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馆藏文物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

馆藏文物

综述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馆藏文物万余件,5931件文物收入国家文物数据库,中药标本2000多种、1万多瓶(份),室外药圃栽种中草药2200多种。

藏品来源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以收藏中医药文物、珍稀中药标本,突出岭南中医药文化为馆藏特色。馆藏医史文物主要来自广东籍著名医史专家宋大仁先生的毕生收藏捐赠其他人士捐赠和广州中医药大学历年搜集积累;中药标本主要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历年收集采购和校友、社会各界捐赠。

重要藏品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重要藏品有清代王晋绘《名医叶天士遗像》、广州三元宫《越秀山炼功碑》拓片、洛阳龙门石窟药方洞明拓片、刻有“疾”字字样的甲骨、明代药圣韦慈藏像、清代十二生肖药瓶与十二时辰药瓶、清代“御制天下第泉记”瓷坛等。

其中洛阳龙门药方洞拓片明代拓本,载方二百余首,字迹清晰,其上记载的“葱管导尿术”比西方的导尿术早了三百多年。该拓片对于研究药方洞碑文和古代医药文献具有极高的史学文献价值,记载的治疗方药、方法至今还具有相当的临床应用价值。

清代王晋《名医叶天士遗像》,是难得的名医画像。叶天士是清代创立温病学派的杰出临床医学家和理论奠基人,《清史稿卷五百二·列传二百八十九·艺术一》载:

“桂(叶天士)神悟绝人,贯彻古今医术——而大江南北,言医辄以桂为宗,百余年来,私淑者众”。原藏者宋大仁曾遍邀医药界、艺术界名人如于右任、刘海粟、叶恭绰、马叙伦、陈邦贤、丁福保等16位名人题咏,其墨宝及题词内容都有重要的意义,堪称人杰、字精、画稀之品。

馆藏清代粉彩十二生肖及十二时辰药瓶各1套,为国内罕见的完整收臧,它们体现了中医时间医学的观念。其他各类医史器具实物如瓦当、药盒、药钵、砭石、药用葫芦、拓片、薰炉、陶俑、医用仕女像和医药广告等,都是古代中医药活动的实物见证馆藏珍稀中药标本有特大野生人参浸制标本、鹿茸标本、百年油桂、大如篮球的茯苓、长达2米多的甘草等。

其中野生人参浸制标本有50多年参龄,长48厘米,花、叶、参体同株,呈人字形,形态优美,宛如少女翩翩起舞。该野生人参为原时任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副总理转赠,经培养后在离土环境下继续生长并长叶开花,甚为奇特。

藏品保护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重视文物、标本的储藏、保护,有专门的文物储藏室,配有空调、抽湿机、湿温度计、消毒柜等,通风设施完好,采用物理、化学消毒灭菌措施,确保文物、标本的储藏安全。此外,为规范藏品信息管理,博物馆还引进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开发的博物馆藏品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