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5月,学校设有9个教学机构。截至2025年1月,开设29个高职专业。学院 | 专业名称 |
---|---|
金融学院 | 金融服务与管理 |
金融科技应用 | |
信用管理 | |
国际金融 | |
农村金融 | |
会计学院 | 财税大数据应用 |
大数据与财务管理 | |
大数据与会计 | |
大数据与审计 | |
会计信息管理 | |
资产评估与管理 | |
投资与保险学院 | 证券实务 |
保险实务 | |
财富管理 | |
数字贸易学院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工商企业管理 | |
市场营销 | |
电子商务 | |
农村电子商务 | |
跨境电子商务 | |
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 | |
网络营销与直播电商 | |
信息技术学院 | 移动互联应用技术 |
大数据技术与应用 |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
融媒体技术与运营 | |
文化与旅游学院 | 高速铁路客运服务 |
旅游管理 | |
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 | |
培训与继续教育学院 | |
人文教育学院 |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参考资料: |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1月,学校共有教职员工406人,其中专任教师360人。专任教师中正高、副高以上占比17·22%,博士、硕士以上占比78·06%,“双师型”教师占比53·7%。类别 | 名单 |
---|---|
自治区优秀教育工作者 | 沈立君 |
自治区优秀教师 | 秦艳 |
广西名师培养工程培养对象 | 韦雪凌 |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5年5月,学校建有银行、证券交易、保险业务、财务会计、涉外会计、电子商务、市场营销、影视设计、旅游服务、商贸服务等10类实训基地。
截至2025年1月,学校建成虚拟仿真实训基地6个,专业教学资源库8个,在线精品课程数5门,完成教材编写44本。与企业共建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14个。学校有自治区课程思政示范课4门;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3个,广西自治区示范特色专业3个,广西高水平专业群1个。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有1+x证书制度试点项目15个、自治区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1个、自治区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4个、自治区级高职院校骨干专业3个、自治区级职业教育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建设项目1个。
类别 | 名称 |
---|---|
1+x证书制度试点项目 | 电子商务数据分析、网店运营推广、智能财税 |
自治区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 | 会计专业群 |
自治区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 | 会计 |
自治区级高职院校骨干专业 | 会计、金融管理、互联网金融 |
自治区级职业教育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 国际金融 |
参考资料: |
硬件设施
截至2025年1月,建有行业特色鲜明、专业技术领先,集教学、培训和服务社会于一体的80多个校内室(实训中心),校内实习实训场地面积总计达32972平方米。
截至2021年3月,学校有基本手工操作实训室、会计多学科信息化测评中心、影视创意设计工场、职业服务能力提升实验室、会计协同育人应用中心等校内实训室(实训中心)147间,实训实习工位3932个,校企深度合作的校外实习基地70多个。
教学成果
截至2025年1月,学校教学成果类获自治区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建成自治区级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并验收通过、获首批自治区职业教育规划教材认定3本;课程建设类获评自治区在线精品课程1门、数字国际化课程3门;教师技能类在课堂比赛、混合比赛、微课比赛等赛事中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0项,在教育教学数字化大赛、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等赛事中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就业创业课程教学大赛获一等奖1项;思政与德育类在“示范课堂”评选、“大思政课”改革、思政课教师基本功比赛等活动中获一等奖5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1项,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能力大赛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军事理论竞赛获三等奖1项。
学生成绩
截至2025年1月,在全区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学校共派出69名指导老师及参赛学生105人,共36个团队与个人参赛,参加赛项25项,共获奖29项,其中获得一等奖8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3项。
2023年,学校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得三等奖1项、广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得一等奖5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8项;在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赛获得金奖2项,铜奖6项;第十一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省赛获银奖2项,铜奖2项;第七届广西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获金奖1项,银奖2项,铜奖3项;在其他各类全国性专业竞赛和行业技能大赛中,共获得一等奖15项、二等奖45项、三等奖76项。
合作交流
国际交流
截至2025年5月,学校先后与美国、白俄罗斯、波兰、斯里兰卡、泰国、老挝、缅甸、文莱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及香港、台湾地区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共推学分互换、学生交流、教师互访、学术教学合作、科研共建等项目;在印度尼西亚和柬埔寨建成了2个中国-东盟商科技术创新与职业教育合作中心,多次承办广西-台湾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开展了与印度尼西亚的国际交流线上对话会等活动;与广西区内多家金融机构建立校行、校企合作,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
截至2025年1月,学校携手中国—东盟技术教育合作平台(catecp)、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技术教育发展区域中心(seameo ted)以及印尼卡扎马达大学,圆满举办了广西国际友城职业教育联盟第五期国际“青年说”活动。
校企合作
截至2025年1月,学校通过校企协同合作打造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教学案例库、师资培训资源库。学校与金融机构、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等多方主体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形成“校校、校企、校研、校政”四方合力,依托学研企政用“五位一体”的虚拟仿真教学创新共建机制,实现教育与产业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学校与广西启迪创新跨境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的rcep数字贸易典型生产实践项目。学校与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广西证券期货基金业协会、广西财经学院、共同主办全国(广西)数字金融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大会暨数字金融产教融合发展研讨会。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