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主体介绍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抢险救援纪念馆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甘肃舟曲泥石流纪念馆是由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抢险救援纪念馆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抢险救援纪念馆位于甘肃省舟曲县三眼峪冲击口与白龙江堰塞湖交汇处,是为纪念2010年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抢险救援及灾后重建而设立的专题纪念馆。纪念馆占地面积6535平方米,包含15个展览区域和11个外景点,展陈实物、图片、音视频等各类资料近3万件,系统呈现灾害发生、抢险救援到重建新生的全过程。该馆2011年获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14年成为武警甘肃省总队红色教育基地,2017年列入甘肃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2019年入选第六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场馆概况
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抢险救援纪念馆位于舟曲县老城区南街,地处灾害核心区三眼峪冲击口与白龙江堰塞湖交汇处。纪念馆于2011年建成开放,建筑主体面积2000平方米,布展面积1800平方米,绿化区域达3000平方米,是国内唯一以泥石流灾害及抢险救援为主题的红色纪念馆。馆内设综合办公室、社会教育部等4个部门,核定事业编制20人,承担纪念展示、文物收藏及爱国主义教育职能。
建筑布局
纪念馆主体建筑分设15个展览区,配套追思园、同舟园、三眼峪遗址等11个外部展点。主体展馆采用叙事性展陈设计,通过场景复原、实物陈列、多媒体互动等形式,再现灾害发生时的自然场景、救援过程中的军民协作及重建后的城乡新貌。
外部展区中,三眼峪遗址保留灾害原貌,展示泥石流冲击形成的沟壑及损毁建筑遗迹;瓦厂桥遗址竖立纪念碑,铭刻遇难同胞信息;追思园设置纪念雕塑群,表达对逝者的哀思。
展陈内容
馆藏实物资料86件,包括救援工具、受灾物品、荣誉奖章等;图片25010张,涵盖灾情纪实、救援现场及重建成果。音频资料33部,收录幸存者口述、救援指挥录音等;视频72部,含灾害纪录片、重建纪实片及专题教育片。
文字资料567份,涉及灾情报告、救援方案、重建规划等;图纸18件,主要为灾害地质勘测图、重建规划图;书籍280册,收录灾后研究文献、纪念文集等。
教育基地职能
2011年,纪念馆被列为全国和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成为弘扬抗震救灾精神的重要阵地。2014年,挂牌武警甘肃省总队红色教育基地,承担官兵革命传统教育任务。2017年获评甘肃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2019年入选第六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开展民族团结主题展览及宣讲活动。2021年,入选第四批国家水情教育基地,增设水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科普内容。
参观信息
纪念馆每周二至周五9:00-17:30开放,周一闭馆,每日限流500人,瞬时接待量不超过150人。参观需通过“文旅绿码”或电话预约,入馆前查验健康码、检测体温,全程佩戴口罩。2025年预算信息显示,纪念馆年度财政拨款326·92万元,用于人员经费、公务用车维护及教育培训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