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文化活动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

文化活动

学术研究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有专业技术人员12名,其中研究员/教授1名,副研究员2名,中级职称3人,初级职称5人:具有博士学位5人,硕士学位3人,学士学位1人。博物馆专业技术人员以馆藏资料为依托,开展了多项中医药文化研究课题,近3年来承担省市及部委的科研课题9项(共47万研究经费),在国家级专业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主编、参编、出版学术专著、从书8部。

博物馆承担的各项课题中,“古代医疗技术及诊治保健器具发明创造项目可行性研究”子项目“古代医疗技术及诊治保健器具发明创造项目研究规划(2009-2015)及实施方案研究”为国家文物局2007年度重点课题:《中国防疫史》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2005-2008)项目。

编撰、出版的著作有《中国医学通史·近代卷》《中国医学文物图谱》《岭南中医》《常用中草药真伪对照鉴别图谱》《中草药与验方》(六册)《中草药彩色图册》(六册)《通俗中医药从书》(一套六册)《药苑荟萃》等。其中《通俗中医药从书》在海内外公开发行,第二版已正式发行面市。该从书的出版,得到了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原广东省委书记)的高度赞扬,认为这是广东建设中医药强省的首批成果之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该丛书在广州市第二届优秀科普作品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合作办展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不断加强与外单位合作办展,2006年由澳门特别行政区民政总署、广州中医药大学、澳门中医药学会联合主办,广东中医药博物馆承办的《第四届澳门常用中药常识展览》。

宣传活动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创作中医药文化宣教、科普系列,包括有《通俗中医药从书》(一套五本)《药苑荟萃》《中药图谱》等书籍;《感受中医望诊》《岐黄科普报》等科普读物养生保健气功“八段锦”教学光盘等。上述科普作品均免费向市民、青少年派发。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利用媒体进行宣传。通过南方电视台、广州电视台广州电视台英语频道等,以及中国中医药报、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广东科技报等众多媒体,宣传、介绍广东中医药博物馆的馆藏精粹、举办的展览、讲座、免费鉴定、文物征集、全年免费参观等信息。

合作交流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重视行业间的交流合作,加入中国博物馆学会·中国高校博物馆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协、广东省科协、广州市科协、广州地区旅游景区协会等组织,参与高校博物馆年会、“广州科技论坛”、“广州科技沙龙”系列活动、行业博物馆间的联谊活动等,与各高校博物馆、行业博物馆、科普基地、科普旅游景点单位等建立了良好的协调、联络、交流机制和共建关系。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立足于自身特色和优势,积极主办、承办各种展览和学术会议,曾先后4次承办“澳门常用中药常识展”,1998年,原中药馆承办全国中药标本馆会议;2003年,原医史馆承办广东省医史学术会议。此外,利用自身技术力量,广东中医药博物馆为潮州卫校中药标本馆建设、澳大利亚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中医药展览馆建设、深圳市宝安中医院的医院文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重要活动

2005年,张德江同志在视察广州中医药大学时专门参观了我馆前身——中国传统医药文化博物馆,明确指示办一个中医药博物馆,很可能就形成全社会对中医药的重视和对中医药的利用,从而有助于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形成"蝴蝶效应"。

2006年12月11日,美国加州参议员余胤良一行8人,在省人大、省外事办的陪同下参观广东中医药博物馆。

2007年5月30日,德国汉堡州科技部长dr·roland salchow到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参观。

2007年6月22日,世界卫生组织基础药物与传统医学技术合作司司长ms· malebona matsoso到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参观。

2007年7年18日,教育部高教司石鹏建副司长到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参观。

2007年8月30日下午,广州市政府台湾事务办罗文森副主任,率领台湾到会的义守大学、义大医学院、辅英科技大学、高雄海洋大学等8所大学的校长和校管理人员参观广东中医药博物馆

2013年3月13日,内蒙古民族大学考察团15人参观广东中医药博物馆。

2013年3月21日,泰国驻广州总领事馆总领事梅碧珍女士一行参观广东中医药博物馆。

2013年3月27日,美国中西部东方医学院院长一行参观广东中医药博物馆。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