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广州市海珠南国女子学校
1996年7月,广州市海珠南国女子学校租用赤岗中学的4间教室办学。
广州海珠南国工商培训学校
1998年7月,广州市海珠南国女子学校更名为广州海珠南国工商培训学校。
广州市南国工商专修学院
2001年4月,广东省教育厅发文同意成立广州市南国工商专修学院。
…更多「历史沿革」介绍请查阅全文…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4月,学校下辖14个教学单位,开设45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学、经济学、管理学、工学、教育学、艺术学等6大学科门类。序号 | 学科 | 专业名称 | 专业数 | 所占比例 |
---|---|---|---|---|
1 | 文学 | 英语、商务英语、翻译、德语、法语、西班牙语、俄语、葡萄牙语、日语、朝鲜语、阿拉伯语、泰语、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网络与新媒体、国际新闻与传播 | 16 | 35·6% |
2 | 管理学 | 国际商务、市场营销、会计学、物流管理、财务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审计学 | 10 | 22·2% |
3 | 经济学 | 电子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经济学、投资学、税收学、经济统计学、金融工程 | 8 | 17·8% |
4 | 工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 | 6 | 13·3% |
5 | 教育学 | 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应用心理学 | 3 | 6·7% |
6 | 艺术学 | 播音与主持艺术、音乐教育 | 2 | 4·4% |
注:官网简介页面和专业介绍页面数据不一致 |
学科建设
截至2025年4月,学校有广东省级特色重点学科2个。英语语言文学 | 国际贸易学 |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4月,学校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占32·47%,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20·83%,1/3以上的教师具有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设立有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学校现有二级教授13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名、全国优秀教师1名、省(部)级突出贡献专家5名、省级教学名师3名、南粤优秀教师13名、南粤教坛新秀3名、广东省师德先进个人1名。类别 | 名单 |
---|---|
全国优秀教师 | 李俊 |
南粤优秀教师 | 朱子江、高攀、陈书星、池圣女、左连村、姚凤民、庞磊 |
广东省民办教育优秀教师 | 李铁成、蒲萍 |
资料来源: |
教学建设
…更多「办学条件」介绍请查阅全文…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4月,学校有1个教育部平台;3个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广东省普通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广东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1个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研究基地;10个广东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以及10个校级研究机构,2个广东省人文社科科研创新团队。类别 | 名称 |
---|---|
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 多语种中华文化译介研究中心 |
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 广东服务业数字化发展与管理创新研究基地 |
广东省普通高校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 空港经济协同创新研究中心 |
广东省物对象数字化与疫情智慧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中心 | |
广东省人文社科科研创新团队 | 会展产业融合创新发展研究团队 |
广东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 | 广东红色文化科普基地 |
大湾区极地研究科普基地 | |
儿童绘本教育科普基地 | |
华南地区符号学科普基地 | |
乡村振兴文化科普基地 | |
世界语言虚拟博物馆 | |
大湾区语言服务基地 | |
心理育人活动基地 | |
青少年信息素养科普教育基地 | |
大湾区数字经济科普基地 | |
资料来源:备注:名单不全 |
研究成果
…更多「学术研究」介绍请查阅全文…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校徽
校徽主体部分采用地球造型,上半球为简约地球仪造型,象征学校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办学思路,下半球为“w”的变体造型字母,既是“外语外贸”中“外”字的汉语拼音声母和英语单词“world”的首个字母,寓意该校培养国际通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同时,“w”在象形上近似一本翻开的书和一只展翅飞翔的鸟,象征学子孜孜汲取知识,鹏程万里。
…更多「校园文化」介绍请查阅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