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藏文物
二、馆内主要烈士纪念建筑物情况
1、牌坊
四柱三梁,高13·39米,宽18米,采用钢筋混泥土立柱外挂石材而建。
牌坊对联为市民政局局长孔刃飞亲自拟写。内联“无名坟茔埋忠骨,有幸丰碑铸国魂”,外联“功高日月,十万英烈昭天竺;气壮山河,千秋豪情泄赣江”。
对联气势磅礴,豪迈有力。再现了当年赣南儿女积极支持和投身革命的情景。所处天竺山的赣州市革命烈士纪念馆,人们在这里缅怀先烈,追思情怀。先烈的精神永垂不朽,先烈的伟绩树立起了座座丰碑,先烈的革命豪情像赣江之水,绵绵不绝。
2、大踏步
长100米,宽12·8米,共110级。采用钢筋混泥土框架,铺设麻条石而建。显出庄严和厚重。
3、“红军攻打赣州”群雕
群雕宽3·1米,高4·2米,底座高1米,采用红色花岗岩雕刻而成。反映红军将士服从命令、听党指挥,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
1932年2月4日至3月7日,中央苏区红军攻打赣州。在33天的战役中,红军伤亡3000余人。
红军攻打赣州,作为发生在赣州城的重大历史事件,牺牲了众多的红军将士,特立此群雕,以示纪念。
4、“人民解放军解放赣南”群雕
群雕宽5米,高9米,采用红色花岗岩雕刻而成。是以人民解放军解放赣南的最后一役宁都翠微峰战斗为背景。反映赣南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经过几十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获得解放的欢庆场景。
5、十四位著名烈士半身胸像
(1)陈赞贤(1896—1927),江西南康人,赣南党组织主要创建者之一。
(2)古柏(1906—1935),江西寻乌人,毛泽东亲密战友,在中共党史上有重要影响。
(3)吴高群(1910—1933),江西上犹人,著名的少共国际师师长,参加井冈山斗争的老战士。
(4)刘英(1903—1942),江西瑞金人。被俘牺牲。
(5)刘启耀(1899—1946),江西兴国人,江西省苏维埃政府主席,苏区干部好作风的楷模。
(6)江善忠(1913—1934)江西兴国人。在苏区游击战争中,他誓死不当俘虏,在衬衫上写下“死到阴间不反水,保护共产党万万年”血书,毅然纵身跳崖,壮烈牺牲。
(7)伍若兰(1903—1929)湖南耒阳城郊九眼塘人,朱德妻子。
(8)毛泽覃(1905—1935)出生于湖南湘潭县韶山冲,字润菊。受长兄毛泽东的教育影响,1921年在长沙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 年10月转入中国共产党。
(9)王尔琢(1903—1928)又名蕴璞,湖南石门县人。中国工农红军优秀指挥员。
(10)刘伯坚(1895—1935)四川平昌人,红军长征后,坚持在苏区斗争,被俘牺牲。2009年9月14日,刘伯坚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11)赵博生(1897年—1933年)原名赵恩溥,河北省黄骅县人。领导宁都起义,后2009年9月14日,他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12)赖传湘(1903-1941) 江西南康人,2014年9月,民政部公布他为全国著名抗日烈士之一。
(13)何吉勇(1961—1985) 江西南康人。牺牲于对越自卫反击战。
(14)曾庆香(1972—2010) 曾庆香,男,1972年8月出生,信丰县人。见义勇为牺牲,2010年5月4日,由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为革命烈士。
6、“马前托孤”浮雕
马前托孤反映著名烈士李美群(1911—1936)的动人事迹。
7、“八子参军”浮雕
当年赣南苏区总人口240万人,而参加红军的有33万人,参加赤卫队、洗衣队等支前作战的约60万人。这组雕塑以再现当年扩红运动中,瑞金下肖区一户农家8个兄弟一齐报名参加红军的感人场景。
8、烈士英名墙
烈士英名墙环绕无名烈士墓而建,总长251米,其中内墙高1·8米,外墙高2·2米,刻录108539名各个历史时期牺牲的赣南籍烈士。
9、赣南烈士纪念堂
赣南烈士纪念堂建筑面积2164·33平方米,有序厅和展厅面积1000平方米。烈士事迹展线253米,集中展示了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各个历史时期,赣南人民作出的巨大贡献和牺牲。共展示437位赣南籍和牺牲在赣南的非赣南籍著名烈士事迹。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