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公众号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平台属性:微信公众号
所属地区:广东
公众号ID:gdsdxy1952
公众号分类:资讯 - 学校
关于公众号: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微信公众号的开发运营方为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属于资讯类型;公众号主要(内容/服务)是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官微公众号。发布校园资讯,服务师生校友。

开发/运营主体: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最后更新:2025-7-5 关于更新时间TIPS:“更新时间”是指本页信息来源的截止时间,包括公众号的图片/文字介绍、公众号所属企事业单位的介绍等。
我要反馈:不良内容举报 » 公众号纠错(有误/注销)»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公众号二维码公众号二维码,扫一扫马上关注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百科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guangdong polytechnic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engineering),简称广东水院、广东水利学院,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是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国家建设类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试点高校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b档)。

学校始建于1952年的广州土木水利工程学校;1953年5月更名为珠江水利学校;1954年1月合并到武汉水利学校;1956年4月成立广州水利学校;1958年8月成立广东水利学院,同年9月更名为广东水利电力学院;1965年8月更名为广东省水利电力厅干部学校;1973年5月学校复办更名为广东省水利电力技术学校;1979年更名为广东省水利电力学校;1999年7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2008年,学校入选广东省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2011年,学校被国家水利部确认为“全国水利职业教育示范院校”。2025年,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与津巴布韦穆塔雷理工学院签约共建“广东水电—穆塔雷工程技术学院”。学校先后荣获“2015年度广东省高等院校对外交流与合作先进集体”,2018-2020年蝉联“亚太职业院校影响力50强”等。

截至2024年5月,学校有天河、从化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100多亩,总建筑面积超45万平方米,数字资源量657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2·8亿元。有15个二级学院,招生专业45个,有教职工8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1·7万多人。

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

1952年,广东省政府批准成立广州土木水利工程学校。

1953年5月,更名为珠江水利学校。

1954年1月,合并到武汉水利学校。

1956年4月,迁回广州成立广州水利学校。

1958年8月,成立广东水利学院;同年9月更名为广东水利电力学院。

1965年8月,更名为广东省水利电力厅干部学校。

文革期间,学校一度停办。

1973年5月复办,校名为广东水利电力技术学校。

1979年4月,更名为广东省水利电力学校。

升格成立

1999年7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2008年,学校入选广东省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

2010年,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

2011年,学校被国家水利部确认为“全国水利职业教育示范院校”。

2014年7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2018年12月,学校由广东省水利厅划归广东省教育厅管理。

2019年7月,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同年12月,被教育部、财政部列入第三类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b档)。

2021年9月30日,通过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组织的现代学徒制第三批试点验收。

2024年1月,学校获评“2022—2023年度国防教育工作先进集体”。9月,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已签约托管韶关市新丰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2025年1月6日,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与津巴布韦穆塔雷理工学院签约共建“广东水电—穆塔雷工程技术学院”。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5月,学校设有15个教学单位,有专科招生专业45个。
二级学院高职专业本科专业
水利工程学院水利水电建筑工程
水政水资源管理
治河与航道工程
水利工程
水生态修复技术
工程测量技术
电力工程学院供用电技术
水电站与电力网技术
发电厂及电力系统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
分布式发电与智能微电网技术
经济管理学院行政管理
市场营销
财务管理
会计
市政工程学院市政工程技术专业土木工程(基础工程技术方向)
地下与隧道工程技术专业(原基础工程技术专业)
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
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
环境地质工程专业
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含中澳合作办学方向)
工程造价专业(含水利市政方向)
建设工程管理专业(含装配式建筑方向)
智能制造学院智能制造装备技术
机电一体化技术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
工业设计
自动化与信息技术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物联网应用技术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技术开发方向)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云计算技术应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大数据技术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智能机器人
数字媒体应用技术(虚拟现实方向)
建筑环境与设计学院建筑设备工程技术
房地产经营与管理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
建筑设计
室内设计
外语外贸学院商务英语
应用英语
旅游英语
跨境电子商务
马克思主义学院
公共课教学部
创新创业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
(备注:官网简介页面和专业介绍页面数据不一致)参考资料: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5月,学校有教职工800余人,专任教师中副高以上职称、硕士以上学位教师600余人,双师素质比例88%以上。其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荣获“全国教书育人楷模”1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8人、“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教师”1人、“全国水利职教名师”12人、省级“特支计划”教学名师1人、“南粤楷模”1人、“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3人、“南粤优秀教师”5人、“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3人、“广东省技术能手”1人、“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领军人才”4人。
师资队伍(部分)
类别姓名
全国优秀教师裘汉琦
全国水利系统先进工作者裘汉琦
广东省师德先进个人刘汾涛
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张芳枝、张等菊、吴靓
全国水利职教名师张芳枝、曾燕、胡建平、刘亚莲、何宗花、周卫民、高爱云、何秋梅
全国水利职教教学新星陈忠、王绵坤、周秋娟
参考资料: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4年5月,学校主持建成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有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1个,国家骨干高职院校专业4个、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2个、国家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4个、央财支持专业2个,全国优质水利专业4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7个,省品牌专业13个、省重点专业3个。国家在线精品课程1门、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2门、省级精品开放课程22门、省级精品课程11门;主持建成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国家级规划教材15本。有校企共建省级高职教育校内实践教学基地15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1个。

课程建设(部分)
项目类别项目名称
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防洪抢险技术
国家在线精品课程电气设备运行与维护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土力学
企业文秘英语
省级教学团队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教学团队、电厂设备运行与维护专业教学团队、基础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团队、供用电技术专业教学团队、水政水资源管理专业教学团队、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核心团队
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电气设备运行与维护、继电保护运行与调试、水利工程测量、单片机应用技术、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数控车床维修、水工建筑物、城市水处理厂工艺与运行维护、工程识图与电气cad、自动检测技术、电子商务、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服务器应用与管理、制冷技术及设备、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技术、水轮机组运行与维护、电力系路统二次回路、局域网组建与管理、财务管理、水利工程概预算、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参考资料:注:内容不全
教学实践(部分)
年份项目类别项目名称
2016省级实训基地建筑工程技术实训基地、物联网应用技术实训基地、建筑设备工程技术实训基地
2016省级公共实训中心土木工程技术公共实训中心、智能制造基础公共实训中心
2015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广州捷途软件科技有限公司软件技术专业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惠州市白盆珠水库工程管理局实践教学基地、广州市恒茂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工程监理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2014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广东华联建设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工程造价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2014省级实训基地工业机器人技术实训基地(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电力系统安全技术技能实训基地(供用电技术专业)
2013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流溪河水利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乐昌峡岩土与地质工程实践教学基地、
参考资料:
专业建设
类别专业名称
国家级骨干专业供用电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
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重点专业供用电技术、水电站与电力网技术
国家水利示范专业给排水工程技术
中央财政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重点建设专业基础工程技术、给排水工程技术
广东省示范专业供用电技术、水电站与电力网技术
广东省品牌专业供用电技术、地下与隧道工程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
广东省重点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
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地下与隧道工程技术
国家高水平专业群重点建设专业给排水工程技术
参考资料:注:内容不全

教学成果

截至2024年5月,学校在近两届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7项。

截至2023年5月,学校有国家级规划教材4本、水利行业规划教材共29本。

2021年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获奖名单
成果名称获奖等级
类型教育视角下水利专业集群发展模式构建实践特等奖
基于信息化技术的“内控外督”式高职院校质量保障体系构建与实践二等奖
课证融通、虚实结合、资源开放——面向特种作业的供用电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实践二等奖
参考资料:

学生成绩

截至2024年5月,学校近四年,学生在各类竞赛中获国家级奖项591项、在全省职业院校学生专业技能大赛中获奖272项,其中一等奖50项。创新创业类竞赛省级以上奖项97项。
2022-2023年度广东省职业院校学生专业技能大赛获奖名单
序号赛项名称指导教师姓名参赛选手姓名奖项
1工程测量王栋,尤聿坤沈俊,龚炜栋,陈国斌,丘伟导一等奖
2建筑装饰技术应用杨婵玉,王靖黄楚梅,林城一等奖
3建筑装饰技术应用陈炳炎,唐韦何小云,钟烜焜一等奖
4电子产品设计及制作何玲,罗欢颜安,颜乔智,刘锐翔一等奖
5嵌入式技术应用开发何玲,刘倍雄梁璄军,范鹏,孙志文一等奖
6云计算李自臣曾浩一等奖
7互联网+国际贸易综合技能王彬,刘伟奇郑胜佳,杨鹏,麦翠婷,利晓媚一等奖
8数字孪生仿真与调试技术黄诚,谢展强李焱焱,胡镇朗一等奖
9全栈应用开发技能何小苑,杨小英卜俊杰,蔡镇敬一等奖
10无人机应用技能与创新杨小英李塔尔,程俊杨一等奖
11智慧零售运营与管理袁以美林澄旭,郑会杰,陈俊江一等奖
12中文信息处理王纯高子俊,王海燕,冯佩滟一等奖
13智能财税张薇薇,李嘉义全观萍,张嘉乐,钟秋丽,周彭佳一等奖
14地理空间信息采集与处理王栋,陈树镇丘伟导,龚炜栋,沈俊,陈国斌一等奖
15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刘汾涛,吕海霞纪传丰,黄泳杰,朱冠宇一等奖
16水利工程bim 建模与应用陈金文,王君丽程朝杨,郑志均,陈小丽一等奖
17水处理技术吴怡,曹薇佘创杰,张华洋二等奖
18水处理技术吴怡,柏杨洪彦丰,黄向荣二等奖
19建筑工程识图刘汾涛,向欣纪传丰,吴嘉鑫二等奖
20建筑工程识图吴艺,张天琪梁土新,方瑶冰二等奖
21机电一体化王元春,陈菲罗劲文,林庆培二等奖
22机电一体化谢展强,黄诚马明明,陈家鹏二等奖
23数控机床装调与技术改造秦晓阳,李日森伍思纪,方贞民二等奖
24现代电气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谢展强,周钦河李玉辉,柯伟雄二等奖
25现代电气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何俊明 ,邵秋瞳谢接兴,陈斌二等奖
26智能电梯装调与维护尹景云,谢展强吴贤峰,张锰鸿二等奖
27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王汉其,谢展强姚广辉,吴秀倩二等奖
28集成电路开发及应用包尔恒,何玲杨铱铱,罗尚智,林彦廷二等奖
29电子产品芯片级检测维修与数据恢复袁天云,王运莉庄东辉,柴滢二等奖
30光伏电子工程的设计与实施叶德云 ,梁文祯李俊辉,张一帆,沈灿彬二等奖
31物联网技术应用梁文祯,郭玲吕洁彬,卓遵升二等奖
32网络系统管理卢启臣周成哲二等奖
33移动应用开发陈惠影郑友毅二等奖
34移动应用开发陈惠影陈培鸿二等奖
35大数据技术与应用高扬,张天俊詹茹琳,萧裕煊,伍竞涛二等奖
36会计技能林怀抒,杨家欣连芳榆,高文,邹海文,吴妙萍二等奖
37市场营销技能袁琰星,郭珂赵亮,符秋菊,吴颖妮,彭丽琳二等奖
38电子商务技能张书莲,周荛阳郑佳铃,李世俊,杨志杰,陈瑞二等奖
39导游服务何淑瑛徐映诗二等奖
40工业分析与检验柏杨,宋小文李小桃,蔡烁美二等奖
41数字孪生仿真与调试技术赵凡,曹薇张泽平,郭同安二等奖
42全矩阵数字内容制作及运营技术刘宗琼陈炳佳二等奖
43小程序设计与开发林岚岚徐晓聪二等奖
44小程序设计与开发林岚岚刘东鹏二等奖
45智能硬件应用开发匡畅,包尔恒谢嘉心,谢国林,颜乔智二等奖
46金融科技应用技能张薇薇,戴瑞崎刘嘉媚,郑映华,容君仪,陈思鹏二等奖
47金融科技应用技能张薇薇,戴瑞崎李妍,陈艺琦,刘腾燕,郑伊翎二等奖
48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黄红梅,周修海曾兆枫,曹斯曼,张奕鸿二等奖
49智慧零售运营与管理袁以美叶丽珍,谢梓爱,陈倩琳二等奖
50人力资源管理技能朱晓琳,童乃诚卢叶婷,潘静,李永周,李晓燕二等奖
51环境艺术设计蒋霞,王靖林城,何小云二等奖
52产品艺术设计袁万选,张贵王章毅,苏锭华二等奖
53珠宝玉石鉴定卢杰河李泽涛,伍钰莹,唐锦权三等奖
54珠宝玉石鉴定卢杰河吴军保,林烯玲,李金莹三等奖
55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安装与调试黎安军,范明树林伟城,刘翔,雷蕾三等奖
56工业设计技术袁万选王章毅三等奖
57机器人系统集成靳宏,谢展强刘楚铸,杨栋丞三等奖
58化学实验技术林芳莉李晓青三等奖
59电子产品芯片级检测维修与数据恢复孙卉,潘伟航陈文欣,钟欣宜三等奖
60物联网技术应用梁文祯,邓桂芳李梓杰,罗梓维三等奖
61软件测试王宗亮,周修海潘铭健,林梓炜三等奖
62虚拟现实(vr)设计与制作钟亮,杨舟曾王奕,黄照坤,李倩三等奖
63虚拟现实(vr)设计与制作钟亮,刘萤潘铭健,王得锐,冯霖梅三等奖
64云计算王丹陈文楷三等奖
65货运代理林怀抒任楚榆三等奖
66银行业务综合技能邓金娥,李嘉义张鑫,戴伟淇,陈航,李敏儿三等奖
67银行业务综合技能李嘉义,邓金娥叶文涛,马文斌,陈晓珊,苏子梦三等奖
68创新创业刘伟奇,林怀抒张瑞婷,许艺楠,莫柳微,蔡楚荣,周炜三等奖
69导游服务由思奇陈丹渝三等奖
70英语口语周银新梁恩童三等奖
71cad机械设计陶素连,何秋梅林志龙,钱振伟三等奖
72cad机械设计何秋梅,陶素连陈飞坤,陈海豪三等奖
73工业分析与检验林芳莉,曹慧慧钟时悦,高汝欣三等奖
74web应用软件开发熊丽华,罗丽云林武泰,张燕彬,黄俞瑾三等奖
75全矩阵数字内容制作及运营技术刘宗琼陈子怡三等奖
76动漫制作曾乐吴延武三等奖
77动漫制作曾乐张艺琼三等奖
78融媒体内容制作杨舟曾王奕,王和潮,陈剑诗三等奖
79区块链技术应用郭德同,范力维张培杰,杨朗颢三等奖
80区块链技术应用王丹,李自臣梁杰锋,吴霁书三等奖
81智慧网联技术与应用范力维,郭德同李嘉庆,林小箫,郭培虹三等奖
82无人机应用技能与创新陈梦瑶甘豪,吴豫祥三等奖
83智能硬件应用开发郭玲,梁文祯潘进楚,肖朝元,王嘉平三等奖
84财务管理技能陈睿洁,邓金娥邱雪,余佳慧,罗泳仪,唐月婷三等奖
85财务管理技能陈睿洁,邓金娥黄佳欣,马娜莹,金铃,黄丽雯三等奖
86税务技能王利舟,戴瑞崎唐星宇,郑苑儿,葛婧娜三等奖
87税务技能王利舟,戴瑞崎李金梅,孙晓婷,赵奕欣三等奖
88互联网直播营销袁琰星,朱可嘉陈婉澄,周志明,徐嘉妍,林泽新三等奖
89中文信息处理吴茹廖紫琪,官子凤,石婷婷三等奖
90智能财税张薇薇,李嘉义吴泽平,李灿宇,黄茜欣,汤佩三等奖
91建筑智能化系统安装与调试(学生)黎安军,颜慧李俊辉,李银豪三等奖
92建设工程数字化计量与计价郭喜庚,李雁庄雪蔓,唐苑瑜,叶旭辉三等奖
93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学生)侯建明,袁万选王章毅,欧阳伟钧三等奖
94工业网络智能控制与维护(学生)赵凡,曹薇张泽平,郭同安三等奖
95数字艺术设计曾乐吴延武,冯霖梅,黄照坤三等奖
96短视频创作与运营袁以美,袁琰星周志明,沈仕杰,吴颖妮,陈碧柔三等奖
97消防灭火系统安装与调试吴怡,徐森洪彦丰,黄向荣三等奖
98智能节水系统设计与安装杨杰,陆隽余泽洲,蔡宗廷三等奖
99企业经营沙盘模拟史永进,周俊杰黎梓茵,江雨姗,车容胜,张熠三等奖
参考资料:

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5月, 学校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的合作办学战略,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进程。积极搭建中外交流平台,先后与美国杰克逊学院、澳大利亚霍姆斯格兰政府理工学院、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澳大利亚阳光海岸大学等50余所境外院校开展合作,成立广东省首家高职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累计招收国际学生216人,中外联合培养“建筑工程技术”“建筑设计技术”“酒店与会展”等16个专业,开发国际认可专业标准7个、课程标准9门,形成标准引领、项目支撑、课程衔接、资源集成的专业国际化建设模式。

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服务国内外企业发展。发挥华南“一带一路”职业教育水电联盟高端平台作用,建成“大禹学院”“鲁班工坊”等13个境外办学点,建成柬埔寨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印尼职业教育培训中心、老挝鲁班学院、坦桑尼亚大禹学院和鲁班工坊等境外职业教育培训平台,培训境外技术技能人才2万人日,输送优秀学生前往威斯汀、喜来登等知名公司进行社会实践,组织师生服务印尼明古鲁火电项目和中交四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沙特项目等,提供技术咨询优质服务,助力国家战略,在国际舞台上贡献中国职教智慧和中国方案。

学校国际化成果聚焦提质增效,荣获“2015年度广东省高等院校对外交流与合作先进集体”,2018-2020年蝉联“亚太职业院校影响力50强”、2022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品牌项目贡献奖”和education plus 2023职业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突出贡献奖、最佳实践奖等荣誉,入选广东省2023年具有较高国际化水平职业院校推荐名单、2023亚太职业院校影响力指数4星级院校。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5月,学校建成省级平台6个。
科研平台
类别名称
校级科研机构现代水利与数字建筑研发中心
新能源与智能制造应用技术研究中心
省级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工业4·0智能制造应用协同创新中心
机器人应用技术研发协同创新中心
可再生能源技术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电力仿真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参考资料:注:内容不全

研究成果

截至2024年5月,学校近四年师生获得专利、软著授权40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41项,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技术100余项,承接科技纵、横向课题及技术服务项目770余项。

截至2023年5月,学校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
学校获广东省教育厅2020年度普通高校认定类科研项目立项名单
项目编号项目名称
2020ktscx260基于hololens2的混流式水轮机组混合现实应用研究
2020ktscx261基于频率同步的高电磁兼容性开关电源适配器研制
2020ktscx262基于物联网的城市轨道交通多agent应急疏散仿真研究
2020ktscx263温度对电缆寿命影响分析
2020ktscx264无粘结预应力楼板开洞改造性能研究
参考资料: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3年底,学校图书馆总藏书100万册,开架报纸期刊共266种,可访问电子资源12种(含试用),拥有电子期刊21万余种、电子图书118万余种和音视频1780小时。

学术期刊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于2002年创刊,是广东省教育厅主管、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主办、中国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属省级期刊。发行周期为季刊。该刊常设栏目有“水利与土木工程”、“电力与信息化技术”、“科学研究与技术应用”、“经济与管理”、“高等教育教学”、“高职探索”等。该刊曾获中国《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全国高职高专优秀学报一等奖(2006年全国高职高专“三优”评比获奖)、2008年全国高职高专核心期刊(2008年全国高职高专学报“三优”评比获奖)、2011年全国高职高专核心期刊(2011年全国高职高专学报“三优”评比获奖);已被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2022)收录。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校徽

学校徽志为双圆套型,标准色为蓝色,内外环之间标示学校中英文校名,内环中上部为主体图形结构,内环中下部为校名英文缩写“gpwe”,内环下部是建校年份“1952”图样。主体图样来自甲骨文“水”字和“电”字的艺术化组合,内圆形象征转动的地球,蓝色流线似奔流的江河,彰显学校行业特征,突出厚重的历史感。

精神文化

校训

厚德、笃学、慎思、泓技

释义:“厚德、笃学、慎思”出自《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总体意思是品德仁厚,学习孜孜不倦,思考缜密,学习多种技能。

校区情况

天河校区

天河校区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寿路122号

从化校区

从化校区位于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环市东路767号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现任领导
职务姓名
党委书记李艳娥
党委副书记、校长黄金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林烈群
党委委员、副校长吴洪杰
郑尧奎
张劲
副校级领导蒋伯杰
李铁
截至2025年6月,参考资料:

历任领导

历任领导
校名校长任职年月
广州土木水利工程学校麦蕴瑜1952·10--1953·5
珠江水利学校王元方1953·5--1954·1
武汉水利学校刘 焰1954·1--1956·7
广州水利学校张保仁1956·7--1958·8
广东水电学院中专部吉竞成(主任)1961·4--1962·9
广东省水电厅干部训练班刘振光(主任)1962·9--1965·8
广东省水电厅干部学校何淦1965·8--1968·11
广东省水利电力技术学校彭 云(革委会主任,1977年6月起为副校长)1974·3--1979·4
广东省水利电力学校- -
广东省水利电力学校(1999年7月以后为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吴伟贤1984·2--2000·2
广东省水利电力技工学校吴伟贤茜平一曾志军1992·5--2000·22000·8--2009·72012·7--2015·10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茜平一江 洧2000·5--2009·72009·7--2023·9
截至2025年6月

校园环境

截至2024年5月30日,学校有天河、从化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100多亩,总建筑面积超45万平方米。

校友情况

姓名院系专业简介
温舒茵水利工程系2009级水政水资源管理就职于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马佳宇电力工程系2011级电厂设备运行与维护就职于广东电网潮阳供电局
余信旺经济管理系2010级市场营销创立广州珺心有限责任公司
张辉外语系2006级涉外文秘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分公司营业部主任及中山辉鸿led照明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郑贵全土木工程系2009级工程监理中南航空港建设公司合约预算部经理
吴绍奇机械工程系2006级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就职于汕头京华塑胶有限公司

所获荣誉

学校荣誉
时间荣誉
2016年广东省节能型示范高校
2022年广东省绿色学校
-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
-广东省节水型高校
-首批全国高职院校产教融合100强
-高职院校教师发展指数100所优秀院校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