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活动
学术研究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有专业技术人员12名,其中研究员/教授1名,副研究员2名,中级职称3人,初级职称5人:具有博士学位5人,硕士学位3人,学士学位1人。博物馆专业技术人员以馆藏资料为依托,开展了多项中医药文化研究课题,近3年来承担省市及部委的科研课题9项(共47万研究经费),在国家级专业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主编、参编、出版学术专著、从书8部。
博物馆承担的各项课题中,“古代医疗技术及诊治保健器具发明创造项目可行性研究”子项目“古代医疗技术及诊治保健器具发明创造项目研究规划(2009-2015)及实施方案研究”为国家文物局2007年度重点课题:《中国防疫史》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2005-2008)项目。
合作办展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不断加强与外单位合作办展,2006年由澳门特别行政区民政总署、广州中医药大学、澳门中医药学会联合主办,广东中医药博物馆承办的《第四届澳门常用中药常识展览》。宣传活动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创作中医药文化宣教、科普系列,包括有《通俗中医药从书》(一套五本)《药苑荟萃》《中药图谱》等书籍;《感受中医望诊》《岐黄科普报》等科普读物养生保健气功“八段锦”教学光盘等。上述科普作品均免费向市民、青少年派发。
合作交流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重视行业间的交流合作,加入中国博物馆学会·中国高校博物馆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协、广东省科协、广州市科协、广州地区旅游景区协会等组织,参与高校博物馆年会、“广州科技论坛”、“广州科技沙龙”系列活动、行业博物馆间的联谊活动等,与各高校博物馆、行业博物馆、科普基地、科普旅游景点单位等建立了良好的协调、联络、交流机制和共建关系。
重要活动
2005年,张德江同志在视察广州中医药大学时专门参观了我馆前身——中国传统医药文化博物馆,明确指示办一个中医药博物馆,很可能就形成全社会对中医药的重视和对中医药的利用,从而有助于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形成"蝴蝶效应"。
2006年12月11日,美国加州参议员余胤良一行8人,在省人大、省外事办的陪同下参观广东中医药博物馆。
2007年5月30日,德国汉堡州科技部长dr·roland salchow到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参观。
2007年6月22日,世界卫生组织基础药物与传统医学技术合作司司长ms· malebona matsoso到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参观。
2007年7年18日,教育部高教司石鹏建副司长到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参观。
2007年8月30日下午,广州市政府台湾事务办罗文森副主任,率领台湾到会的义守大学、义大医学院、辅英科技大学、高雄海洋大学等8所大学的校长和校管理人员参观广东中医药博物馆
2013年3月13日,内蒙古民族大学考察团15人参观广东中医药博物馆。
2013年3月21日,泰国驻广州总领事馆总领事梅碧珍女士一行参观广东中医药博物馆。
2013年3月27日,美国中西部东方医学院院长一行参观广东中医药博物馆。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