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职能
《工人日报》(workers' daily)的读者对象是全国广大职工和工会工作者。先后在《工人日报》社担任社长和主编的是王春、陈用文、冯诗云、高丽生、邢方群、郭国涌、李冀。宗旨是维护广大职工的正当权益,提高职工的社会主义觉悟和劳动积极性。并加强对工业经济的宣传,指导工业建设。《工人日报》创刊时规定的任务是:“专门代表中国工人阶级说话的报纸,指导广大职工工作、生活、学习,解答在工作、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并成为培养干部的学校,学习各种知识的教科书”,“《工人日报》要成为职工运动的集体宣传者和组织者”,“要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指南针、组织者、鼓舞者、喉舌和顾问……”。
…更多「报刊职能」介绍请查阅全文…
报刊特色
总结六十余年来《工人日报》的特点和风格,比较明显的是群众性、思想性、战斗性和知识性,而其核心是群众性。
《工人日报》的群众性,最根本的表现于它是中国工会和职工群众的喉舌,它一贯坚持通过新闻报道和各种评论,反映广大职工群众的利益和要求,替职工群众说话,为职工群众服务。
除此以外,《工人日报》的群众性还突出地表现:
…更多「报刊特色」介绍请查阅全文…
创刊背景
当时解放战争尚在进行,全国许多地方还没有解放。全国总工会面临动员和组织广大职工继续支援前线的艰巨任务;面临为经济的恢复和新中国的建设而动员和组织广大职工发挥主力军作用的光荣任务;面临工人阶级成了国家的主人,要当家做主了……因此,很需要有份报纸。北平是1949年1月31日和平解放的。全国总工会于2月份从沈阳迁入北平。
当时,北平已有三份报纸——《人民日报》《北平解放报》《大众日报》。
…更多「创刊背景」介绍请查阅全文…
创刊意义
《工人日报》的诞生,对中国工人阶级来说,意义是十分重大的,正如中华全国总工会在1949年7月1日关于出版《工人日报》的决定中所指出的那样:“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历史上破天荒的一件大事!这是中国工人阶级多年来在工人阶级自己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中国工人阶级的英明领袖——毛主席的领导之下英勇奋斗,流血牺牲所换得来的重大革命成果之一。”
创刊以来,《工人日报》作为当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中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一张中央大报,主要报道全国职工群众和工会组织活动的新闻,同时向职工宣传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方针、政策,注意发挥职工群众的“喉舌”作用,在代表职工讲话,反映职工意见、呼声与要求方面,发挥了共产党和工会的耳目作用,特别在维护职工民主权利和合法利益方面,在职工中享有特殊的信誉和权威。这是《工人日报》的办报指导思想,也是《工人日报》所起的作用。
…更多「创刊意义」介绍请查阅全文…
所获荣誉
2023年11月,由工人日报刊播的《工伤认定如何“新题新解”》获得第33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建议专家不要建议”,是希望专家好好说话》、《多地发布建筑业清退令,超龄农民工路在何方?》获得第33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干净办”邀请市民推选“最不干净”街巷》、《先进制造业企业究竟先进在哪里》、《乘着包机来义乌》、《干着“老东家”的活儿,却不再是“老东家”的人?》获得第33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
…更多「所获荣誉」介绍请查阅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