称 |
---|---|
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 | 公安学与法治湖北、公安技术 |
省级重点学科 | 诉讼法学、公安学 |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9月,学校有教职工421人,其中正、副教授108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职工242人。10多名教师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和省部级“教学名师”“师德先进个人”“优秀教师”“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湖北省中青年法学家”等。多名教师入选教育部青年教师资助计划,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类别 | 名录 |
---|---|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 刘茂林 |
全国公安系统优秀教师 | 陈晓辉、李国军、张俊 |
全国公安高等教育教学名师 | 陈晓辉 |
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 刘茂林 |
湖北高校省级教学团队 | 思政课、侦查学、治安学、刑事科学技术、信息安全、国际警务 |
省级名师工作室 |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公安法制方向)湖北名师工作室 |
教学建设
…更多「办学条件」介绍请查阅全文…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9月,学校建有电子数据取证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社会治安治理研究中心等重要科研平台。类别 | 名称 |
---|---|
省级重点实验室 | 法庭科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
省级协同创新中心 | 电子数据取证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
省级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 社会治安治理研究中心 |
科研成果
截至2024年9月,学校教师在《中国法学》《法学研究》等权威杂志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主持或承担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重大攻关项目、教育部资助优秀中青年教师基金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400多项,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人文社科)奖、司法部“全国法学研究和教材”奖等国家级、省部级教科研成果奖励多项。近年来获国家专利50多项。学术资源
…更多「学术研究」介绍请查阅全文…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校徽
1、校徽图案。半圆形的写有“湖北警官学院”字样的绶带和充满生机与和谐的橄榄枝象征摇篮;摇篮上托起蓝盾,象征警察院校培养应用型警务人才的办学方向;蓝盾内镶嵌的“众”字形长城图案,象征人民警察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警魂;中部为笔尖形,象征警察学子要刻苦学习掌握现代警务和科技知识;两侧为利剑形,象征预备警官将带着磨砺好的正义之剑,奔赴社会,惩恶扬善,保境安民。
…更多「校园文化」介绍请查阅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