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2007年,学校成立。
2012年12月,学校通过自治区人才培养工作评估。
2018年6月,学校成为自治区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2019年12月,学校城北校区启用揭牌。
2024年12月27日,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揭牌仪式在学校城北校区隆重举行。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11月,学校设有土木工程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商学院、现代服务学院、电子工程与智能化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等7个二级学院以及思政教学部、公共教学部等2个教学部;开设高职专业49个。二级学院 | 专业名称 |
---|---|
电子工程与智能化学院 | 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工业机器人技术、制冷与冷藏技术、建筑电气工程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通信技术、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 |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 汽车检测与维修、数控技术应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与管理、模具设计与制造、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新能源汽车技术 |
商学院 | 大数据与会计、电子商务、工商企业管理、现代物流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网络营销与直播电商 |
土木工程(建筑材料)学院 | 无人机测绘技术、装配式建筑构件智能制造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工程测量技术、土木工程检测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建设工程管理、建设工程监理、市政工程技术、材料工程技术、家具设计与制造 |
艺术设计学院 | 广告艺术设计、建筑室内设计专业、环境艺术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人物形象设计、民族服饰与饰品设计 |
现代服务学院 | 烹饪工艺与营养、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食品智能加工技术 |
继续教育学院 | - |
注:数据不全,仅根据官网列举专业统计 |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4月,学校有教师820余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教师占31%,研究生学历教师占32%。学校积极利用国家及自治区相关平台,积极选派教师参加各类培训项目。组织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并参与合作项目研发和技术改造。目前,学院教师、工程师资格兼具,教学、专业实践能力兼备的应用型“双师双能型”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达到41%。类别 | 名单 |
---|---|
全国优秀教师 | 韩祖丽 |
全国模范教师 | 陈春丽 |
教学建设
…更多「办学条件」介绍请查阅全文…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据2020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研发中心5个、产学研合作中心1个、研究所2个、协同创新中心1个、教授工作室2个。类别 | 名称 |
---|---|
研发中心 | 新型建筑材料研发中心、智能制造创新研发中心、新能源汽车创新研发中心、自动化技术应用研发中心、民族服装服饰研发中心 |
产学研合作中心 | 跨境电商产学研合作中心 |
研究所 | bim技术应用研究所、装配式建筑设计研究所 |
协同创新中心 | 测绘地理信息协同创新中心 |
教授工作室 | 卢世奎教授工作室、钮德明教授工作室 |
研究成果
截至2022年6月,在2021年在广西职业教育自治区级教育教学成果等次评定中,学校推优申报的3项教学成果均获奖,莫坚义教授和冯泽副教授主持完成的两项教学成果均荣获一等奖,韩祖丽副教授主持完成的教学成果荣获二等奖,获奖数量和等级创学校历史新高。全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调研报告和工作案例征集评选活动中,叶燕、邱海亮等6位教师撰写参评的2份工作案例分别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由姜海思、义江等5位教师撰写参评的2份调研报告分别获三等奖。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先后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7场,参培人数达956人次,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全年组织教师申报自治区、崇左市、校级共9类85项课题,获批立项66项,获立项率达77·65%。序号 | 教学成果名称 | 获奖等级 | 成果完成人 |
---|---|---|---|
1 | 民办高职“‘六课’同向同行”大思政课素质提升育人模式 | 特等奖 | 莫坚义、刘良军、陈春丽、叶燕、陈武鹏、卢志豪、康少伟、李玉梅、邱海亮、郜祥、李艳华、梁原、谭海龙、陈思宏 |
2 |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建筑业农民工培育的桂西南模式探索与实践 | 一等奖 | 刘良军、韩祖丽、陈羽玲、盛丹、吴春梅、杨旭东、曹磊、史鹏、覃学溥、王冰、陈武鹏 |
3 | 高职思政课“五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研究与探索 | 一等奖 | 叶燕、莫坚义、刘良军、陈春丽、李玉梅、梁端兰、黄秀霞 |
4 | 高职土建类专业双创型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 | 二等奖 | 韩祖丽、陈春丽、陈羽玲、胡顺新、陈武鹏、刘洋 |
5 | 基于现代建筑产教融合园的高职土建类专业“学做合一、创教融合”育人模式创新与实践 | 二等奖 | 韩祖丽、刘良军、盛丹、陈羽玲、卢志豪、王少辉、吴春梅、叶晟、李如岚、杨旭东 |
6 | 基于“三教”改革的数控专业高质量人才培养路径的研究与实践 | 二等奖 | 石铁峰、刘良军、樊艳丽、邱海亮、覃薛宇、叶维裕、陈思宏、韩祖丽、陈春丽、石坚 |
7 | 融合边境民族地区跨境电商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 三等奖 | 农荣、刘良军、陶文、冯永强、陈煜明、牙韩司、何道新、陆莉玲、黄丽霞、黄梅萌萌、李敬欢、李昌梅 |
8 | 校企双主体联合培养室内设计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的研究与实践 | 三等奖 | 冯泽、陈良、陈武鹏、康少伟、黄武、陈锋、黄河清、潘芳、卢志豪、甘小梅、覃剑、冯婉京、陶雪芝 |
9 | “产品引领、课教贯通”的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研究与实践教学成果 | 三等奖 | 覃薛宇、雷学鹏、黎子琼、陆升起、蒙重宝、覃秋妹、李宽、蒙桂新、曹代焕、义江、卓家创、黄家强、叶勇麟 |
序号 | 课题类型 | 类别 | 部门 | 课题主持人 |
1 | 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 重点课题 | 土木工程学院 | 陈羽玲 |
一般课题 | 刘亚秋 | |||
重点课题 | 公共教学部 | 梁玮 | ||
一般课题 | 电智学院 | 陈景、唐小华 | ||
一般课题 | 艺术学院 | 方勇 | ||
一般课题 | 现代学院 | 刘小宁 | ||
一般课题 | 机械学院 | 张强 | ||
2 | 广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 自筹经费重点课题(b类) | 土木工程学院 | 吴春梅 |
3 | 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 | 自然科学类 | 艺术学院 | 陈良 |
机械学院 | 蒙重宝、贾传德、雷学鹏、覃薛宇、张强 | |||
电智学院 | 梁飘 | |||
土木工程学院 | 刘亚秋、胡顺新 | |||
人文社科类 | 公共教学部 | 刘鑫传 | ||
4 | 广西科技厅基地和人才专项项目 | 思政部 | 陈春丽 |
学术资源
…更多「学术研究」介绍请查阅全文…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校徽
精神文化
校训
至善 精技 笃行
《自豪的理工人》我们相聚在八桂绿城,我们欢聚在桃花校园;美丽的校园温馨的家,火红的岁月金色年华;我们是祖国的太阳,我们是社会的栋梁,我们是祖国的太阳,我们是社会的栋梁,强身健体德育并聚。人人有才,人人成才,我骄傲我们是自豪的理工人,沐浴着温暖灿烂的阳光;我们放飞理工人的梦想,我们相聚在左江之畔;我们欢聚在桃花校园,可爱的校园和谐的家,青春的岁月花样年华;我们是奋飞的雄鹰,我们是民族的希望;我们是奋飞的雄鹰,我们是民族的希望;名师荟萃桃李芬芳,团结协作,开拓创新。我自豪,我们是自信的理工人,翱翔在科学发展的蓝天,我们开创理工人的辉煌,翱翔在科学发展的蓝天,我们开创理工人的辉煌。 |
社团文化
…更多「校园文化」介绍请查阅全文…
所获荣誉
时间 | 荣誉名称 |
---|---|
2011年5月 | 2011年全国科技活动周广西活动优秀项目奖 |
2011年12月 | 全区职业教育攻坚工作先进集体 |
2012年1月 | 2011年度全区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 |
2012年9月 | 自治区和谐学校 |
2012年-2015年 | 全国骨干教师培训重点科研单位 |
2013年3月 | 第三届广西教育科研先进集体 |
2013年8月 | 第九届中国企业培训示范基地 |
2013年12月 | 2012年度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
2013年度全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 |
2014年4月 | 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
2014年5月 | 第五届广西高职院校技能大赛暨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广西选拔赛优秀组织奖 |
2014年12月 | 2014年全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
2014年 | 2014年度中国职业教育创新示范单位 |
2016年12月 | 2014~2015年度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单位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