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州博物馆公众号

广州博物馆

平台属性:微信公众号
所属地区:广东广州市
公众号ID:guangzhoubwg
公众号分类:教育
关于公众号:

“广州博物馆”微信公众号的责任主体为广州博物馆,属于教育类型;公众号主要(内容/服务)是推送展览活动信息以及宣传教育信息。

开发/运营主体:广州博物馆

关于主体:广州博物馆是地方综合性博物馆。

最后更新:2025-7-5 关于更新时间TIPS:“更新时间”是指本页信息来源的截止时间,包括公众号的图片/文字介绍、公众号所属企事业单位的介绍等。
我要反馈:不良内容举报 » 公众号纠错(有误/注销)»
广州博物馆公众号二维码公众号二维码,扫一扫马上关注

公众号主体介绍广州博物馆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广州博物馆是由广州博物馆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广州博物馆是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下属公益一类、正处级事业单位,位于中国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镇海路99号(越秀公园内),总建筑面积7600平方米,镇海楼总建筑面积4386平方米。是地方综合性博物馆、国家二级博物馆。

民国十八年(1929年)2月11日,正式对外开放。1941—1945年,称为广州市立图书博物馆。1946—1949年,称为广州市立博物馆。1950年,称为广州博物馆。截至2022年底,馆有藏品数量45331件/套,有珍贵文物2693件/套,年度观众总数为235130人。

2017年1月2日,广州博物馆入选“第三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2021年12月23日,广州市文物博物馆学会、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南越王博物院、广州博物馆联合在广州举行发布会,正式公布“广州考古百件文物精品与十大重要发现”评选结果。

历史沿革

时间历史沿革
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永嘉侯朱亮祖修缮广州城时,北城垣拓展至越秀山上时建造的镇海楼。
民国十七年(1928年)广州市政府在修葺的同时,于此筹办“广州市立博物院”。
民国十八年(1929年)2月11日正式对外开放,为中国最早期创建的博物馆之一。
1941—1945年称为广州市立图书博物馆。
1946—1949年称为广州市立博物馆。
1950年称为广州博物馆。

场馆布局

综述

广州博物馆以镇海楼为主楼,旧址总建筑面积7600平方米,镇海楼总建筑面积4386平方米。广州博物馆

展馆展区

广州博物馆经过不断发展,现除镇海楼展区外,同时仲元楼展区、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纪念馆、三·二九起义指挥部旧址纪念馆三个分展区 。

场馆特色

广州博物馆镇海楼是广州现存明代三大古建筑之一,为明清广州老城标志。楼体坐北向南,平面呈长方形,五层楼阁逐层收减,朱墙绿瓦,造型雄伟。飞檐翘角,似楼似塔,是多层楼阁式建筑,为清代及现代“羊城八景”之一。

馆藏文物

综述

广州博物馆通过考古发掘品的移交,海关、公安部门罚没品的移交,调拨、价拨、购买、社会人士和团体的捐赠等多种渠道获得文物;藏品类别有金属器、陶瓷器、书画法帖、玉石竹木漆器、丝织印染、民族工艺、外国工艺、旧照片底片等10多类;截至2019年末,广州博物馆馆藏文物有43767件(套),其中珍贵文物1067件(套)。2021年,广州博物馆藏品数量列广东省第三名。

重要藏品

名称介绍
秦 "蕃禺"漆盒1953年广州西村汉墓出土,盒正中有"蕃禺"二字,"蕃禺"即番禺,为今广州最早名称。是秦在广州地区设置郡县的历史见证。
汉 鎏金铜俑1956年广州麻鹰岗汉墓出土。通体鎏金,发型为朝天髻,身着交领右衿长服,跪坐,双手按于腹前,为墓主身前侍仆。
元 铜壶滴漏铸造于元代延祐三年(1316年),原置于广州城钟楼———拱北楼上,用以报时。此为中国现存最大的一套水漏计时器。
明 龙泉窑刻楚文大盘盘心印梵文,外饰两圈弦文,施梅子青釉。刻梵文龙泉大盘是龙泉窑的外销产品。
明墓出土 威尼斯银币1964年在广州东山韦眷墓出土。墓主韦眷在明成化至弘治年间(1475—1488年)任广州市舶太监,“纵贾人通诸蕃,聚珍甚富”。威尼斯银币铸造并通行于15世纪。现今世界上仅存两枚。
清 铜镀金珐琅花瓶钟广州钟表业创始于18世纪初,由当地工匠仿照进口的西洋钟表制作自鸣钟,世称“广钟”。广钟兼具报时和观赏的功能。
还有反映近代广州人民反帝爱国斗争的革命文物如节马图碑、中国同盟会会员证、光复纪念茶壶、孙中山手书“志在冲天”横幅等。

藏品保护

文化活动

宣传教育

广州博物馆以展览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项目,除日常接待讲解外,还面向群众,尤其面向广大中小学生进行宣教活动,编辑出版图册和电子读物,如《广州博物馆参观手册》《广州博物馆展览中小学生讲解词》《广州历史陈列之羊城小侦探》及《羊城探古精英赛》考古游戏电脑安装盘、《地球历史与生命演化》宣传幻灯片、恐龙幻影成像、探索古生命电脑科普游戏等。还深入学校、工厂、农场、社区等地举办巡回展览。成立了“博物馆之友”,以联络社会上广大文物爱好者。

合作交流

所获荣誉

时间所获荣誉
2000年被定为“广州一日游”景点,现属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2017年1月2日广州博物馆入选“第三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2022年9月被认定为“广州市第二批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
2023年1月入选2022年度全国热搜博物馆百强榜单。

机构设置

单位性质事业单位。
经费来源主要靠财政拨款。
机构设置设办公室、陈列研究部、教育推广部、文物保管部、分馆部和保卫科。
下辖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纪念馆和广州“三·二九”起义指挥部旧址纪念馆。
人员编制、组成:行政级别正处级,人员编制66人(截止2006年),分行政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人员3类。
服务观众项目除了文物展览及讲解之外,还设有观众服务部,出售工艺纪念品及与文物、历史、美术等有关的书籍。
观众接待年均观众人数约30余万人次。
历任领导胡根天(1950—1954年5月)
缪青(1956一1958年)
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统管(1958—1963年)
郑广权(1963年4月—1966年)
周乃庄(1966—1971年)
广州市纪念馆博物馆革命委员会统管(1971—1981年)
麦英豪(1981年1月—1987年12月)
梁国光(1987年12月—1989年1月)
邓炳权(1989年3月—1995年月)
张嘉极(1995年8月—1998年8月)
程存洁(2003年5月)

参观信息

地理位置

广州博物馆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镇海路99号(越秀公园内)。

开放时间

9:00-17:30(17:00停止售票),全年开放(美术馆展区逢周一闭馆)。

门票信息

成人10元 | 团体20人以上每人8元

建设规划

2022年10月20日,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广州博物馆项目建议书审批前公示。公示明确,建设地点位于广州塔以南地块、临近赤岗塔,预计建设期限为48个月,总投资301378万元。资金来源为市财政资金,建设单位是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广州博物馆项目总建筑面积80000平方米(其中地上面积54800平方米、地下面积25200平方米),主要包括陈列展览区、教育区、服务设施、藏品库区、藏品技术区、业务与研究用房、管理区、附属用房及室外工程等。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