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美术馆百科
桂林美术馆前身是桂林市展览馆、桂林市花桥美术馆,于1964年建成并投入使用,是新中国成立后桂林文化地标性建筑。
2021年3月,更名为“桂林美术馆”。
简介
桂林美术馆前身是桂林市展览馆,于1964年建成并投入使用,是新中国成立后桂林文化地标性建筑。馆舍坐落于桂林市解放桥东,毗邻漓江和七星景区,依山傍水,闹中取静。整体建筑集桂北民居、苏州园林和徽派建筑风格于一体,是桂林市仅存的一座由中国建筑大师梁思成主持,汪之力领衔,杨鸿勋、陆楚石、周培正等设计的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典范,其建筑手稿被收录于中国建筑教科书,为清华大学等高校建筑专业教学使用。
历史沿革
桂林市展览馆始建于 1962 年,建成于 1965 年,于 1975 年正式挂牌。馆舍坐落于解放桥东头,毗邻七星公园,依山傍水,绿树成荫。
2013年6月,全面启动整体馆舍和庭院恢复修缮工程。
建筑布局
馆舍占地5000平方米,主楼2层,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共有7个展厅,展览总面积1200平方米,展线400米。展厅配有恒温恒湿、消防报警、安全监控等设施设备,馆内设有多功能厅、会议室、柚子书屋、花美影院、茶吧等附属配套功能。
展览综述
桂林美术馆自 1965 年投入使用,举办了各类展览近 700 次,其中国家级展览 20 余次,对外交流展览 50 余次,省级展览百余次,市级及以下展览 500 余次。展览类型涉及时政教育、社会生活、对外交流、艺术展览等方面。其中时政教育类展览百余次,社会生活类展览百余次,对外交流展览 50 余次,艺术类展览 400 余次。 国内大量艺术名家先后在桂林市展览馆举办个人展览,有古元、吴冠中、黄新波、阳太阳、邵宇、张安治、白雪石、廖冰兄、张文新、黄云、龙廷坝、叶侣梅、刘绍荟、黄格胜、张复兴等,俨然岭南一个惹人关注的文化地标。
藏品综述
自完成改扩建以来,桂林美术馆发挥自身职能优势,大力加强馆藏收藏研究工作。现有2000余件藏品,种类涵盖名家书画、陶瓷器、雕塑、工艺品、民间美术作品等多种美术门类。
文化活动
活动建设
桂林美术馆已举办桂林美术馆“花桥纪”系列“、馆藏精品系列、“山水方兹”、“水色一方”、名家邀请展等以国画、油画、水彩为专题的系列展览活动。
学术研究
“桂林市展览馆 ( 桂林市花桥美术馆 ) 学术委员会”于 2016 年 4 月 1 日正式成立,是该馆的学术指导机构,主要负责对该馆展览项目的学术定位、学术推广与研究。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不仅对该馆学术建设的纬度、收藏作品的方向、作品的保存和展陈方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还决定该馆阶段性发展动向,为该馆的发展做出宏观且前瞻性的规划。学术委员会的建立使该馆与公众、专家、艺术家之间的沟通更加多元和开放。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通过自身优势的介入,提升了该馆展览的学术性和活动影响力,同时也使场馆建设和发展拥有无限可能性。
作用价值
桂林美术馆切实履行艺术品收藏、研究、展览、公共教育、对外交流等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坚持对外免费开放,举办各类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高质量展览和公共教育活动,吸引众多国内外游客和艺术爱好者前来参观,并收到来自各个地区艺术家的无私捐赠,丰富了馆藏资源。
桂林美术馆是桂林市开展文化活动的重要平台,更是宣传展示桂林城市形象、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始终活跃在桂林文化艺术的最前沿。
参观信息
开放时间
桂林美术馆开放时间为每周二至周日,09:00~17:00(16:30停止入馆)、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其中每日17:00后为场馆消毒时间。
交通信息
●公交线路:
七星公园站:桂林公交10路、11路、14路、18路、21路、24路、25路、30路、204路、206路、207路
公众号主体介绍广西艺术学院桂林中国画学院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桂林美术馆是由桂林画院(广西艺术学院桂林中国画学院)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广西艺术学院桂林中国画学院是中国第一所以“中国画”称谓命名的二级学院,成立于2002年3月,学院前身是徐悲鸿先生于1938年在桂林倡导成立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基础学校艺术师资训练班的国画专业,其后,相继经历了广西艺术专科学校、武汉中南美术专科学校、广西艺术学院美术系国画专业的变迁调整。徐悲鸿、张安治、阳太阳、黄独峰等老一代中国画名家都为广西艺术学院桂林中国画学院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院现有中国画、书法两个本硕专业和美术史论硕士专业,有中国画人物、山水、花鸟、书法篆刻、书画综合运用等专业方向。
专业设置
学院现有中国画、书法两个本硕专业和美术史论硕士专业,有中国画人物、山水、花鸟、书法篆刻、书画综合运用等专业方向。经过多年发展,学院成绩显著。《山水画写生》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中国山水画方向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中国画专业被确立为国家级一流学科建设项目和自治区优质专业及重点学科。黄格胜教授、郑军里教授均为国家级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八桂学者”称号;黄格胜教授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名师”;余永健教授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并获曾宪梓基金全国优秀教师奖;郑军里教授、魏恕教授获“广西教学名师”等。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湛、年富力强并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专业教师来自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南京艺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厦门大学等全国著名高校,从结构和水平能力上保障了学院的进步发展。近年来,学院和教师荣获的区级奖项、荣誉称号、科硏项目等不胜枚举,学院作为漓江画派中国画中坚骨干聚集地和后备力量的培养基地,注重运用和发挥地域特点与办学特色,使教学与科研创作相互促进,教育与经济、文化发展相互结合,积极服务于“文化广西”的建设,服务于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学科建设
广西艺术学院桂林中国画学院以中国画山水、人物、花鸟三个方向为主干学科,拓展有中国画、书法、中国画与水墨动画设计、中国民艺设计应用、中国书画装饰设计等多个专业方向,学科建设成绩显著:黄格胜教授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名师”;《山水画写生》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中国山水画方向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绘画专业(中国画)被确立为国家级第一类特色专业的建设项目和自治区优质专业及重点学科。
师资力量
广西艺术学院桂林中国画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年富力强并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百分之八十的青年教师拥有硕士学位,他们来自于中央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四川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全国著名高校,从学缘结构和水平能力上保障了中国画学院的进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