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百科
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china ncpa orchestra)于2010年在北京创建,2012年,由吕嘉担任首席指挥,陈佐湟任桂冠指挥。
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十余年来演绎了近70部国家大剧院版歌剧制作,成就了瓦格纳《罗恩格林》、《纽伦堡的名歌手》、威尔第《西蒙·波卡涅拉》、圣-桑《参孙与达丽拉》、多尼采蒂《拉美莫尔的露琪亚》、普契尼《西部女郎》等重磅经典的中国首演,并担纲了印青《长征》、郭文景《骆驼祥子》等17部中国歌剧的世界首演。2020年,在新冠疫情中线上演出数十场,场均浏览量近3000万。2014年和2017年,两赴北美,成为首支进入纽约卡内基音乐厅、芝加哥交响中心、旧金山戴维斯大厅、蒙特利尔交响大厅官方演出季的中国乐团。2021年,亮相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开幕影片。2022年,参加《2023北京新年音乐会》演出。2023年,参演了《国家大剧院2023新年音乐会》。2024年10月2日,中国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首次在俄罗斯演出;10月7日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举行音乐会。2025年3月20日至29日,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将开启十天巡演旅程,将依次登台廊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交流中心、江苏大剧院、武汉琴台音乐厅等。
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推动了现代音乐在中国的发展、中国作品在海外的推广及新生代作曲家的成长。
发展历史
2010年,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在北京创建。从陈其刚、赵季平、于京君、马格努斯·林德伯格、奥古斯塔·里德·托马斯、卡列维·阿霍等,到其倾力支持的国家大剧院青年作曲家计划,他们促成了陈其钢《江城子》、《如戏人生》、赵季平《第一小提琴协奏曲》、《第二琵琶协奏曲》、于京君《日新》等优秀新作的诞生,推动了现代音乐在中国的发展、中国作品在海外的推广及新生代作曲家的成长。
演出信息
2022年9月10日,将参加国家大剧院推出“天涯共此时”中秋线上特别节目,表演《思乡曲》、《伏尔塔瓦河》、《我的祖国》;12月31日,参加《2023北京新年音乐会》演出。
2023年1月14日,参演由总台文艺节目中心、技术局携手国家大剧院共同打造的《国家大剧院2023新年音乐会》。
2024年10月1日,管弦乐队在莫斯科“扎里亚季耶”音乐厅的舞台上演出,10月4日将在圣彼得堡、10月7日将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举行音乐会,乐队的表演曲目包括俄罗斯和中国当代作曲家的作品。
公众号主体介绍北京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有限公司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是由北京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有限公司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北京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1月20日,是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的实体运营机构。作为国有中型文化企业,该乐团以最高艺术品质的音乐演奏为宗旨,每年呈现逾百场演出,涵盖歌剧、交响乐等多种形式。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乐团举办线上演出场均浏览量近3000万人次,成为全球音乐界典范。截至2023年,乐团员工规模达218人,对外投资控股1家企业,并参与多项国际文化交流项目。
运营体系
作为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的运营实体,公司构建了包含艺术生产、演出经纪、国际交流的全产业链体系。2022年2月24日中标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演出服装采购项目,展现了完整的艺术服务能力。
艺术成就
完成近70部国家大剧院版歌剧制作,推动中国歌剧艺术发展
2017年吕嘉兼任音乐总监与首席指挥,开启乐团发展新阶段
国际影响
作为首支进入纽约卡内基音乐厅官方演出季的中国乐团,已完成多次欧美亚巡演。在悉尼歌剧院、柏林爱乐大厅等重要场馆的演出,建立了中国古典音乐国际品牌。
资质认证
持有2项行政许可,具备涉外演出资质与进出口贸易资格。通过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获评北京市文化企业30强(2021年)。
组织架构
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2025年5月法人变更为任小珑。公司控股北京国家大剧院演艺中心有限责任公司70%股权,形成集团化运营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