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11月,学校设有学院18个、教学部1个和工程训练中心1个,开设本科专业67个。
专业名称 | 学科门类 | 专业类 | 学院 |
---|---|---|---|
金融学 | 经济学 | 金融学类 | 辽宁科技大学经济与法律学院 |
金融工程 | 经济学 | 金融学类 | |
金融科技 | 经济学 | 金融学类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经济学 | 经济与贸易类 | |
法学 | 法学 | 法学类 | |
英语 | 文学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辽宁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理学 | 数学类 | 辽宁科技大学理学院 |
数据计算及应用 | 理学 | 数学类 | |
应用物理学 | 理学 | 物理学类 |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工学 | 电子信息类 | |
应用化学 | 理学 | 化学类 | 辽宁科技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工学 | 能源动力类 |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工学 | 化工与制药类 | |
能源化学工程 | 工学 | 化工与制药类 | |
环境工程 | 工学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
生物工程 | 工学 | 生物工程类 | |
机械工程 | 工学 | 机械类 | 辽宁科技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工学 | 机械类 |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工学 | 机械类 | |
机械电子工程 | 工学 | 机械类 | |
工业设计 | 工学 | 机械类 |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工学 | 机械类 | |
智能制造工程 | 工学 | 机械类 | |
汽车服务工程 | 工学 | 机械类 | 辽宁科技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
机械工艺技术 | 工学 | 机械类 | |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 工学 | 土木类 | |
工程造价 | 管理学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工学 | 仪器类 | 辽宁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工学 | 电气类 | |
电子信息工程 | 工学 | 电子信息类 | |
通信工程 | 工学 | 电子信息类 | |
自动化 | 工学 | 自动化类 |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工学 | 材料类 | 辽宁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 |
材料化学 | 工学 | 材料类 | |
冶金工程 | 工学 | 材料类 |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 工学 | 材料类 | |
功能材料 | 工学 | 材料类 |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工学 | 能源动力类 | |
机器人工程 | 工学 | 自动化类 | 辽宁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工程训练中心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工学 | 计算机类 | 辽宁科技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
软件工程 | 工学 | 计算机类 | |
网络工程 | 工学 | 计算机类 | |
物联网工程 | 工学 | 计算机类 |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工学 | 计算机类 | |
土木工程 | 工学 | 土木类 | 辽宁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工学 | 土木类 | |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 工学 | 土木类 | |
智能建造 | 工学 | 土木类 | |
测绘工程 | 工学 | 测绘类 | |
采矿工程 | 工学 | 矿业类 | 辽宁科技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
矿物加工工程 | 工学 | 矿业类 | |
工商管理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类 | 辽宁科技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mba教育中心 |
市场营销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类 | |
会计学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类 | |
财务管理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类 | |
电子商务 | 管理学 | 电子商务类 | |
旅游管理 | 管理学 | 旅游管理类 | |
音乐表演 | 艺术学 | 音乐与舞蹈学类 | 辽宁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
舞蹈表演 | 艺术学 | 音乐与舞蹈学类 | |
表演 | 艺术学 | 戏剧与影视学类 | |
播音与主持艺术 | 艺术学 | 戏剧与影视学类 | |
曲艺 | 艺术学 | 戏剧与影视学类 | |
视觉传达设计 | 艺术学 | 设计学类 | 辽宁科技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 |
环境设计 | 艺术学 | 设计学类 | |
产品设计 | 艺术学 | 设计学类 | |
建筑学 | 工学 | 建筑类 | |
动画 | 艺术学 | 戏剧与影视学类 | |
- | - | -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 - | - | 国际教育学院 |
- | - | - | 继续教育学院 |
数据截至2025年1月1日 |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11月,学校有一级学科博士点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2个、专业学位硕士点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有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授予权、同等学力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有研究生推免权、博士招生“直博生”“硕博连读”和“申请-考核”资格。
学位授权点 | 名称 |
---|---|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 冶金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 |
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含一级学科覆盖) | 冶金物理化学、钢铁冶金、有色金属冶金、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导航、制导与控制,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生物化工、应用化学、工业催化 |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 数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控制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矿业工程、软件工程、工商管理、设计学 |
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含一级学科覆盖) | 基础数学 、计算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应用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冶金物理化学、钢铁冶金、有色金属冶金、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化工过程机械、计算机应用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导航、制导与控制,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生物化工、应用化学、工业催化、岩土工程、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安全技术及工程、软件工程、会计学、企业管理、旅游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设计学 |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 法律、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能源动力、土木水利、工商管理 |
资料来源:数据截至2025年1月1日 |
原冶金工业部重点学科 | 钢铁冶金 |
辽宁省一流学科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辽宁省重点学科 |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化学工艺、应用化学、机械设计及理论 |
辽宁省高水平重点学科立项 | 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 |
辽宁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平台 | 机械设计及理论、钢铁冶金、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 |
数据截至2025年1月1日 |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11月,学校有专任教师1259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631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50·12%;博士生导师181人、硕士生导师613人。在领军人才方面,学校拥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9人,省级高层次人才90人,其中柔性引进工程院院士1人、外籍院士2人、长江学者1人。拥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人,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12人,辽宁省优秀专家6人。类别 | 名称 |
---|---|
省级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 汪琦 |
省级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 赵红阳、金永龙、贾维平、宋华、王伟、张红梅、赵宝生、王莉、李晓红、张楠楠、蔡丽华 杨洪泽、王红梅、崔文华、于洪梅、高首山、曲强、吴建胜、刘红、张军红、于新、李静、张颖、徐少川、田莹、王书汉、徐洪波、赵通林、高云、赵昱、全艳玲、林春丽、焦安源、李华、陈晓青、赵晴、陈树江、侯锡林、金永龙、何希勤、李大卫、王莉 |
辽宁省百人 | 陈雪波、赵连刚、胡知之、常来山 |
辽宁省千人 | 张志强、李志坚、侯锡林、汪淇、王莉、崔文华 |
省级教学名师 | 汪琦、于晓光 |
资料来源:数据截至2025年1月1日 |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4年11月,学校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等12个,省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省重点支持专业、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等4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6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等179门。获批国家发改委产教融合工程项目1项、教育部新工科项目1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413项、省新工科项目2项、省级新文科项目2项、省级产业学院10个、省级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5个;获批辽宁省首批“兴辽未来工匠”培育基地;国家、省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7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0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12个。获评国家、省级规划教材18部,省级优秀教材、精品教材16部,冶金优秀教材28部。辽宁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千人层次人选36人,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7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名师21人,省教学团队23个。
类别 | 名称 |
---|---|
国家级特色专业 | 能源与动力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科学与工程 |
辽宁省示范性专业 | 冶金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专业 | 冶金工程、采矿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
国家级精品课程 |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 |
省级精品课程 | 材料科学基础、线性代数、传热学、爆破工程、计算机网络原理、数字电子技术、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有机化学、数据结构、大学英语、工程力学、现代企业管理、炼焦化学产品回收与精制工艺学、金属材料学、国际贸易实务、钢铁冶金学、大学体育、机械设计、自动控制原理 |
资料来源:数据截至2025年1月1日备注:表中仅列举部分 |
类别 | 名称 |
---|---|
辽宁省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 钢铁冶金与新材料类紧缺人才培养基地 |
辽宁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化学工程实验中心、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电子信息与控制实验教学中心、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实验中心、计算机实验技术中心、物理与计算科学实验中心、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创新创业与工程训练中心 |
辽宁省省级教学团队 | 冶金装备及控制教学团队、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教学团队、线性代数教学团队、材料科学与信息系统核心课程教学团队、通信工程专业教学团队、化工学院方志刚教授的物理化学教学团队等8个 |
辽宁省级科技创新团队 | 镁合金铸轧技术研究中心科研团队等3个 |
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研究基地 | 地方高校特色培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研究基地 |
数据截至2025年1月1日 |
教学成果
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11月,学校国际交流合作日益广泛。积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强合作交流。目前与来自美国、英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近70余所高校、科研机构及大型企业集团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与51所高校签订了友好合作协议。自1996年招收来华留学生以来,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专业类型与学历层次逐步提高,获批辽宁省政府外国留学生(博士)奖学金培养单位、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本硕博层次)培养单位,近两年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国际化人才培养专项项目、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框架下中外导师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学校现招收汉语授课本科专业53个、英语授课本科专业7个,研究生专业15个,实现了本、硕、博学历人才培养全覆盖。历经20余年的发展,我校的国际教育逐渐形成了“学历教育为主,非学历教育为辅”“工科教育为主、人文教育协同”的新局面,先后为近40个国家培养了高水平专业人才和中外文化交流使者。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