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历史
学校前身
广东省妇女干部学校
广东省妇女干部学校的渊源可追溯到民国时期。民国15年(1926年)9月15日 ,国民党中央妇女部在广州开办了广州妇女运动讲习所,创办了全国最早的妇女干部学校。与此同时,为解决广东妇女干部急需,国民党广东省党部与中山大学特别党部共同举办妇女运动人员训练所,所址设在中山大学西讲堂,由邓颖超任所长。
1950年6月,广东省民主妇联筹委会建立后,根据各个时期的中心任务,承担起广东妇女干部的常规培训工作。
1958年8月,根据精简机构的需要,广东妇女干部班合并到青年团校,改名为广东省青妇干部学校,地址设在西关荔湾东路。青妇干部学校设有妇女业务教研室,由原省妇联妇干班同志负责,受省青妇干部学校和省妇联双重领导。
1960年,由于国家经济困难,省委决定党校、干校全部停办一年。
1961年,青妇干部学校合并到省委党校,由党校统筹青妇干部的培训工作。
1964年,国民经济恢复和好转后,广东将工会干部学校、青妇干部学校合并,新建立工青妇干部学校,由省总工会直接领导,校址设在广州市东风东路广东工学院内。
1965年,因广东工学院恢复,工青妇干部学校迁往沙河瘦狗岭省机械学校。
1966年,文化大革命后,工青妇干部学校被迫关闭。
1980年5月,省妇联决定重新复办妇干校,恢复妇女干部班。
1981年,由广东省妇联复建广东省妇女干部学校,原校址在广州市东山区梅花村。主要承担对全省各级女领导干部的岗位培训。成立伊始,和华南师范大学联合办学,开设政治专业和学前教育专业大专学历教育。
1985年3月,省妇干校与省司法厅合办首期“女律师培训班”。培训对象为市、地、县妇联法律顾问室(组)的专兼职干部,学员54人。
1990年,学校迁址至广州市海珠区大江苑。
广东女子中等专业学校
合并组建
2001年,广东女子中等专业学校和广东省妇女干部学校合并创建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2006年12月,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以优异成绩通过了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
2011年,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被省教育厅确定为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之一。
2012年12月,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联合近百家政府机构、行业、企业、研究机构、社会组织和高等院校、中职学校,组建了中国首个女性职业教育集团-广东女性职业教育集团,并成为教育部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
2013年11月,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被确定为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被广东省教育厅列入自主招生试点院校。
2016年3月,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获省人社厅批准为“第二批区域性(特色性)创业孵化基地”,牵头成立广东巾帼创新创业联盟。
2018年12月,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成建制划转省教育厅管理。
2020年4月,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被确定为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9月,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被确定为广州市创业培训定点机构。10月,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入选广东省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获批成为省清远职教城第三期进驻学校,新增用地500亩。
参考资料: |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