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东工业大学体育部公众号

广东工业大学体育部

平台属性:微信公众号
所属地区:广东
公众号ID:gdut-tyb
公众号分类:体育
关于公众号:

“广东工业大学体育部”微信公众号的责任主体为广东工业大学,属于体育类型;公众号主要(内容/服务)是广东工业大学体育部发布信息平台。

开发/运营主体:广东工业大学

关于主体:广东工业大学是中国广东省公办高校。

最后更新:2025-7-5 关于更新时间TIPS:“更新时间”是指本页信息来源的截止时间,包括公众号的图片/文字介绍、公众号所属企事业单位的介绍等。
我要反馈:不良内容举报 » 公众号纠错(有误/注销)»
广东工业大学体育部公众号二维码公众号二维码,扫一扫马上关注

广东工业大学体育部百科

广东工业大学体育学院,是广东工业大学的二级学院。

据2023年12月学院官网数据,学院共设有1个办公室,3个教研室,3个中心,1个研究所及开设1个本科专业;有60位专任教师,其中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41人,博士2人,教授8人,副教授19人,讲师25人,助教6人。

办学历史

2022年1月,广东工业大学体育学院获教育部审批,可开设运动训练专业。11月,广东工业大学体育学院成立。

2023年1月9日,学院在大学城校区体育馆西门123会议室召开学院工作研讨会。2月22日,学院发布《广东工业大学2023年运动训练专业招生简章》。同年,运动训练专业招生。11月21日,学院启用院徽。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据2023年12月学院官网数据,学院共设有3个教研室及开设1个本科专业。

教研室:大球教研室,小球教研室,综合教研室

本科专业:运动训练

参考资料

师资力量

据2023年12月学院官网数据,学院有60位专任教师。其中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41人,博士3人,教授8人,副教授19人,讲师25人,助教6人。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据2023年12月学院官网数据,学院设有体育科学研究所。

科研成果

据2023年12月学院官网数据,学院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14项,厅级项目70余项,校级课题40余项。2020年,学院乒乓球教学团队陈泽全教授、谢冬兴副教授负责申请的《一种计时式乒乓球练习装置》与《一种乒乓球反弹板、支撑架及其乒乓球桌》两项实用新型专利,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查,并授予专利权。2022年5月8日,学院在广东省第十一届大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投稿共计16篇论文,获得一等奖3篇,二等奖4篇,三等奖8篇,获奖率93·75%,团体总分位列广东省高校第七位。

文化传统

文化活动

据2023年12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形成了“以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为基础,以学院的体育赛事为主要内容,以各单项竞赛为龙头,以校运会(或体育节)为高潮”的富有学校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体系。

院徽

院徽以木棉花、昂扬向上的人、书本、跑道、数字“2022”等元素组成。

现任领导

职务姓名
党委书记苏兆祥
党委副书记、院长龚建林
副书记林焕章
副院长符壮、张凤玲、肖徽样
参考资料

公众号主体介绍广东工业大学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广东工业大学体育部是由广东工业大学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广东工业大学(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简称“广工(gdut)”,学校位于广东省,由广东省教育厅主管,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经管文法艺教结合、多科性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广东省“211工程”、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是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由原广东工学院、广东机械学院和华南建设学院(东院)于1995年6月合并组建而成;原广东工学院起始于1952年建立的广东省广州水利土木工程学校,原广东机械学院起始于1956年建立的广东省机械学校,原华南建设学院(东院)起始于1957年建立的广东省土木工程学校;学校前身于1958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学校2015年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

截至2025年5月,广东工业大学校本部位于广州,拥有大学城、东风路、龙洞、番禺、沙河、揭阳等多个校区,校园占地总面积5300余亩;设有25个学院、2个公共课教学部(中心),开设本科专业92个;拥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1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予点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2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21个;有教职工4200多人,在校生超5·4万人。

历史沿革

前身溯源

广东水利电力学院

1952年,广州高工、北江高农、兴宁高工、海南农校、广西第六工校合并组建广州水利土木工程学校。1953年,更名为珠江水利学校。1954年,并入武汉长江水利学校。1955年,更名为广东省广州水利学校。1959年1月,广东电力学校、广东省水利科学研究所、广东省广州水利学校、广东省电业局广州中心试验所合并组建广东水利电力学院。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5月,学校设有25个学院、2个公共课教学部(中心)。

2024年广东工业大学招生专业
学院专业名称学制
广东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械电子工程(创新班)四年
机械电子工程四年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四年
测控技术与仪器四年
智能感知工程四年
工业工程四年
新能源汽车工程四年
智能制造工程四年
广东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自动化(创新班)四年
自动化类(含自动化、机器人工程专业)四年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四年
物联网工程四年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四年
广东工业大学轻工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创新班)四年
化学工程与工艺四年
能源化学工程四年
食品科学与工程四年
应用化学四年
化学四年
广东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腾创班)四年
电子信息类(含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四年
广东工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四年
土木工程(创新班)四年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四年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四年
工程管理四年
交通运输四年
测绘工程四年
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类(含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专业)四年
会计学四年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含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四年
电子商务四年
土地资源管理四年
土地资源管理(创新班)四年
会计学(中澳班)四年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中澳班)四年
广东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类(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专业)四年
人工智能(创新班)四年
广东工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材料类(创新班)四年
材料类(含高分子材料与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四年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四年
能源动力类(含能源与动力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四年
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工程四年
环境科学四年
环境科学(创新班)四年
安全工程四年
广东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类(含英语、翻译、商务英语专业)四年
英语(中英班)四年
日语四年
广东工业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数学类(含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四年
应用统计学四年
数学与应用数学(创新班)四年
广东工业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四年
电子科学与技术(创新班)四年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四年
应用物理学四年
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工业设计四年
数字媒体技术四年
环境设计四年
视觉传达设计四年
产品设计四年
数字媒体艺术四年
服装与服饰设计四年
美术学四年
表演四年
广东工业大学法学院法学四年
法学(中澳班)四年
社会工作四年
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乡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创新班)四年
建筑学四年
城乡规划四年
风景园林四年
广东工业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四年
经济学四年
金融工程四年
数字经济四年
广东工业大学生物医药学院生物工程四年
制药工程四年
生物医学工程四年
广东工业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创新班)四年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四年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四年
广东工业大学生态环境与资源学院环境生态工程(创新班)四年
环境生态工程四年
广东工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国际班)四年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德班)四年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国际班)四年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英班)四年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班)四年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英班)四年
土木工程(国际班)四年
工商管理(国际班)四年
工商管理(中澳班)四年
广东工业大学先进制造学院 机械电子工程四年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四年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四年
化学工程与工艺四年
电子商务四年
人工智能四年
土木工程四年
产品设计四年
广东工业大学体育学院运动训练四年
广东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广东工业大学国际交流学院--
广东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广东工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参考资料:注:表格内容与学校官网简介页面数据不一致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拥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1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予点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2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21个。有省重点学科15个,省“冲一流”学科7个。工程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化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农学、社会科学总论、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地球科学等9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行列,其中3个学科进入1‰(工程学已进入前0·3‰)。
博士后流动站
设站学院流动站名称学科领域流动站负责人
机电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机电、材料、自动化、力学、工业设计、土木工程、数学、物理、能源工程、工业工程张永康
自动化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自动化、信息工程、计算机、光电工程、ic设计、数学、测量、机电、系统工程徐维超
轻工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化工、环境、材料、制药、能源工程王铁军
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管理、经贸、数学、国土规划张德鹏
材料与能源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材料工程、能源工程、物理、化工、微电子、建筑材料、光电工程罗向龙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规划与管理、生态学(包括产业生态学)、地理学、系统科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海洋科学、水利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宁寻安
信息工程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参考资料: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按学科排列)
门类代码、名称学科代码一级学科名称授权年月
08 工学0802机械工程2006·01
0805材料科学与工程2011·03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2018·03
0811控制科学与工程2011·03
081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21·11
0817化学工程与技术2011·03
0830环境科学与工程2018·03
12 管理学1201管理科学与工程2006·01
参考资料:
广东工业大学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按单位排列)
学位点管理单位专业学位博士授权(授权年月)
机电工程学院085501机械(机械工程 领域) (2021·11)085502机械(车辆工程 领域) (2021·11)085503机械(航空工程 领域) (2021·11)085504机械(航天工程 领域) (2021·11)085509机械(智能制造技术 领域)(2021·11)085510机械(机器人工程 领域)(2021·11)
自动化学院085509机械(控制工程 领域) (2021·11)085510机械(机器人工程 领域) (2021·11)
信息工程学院085509机械(智能制造技术 领域) (2021·11)
材料与能源学院085509机械(智能制造技术 领域) (2021·11)
参考资料:
广东工业大学硕士学位授权点(按单位排列)
学位点管理单位一级学科点硕士学位授权(授权年月)二级学科点硕士学位授权(授权年月)
机电工程学院0802机械工程(2006·01)080201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1996·09)
080202 机械电子工程 (1993·12)
080203 机械设计及理论 (1998·06)
080204 车辆工程 (2006·01)
0802z1 工业工程 (2006年学校自设)
0804仪器科学与技术(2011·03)080401 精密仪器及机械 (2006·01)
080402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2000·12)
自动化学院0808电气工程(2006·01)080801 电机与电器 (2006·01)
080802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2003·09)
080803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2006·01)未招生
080804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1998·06)
080805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2006·01)
/080902 电路与系统 (2006·01)
0811控制科学与工程(2006·01)081101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1986·07)
081102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1998·06)
081103 系统工程 (2000·12)
081104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2006·01)
081105 导航、制导与控制 (2006·01)未招生
轻工化工学院0817化学工程与技术(2006·01)081701 化学工程 (2006·01)
081702 化学工艺 (1998·06)
081704 应用化学 (1986·06)
081705 工业催化 (2006·01)
0832食品科学与工程(2021·11)083201 食品科学(2003·09 获得授权,2015年动态调整撤销;2021·11恢复)
083202 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2021·11)
083203 农产品加工及储藏工程(2021·11)
083204 水产品加工及储藏工程(2021·11)
信息工程学院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2011·03)081001 通信与信息系统(2006·01)
081002 信号与信息处理(2003·09)
081002 信息获取与控制(2011年12月学校自设;2020年12月学校撤销)
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080104 工程力学(2003·09获得授权,2015年动态调整撤销)
-0805z2 土木材料与工程(2013·12学校自设)
0814土木工程(2011·03)081401 岩土工程(2000·12)
081402 结构工程(2003·09)
081403 市政工程(2006·01)
081404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2011·03)
081405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2011·03)
081406 桥梁与隧道工程(2006·01)
0814z1 土木工程测量与灾害监测(2014·06学校自设)
0816测绘科学与技术(2015·11)081601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2015·11)
081602 摄影测量与遥感(2015·11)
081603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2015·11)
管理学院1201管理科学与工程(2000·12)国家目录中不设二级学科1201z2 工业企业管理(2013·12学校自设)
1202工商管理(2006·01)120201 会计学(2006·01)
120202 企业管理(1996·11)
120203 旅游管理(2006·01)
120204 技术经济及管理(2003·09)
1204公共管理(2018·03)120401 行政管理(2018·03)
120402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2018·03)
120403 教育经济与管理(2018·03)
120404 社会保障(2018·03)
120405 土地资源管理(2006·01)
计算机学院-0811z1计算机应用工程(2011年12月学校自设,2021年12月学校撤销)
081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06·01)081201 计算机系统结构(2003·09)
081202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2000·12)
081203 计算机应用技术(1996·09)
0835软件工程(2011·08)国家目录中不设二级学科
材料与能源学院0805材料科学与工程(2006·01)080502 材料学(1996·09)
080503 材料加工工程(1998·06)
0805z1 能源材料与工程(2013·12学校自设)
0805z3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2014·12学校自设)
0807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2011·03)080701 工程热物理(2011·03)
080702 热能工程(2006·01)
080703 动力机械及工程(2011·03)
080704 流体机械及工程(2011·04)
080705 制冷及低温工程(2011·03)
080706 化工过程机械(2011·03)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0817z1 环境化工(2011·12学校自设)
0830环境科学与工程(2006·01)083001 环境科学(2003·09)
083002 环境工程(1996·09)
数学与统计学院0701数学(2011·03)070101 基础数学(2011·03)
070102 计算数学(2011·03)
07010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2011·03)
070104 应用数学(2003·09)
070105 运筹学与控制论(2011·03)
0810z1 信息处理与优化计算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080501 材料物理与化学(2000·12)
0809电子科学与技术(2011·03)080901 物理电子学(2003·09)
080904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2011·11)
0803光学工程(2018·03)国家目录中不设二级学科
艺术与设计学院/0802z2 工业设计与创意产品(2012·12学校自设)
1305设计学(2011·08)国家目录中不设二级学科1305z1 绘画创作与理论(2012·12学校自设)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0813建筑学(2015·11)081301 建筑历史与理论(2015·11)
081302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2015·11)
081303 城市规划与设计(2015·11)
081304 建筑技术科学(2015·11)
0833城乡规划学(2018·03)国家目录中不设二级学科
/1305z2 建筑与城市设计(2012·12学校自设)
经济学院0202应用经济学(2015·11)020201 国民经济学(2015·11)
020202 区域经济学(2015·11)
020203 财政学(2015·11)
020204 金融学(2015·11)
020205 产业经济学(2015·11)
020206 国际贸易学(2015·11)
020207 劳动经济学(2015·11)
020208 统计学(2015·11)
020209 数量经济学(2015·11)
020210 国防经济(2015·11)
/0811z2 数字经济系统优化(2021·09 学校自设)
法学院/120401 行政管理(2018·03)
/1202z3 企业合规风险管理(2022·03 学校自设)
生物医药学院/0817z2 制药工程(2012·12学校自设)
/081703 生物化工(2011·03)
环境生态工程研究院0830环境科学与工程(2018·03)-
马克思主义学院/1204z1 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理论与政务管理(2019·12学校自设)
集成电路学院1401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2022·07)080903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2003·09)
注:官网简介页面和专业介绍页面数据不一致参考资料:
广东工业大学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按单位排列)
学位点管理单位专业学位硕士授权(授权年月)国家对应调整前工程硕士专业学位领域
机电工程学院 机械(机械工程领域)(2021·06)机械(车辆工程领域)(2021·06)机械(智能制造技术领域)(2021·06)机械(机器人工程领域)(2021·06)电子信息(仪器仪表工程领域)(2021·06) 工业工程与管理 (2019·05)机械工程(1999·09)工业工程(2002·05)仪器仪表工程(2010·09)
自动化学院电子信息(控制工程领域) (2021·06)电子信息(人工智能领域) (2021·06)能源动力(电气工程领域) (2021·06)电气工程(2005·06)控制工程(2001·04)
轻工化工学院材料与化工(化学工程领域) (2021·06)化学工程(1999·09)
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领域)(2021·06)电子信息(通信工程(含宽带网络、移动通信等)(2021·06)电子信息(集成电路工程领域) (2021·06)电子信息(光电信息工程领域) (2021·06)电子与通信工程(2004·06)集成电路工程(2006·06)
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土木水利(土木工程领域) (2021·06)土木水利(海洋工程领域) (2021·06)土木水利(市政工程(含给排水等)领域)(2021·06)土木水利(人工环境工程(含供热、通风及空调等) 领域)(2021·06)资源与环境(测绘工程领域) (2021·06)工程管理 (2010·09)交通运输 (2021·11)建筑与土木工程(2005·06)
管理学院工商管理 (2003·09)会计 (2014·05)项目管理 (2019·05)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9·05)项目管理(2004·06)物流工程(2006·06)
计算机学院 电子信息(计算机技术领域) (2021·06)电子信息(软件工程领域) (2021·06)电子信息(人工智能领域) (2021·06)电子信息(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域)(2021·06)软件工程(2002·03)计算机技术(2002·05)
材料与能源学院材料与化工(材料工程领域) (2021·06)能源动力(动力工程领域) (2021·06)085204 材料工程(2002·05)085206 动力工程(2010·04)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资源与环境(环境工程领域) (2021·06)资源与环境(安全工程领域) (2021·06)085229 环境工程(2001·04)
数学与统计学院 电子信息(大数据技术与工程领域) (2021·06)/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光电信息工程领域) (2021·06)电子信息(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领域)(2021·06)/
艺术与设计学院机械(工业设计工程领域)(2021·06)艺术(2018·03)工业设计工程(2010·04)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土木水利(人工环境工程(含供热、通风及空调等)领域)(2021·06)风景园林(2021·11) 建筑与土木工程(建筑与城市规划方向)(2011·12自设方向)
经济学院金融(2018·03)国际商务(2021·11)/
法学院社会工作(2018·03)/
外国语学院翻译(英语笔译)(2014·05)翻译(日语笔译)(2014·05)/
生物医药学院 电子信息(生物医学工程领域)(2021·06)生物与医药(2021·11)/
生态环境与资源学院资源与环境(环境工程领域)(2021·06)/
集成电路学院电子信息(集成电路工程领域)(2021·06)/
参考资料:
重点学科
名称专业
广东省重点学科攀峰重点学科一级学科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设计学
优势重点学科一级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特色重点学科二级学科应用数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热能工程、信号与信息处理、企业管理
广东省“冲一流”学科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设计学、化学工程与技术、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
参考资料: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5月,学校有教职工4200多人,拥有各类高层次人才千余人,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19人。9人次入选科睿唯安2023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榜单,位居内地高校第35位,164人次入选斯坦福大学2024年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高层次人才
类别名录
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志峰
加拿大工程院院士邱学青
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谢胜利、闵永刚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杜志云
世界陶瓷科学院院士林华泰
国家“杰青”谢胜利、鲁仁全
教育部高层次人才鲁仁全
国家级高层次人才付敏跃、赖来利、苏春翌、刘德荣
国家“万人计划”鲁仁全、何昭水、李鸿一、吴宗泽、周郭许
国家“优青”何昭水、余荣、李鸿一、杨祖元、吴元清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鲁仁全、何昭水、李鸿一、刘治、杨祖元
“珠江学者”特聘教授鲁仁全、何昭水、周郭许、刘治
“珠江学者”青年学者徐雍、孟伟、吴元清
广东省“杰青”刘治、刘波、周琪、杨祖元、吴元清、李攀硕
“广东特支计划”何昭水、吴宗泽、余荣、杨祖元
广东省教学名师章云、刘旭红、金朝永、杜青平、肖小亭、张毕西、王成勇、莫赞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控制科学与工程教师团队
省级学校美育名师工作室岭南灰塑名师工作室
注:名单不全

教学建设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5月,学校拥有省部级科研平台80余个,省级人文社科平台28个。有金砖国家研究中心,智能材料与绿色电化学联合实验室、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等研究平台等智库机构。
自然科学类平台(国家级)
平台类别机构名称依托学院成立时间
全国重点实验室 高性能工具全国重点实验室(广东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2022年
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精密电子制造技术与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机电工程学院2019年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制造物联网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机电工程学院2013年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智能制造信息物理融合系统集成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自动化学院2016年
资料来源:
自然科学类平台(省部级)
平台类别机构名称依托学院成立时间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物联网智能信息处理与系统集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自动化学院2015年
大湾区城市环境安全与绿色发展环境生态工程研究院2019年
智能检测与制造物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自动化学院2019年
通感融合光子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信息工程学院2023年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集成电路软硬件一体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自动化学院、集成电路学院、计算机学院2022年
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省部共建3c电子产品制造装备协同创新中心机电工程学院2019年
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物联网智能信息处理与系统集成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自动化学院2015年
粤港澳联合实验室粤港澳离散制造智能化联合实验室自动化学院2019年
粤港澳污染物暴露与健康联合实验室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20年
粤港智能制造与协同控制联合实验室自动化学院2023年
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广东省计算机集成制造重点实验室机电工程学院1996年
广东省物联网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自动化学院2011年
广东省功能软凝聚态物质重点实验室材料与能源学院2014年
广东省信息物理融合系统重点实验室自动化学院2015年
广东省智能决策与协同控制重点实验室自动化学院2018年
广东省环境催化与健康风险控制重点实验室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18年
广东省流域水环境治理与水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环境生态工程研究院2019年
广东省信息光子技术重点实验室信息工程学院2020年
广东省微创手术器械设计与精密制造重点实验室机电工程学院2021年
广东省植物资源生物炼制重点实验室轻工化工学院2021年
广东省海洋能源装备先进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机电工程学院2022年
广东省传感物理与系统集成应用重点实验室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2024年
广东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海珠湿地复合生态系统野外观测站生态环境与资源学院2024年
广东省高等学校基础研究卓越中心广东省高等学校湾区生态安全与绿色发展基础研究卓越中心生态环境与资源学院2023年
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现代精细化工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轻工化工学院2011年
广东省电化学储能电池和太阳能转换与储存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材料与能源学院2012年
广东省工业设计集成创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艺术与设计学院2013年
广东省信息存储与编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信息工程学院2013年
广东省建筑业土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2013年
广东省物联网与控制专用芯片及系统智能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计算机学院2013年
广东省药食两用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轻工化工学院2013年
广东省车载传感网与智能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自动化学院2014年
广东省重点产业知识产权大数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信息工程学院2014年
广东省大数据安全与服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计算机学院2015年
广东省仿生嗅觉与信息融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信息工程学院2015年
广东省数字媒体集成创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艺术与设计学院2015年
广东省绿色制造能效优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机电工程学院2015年
广东省固体废物资源化与无害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16年
广东省科研及生化检测用试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轻工化工学院2016年
广东省通用高分子材料稳定性改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轻工化工学院2016年
广东省高分子绿色制造与功能膜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材料与能源学院2016年
广东省通信技术与专用核心芯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信息工程学院2016年
广东省虚拟现实及可视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机电工程学院2016年
广东省印制电子电路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机电工程学院2016年
广东省数字化服装集成创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艺术与设计学院2016年
广东省现代服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艺术与设计学院2016年
广东省可持续设计创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艺术与设计学院2016年
广东省人机交互与视频分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计算机学院2016年
广东省面向行业服务的大数据挖掘与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计算机学院2016年
广东省城乡更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16年
广东省面向智能制造的超高精度自动化检测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自动化学院2016年
广东省金属薄板节材精密分切技术工程技术中心机电工程学院2017年
广东省焊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机电工程学院2017年
广东省高技术陶瓷精密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机电工程学院2017年
广东省光催化技术集成与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17年
广东省结构安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2017年
广东省高性能新型建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2017年
广东省功能化妆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轻工化工学院2017年
广东省面向能源互联网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自动化学院2017年
广东省绿色城乡规划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17年
广东省类脑计算与深度学习工程研究开发中心信息工程学院2017年
广东省知识工程与协同计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计算机学院2017年
广东省工业污染场地修复技术与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17年
广东省离散制造知识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自动化学院2018年
广东省先进金属材料及成形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材料与能源学院2019年
广东省减污降碳协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态环境与资源学院2021年
广东省光刻胶与先进封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材料与能源学院2024年
广东省医工交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物医药学院2024年
广东省国际合作基地粤港制造物联网联合实验室机电工程学院2010年
粤港制造云服务国际合作基地信息工程学院2014年
电磁波材料和器件检测及应用技术联合研究中心材料与能源学院2010年
面向大湾区微流控技术及其应用国际合作平台材料与能源学院2018年
广东省工程研究中心广东省储能材料与器件工程实验室材料与能源学院2018年
广东省制造物联网技术工程实验室信息工程学院2011年
广东省新一代通讯芯片与射频系统工程研究中心信息工程学院2020年
广东省经信委工程中心广东省物联网共性技术研发工程中心自动化学院2011年
参考资料:
自然科学类平台(厅局级)
平台类别机构名称依托学院成立时间
广东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广东工业大学自动化装备与集成重点实验室自动化学院2001年
广东工业大学现代产品设计与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机电工程学院2004年
广东工业大学清洁化学技术重点实验室轻工化工学院2004年
广东工业大学功能材料的制备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材料与能源学院2005年
广东工业大学资源综合利用与清洁生产重点实验室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06年
广东工业大学电力节能与新能源技术重点实验室自动化学院2007年
广东省普通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高校土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2008年
广东高校现代精细化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轻工化工学院2009年
广东高校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计算机学院2011年
电子产品工业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艺术与设计学院2013年
广东高校制造和知识产权大数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信息工程学院2013年
广东省高等学校国际科技合作创新平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混泥土结构中应用的关键问题研究(高性能结构与材料联合研究中心)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2013年
基于3d仿组织技术的天然抗肿瘤药物发现(gdut-reugters新药研发联合实验室)生物医药学院2015年
广东省高校产学研基地广东高校rfid在离散制造业信息化应用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信息工程学院2006年
广东高校机电产品自动化与信息化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机电工程学院2007年
广东高校大型装备自动化控制系统产业化产学研结合示范(创新培养)基地自动化学院2008年
广东高校高性能数控装备及关键功能部件技术与产业化产学研结合示范(暨研究生创新培养)基地机电工程学院2010年
广东高校精细化学品的绿色合成及清洁生产产学研结合示范(暨广东省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轻工化工学院2011年
广州市重点实验室广州市非传统制造技术及装备重点实验室机电工程学院2016年
广州市环境催化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环境与科学工程学院2017年
广州市低维材料与储能器件料重点实验室材料与能源学院2018年
广州市清洁交通能源化学重点实验室轻工化工学院2020年
参考资料:
人文社科类平台
平台类别机构名称主要依托单位成立时间级别
广东省重点智库广东制造业大数据创新研究中心管理学院2017年省级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数字经济与数据治理实验室经济学院、法学院2021年
广东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广东工业大学大数据战略研究中心管理学院2015年
广东工业大学创新理论与创新管理研究中心管理学院2017年
广东工业大学新工科教育研究中心高等教育研究所、本科教学质量评估与建设中心2021年
广东工业大学粤港澳大湾区品牌战略研究中心管理学院2021年
广东工业大学岭南传统纺织服饰文化传承研究中心通识教育中心2021年
广东工业大学粤港澳大湾区协同治理与法治保障研究中心法学院2022年
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广东工业大学设计科学与艺术研究中心艺术与设计学院2017年
广东工业大学网络和数据法治研究中心法学院2021年
广东工业大学人权法治研究中心法学院2023年
广东省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岭南灰塑文化传承普及基地通识教育中心2021年
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研究重点基地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年
粤港澳设计文化传承与创新基地艺术与设计学院2022年
岭南衣裳科普基地通识教育中心等2022年
生态文明教育科普基地生态环境与资源学院2022年
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东工业大学工业企业管理创新研究中心管理学院2009年
广东省普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广东工业大学工业企业大数据战略决策实验室经济学院2016年
广东省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岭南灰塑通识教育中心2020年
广州市新型智库广东工业大学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与先进制造研究中心按上级要求挂靠人文社科处2023年
广州市决策咨询研究基地广东工业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研究基地按上级要求挂靠人文社科处2021年
广州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广州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研究基地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17年
广州市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研究重点基地马克思主义学院2019年
广州数据法治研究中心法学院2020年
金砖国家智库合作中方理事会副理事长单位广东工业大学金砖国家研究中心经济学院2017年
参考资料:

研究成果

截至2025年5月,学校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获批46项,其中,获批基础科学中心项目1项,创新研究群体项目1项,原创探索计划类项目3项;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牵头项目50余项;2023、2024年分别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重点项目2项。高水平大学建设以来,学校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3项、何梁何利奖3项、省部级科技奖一等奖24项;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7项;获中国专利银奖3项、优秀奖9项。
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奖励(部分)
项目名称负责人获奖名称
高端电子制造装备高速高精点位操作的关键技术与典型应用陈新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高端印制电路板高效高可靠性微细加工技术与应用王成勇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智能集装箱物流安全监控关键技术及系统吴宗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科技进步一等奖
著作《融合与创新:教育信息化理论发展》胡钦太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
著作《颠覆性创新:snm视角》张光宇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
复杂网络化系统状态估计与协调控制鲁仁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自然科学一等奖
参考资料:
广东工业大学2020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获奖清单
等级奖种成果名称主要获奖者或完成人员完成单位
一等奖广东省自然科学奖统计相关信号盲分离理论及应用周郭许(广东工业大学);谢侃(广东工业大学);何昭水(广东工业大学)-
广东省技术发明奖基于盲分离的高精度全场形貌形变层析测量关键技术及应用谢胜利(广东工业大学);周延周(广东工业大学);范志刚(哈尔滨工业大学);魏东(广州广电运通金融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赫建(广州市晶华精密光学股份有限公司);陆川(成都国星宇航科技有限公司);白玉磊(广东工业大学);董博(广东工业大学);欧思嘉(广东工业大学);黄跃珍(广州广电运通金融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谢卫红(广东工业大学);沈逸江(广东工业大学);杨其宇(广东工业大学)宋鑫;(广州市晶华精密光学股份有限公司);李建中(广东工业大学)-
广东省技术发明奖电子制造柔性产线变型设计与优化关键技术及应用刘强(广东工业大学);陈新(广东工业大学);冷杰武(广东工业大学);曹锋(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王斌(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陆灏铭(深圳市运泰利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沓世我(广东风华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李剑锋(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陈新度(广东工业大学);赵荣丽(广东工业大学)汤晖(广东工业大学);张定(广东工业大学);张浩(广东工业大学);俞爱林(广东工业大学);余意(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省技术发明奖木质素的微结构调控及在微/纳米领域的应用邱学青(华南理工大学);庞煜霞(华南理工大学);钱 勇(华南理工大学);周明松(华南理工大学);杨东杰(华南理工大学);刘伟峰(华南理工大学);楼宏铭(华南理工大学);李广泽(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黄锦浩(华南理工大学);秦延林(广东工业大学);林绪亮(广东工业大学);方志强(华南理工大学);欧阳新平(华南理工大学);易聪华(华南理工大学);仲以林(广东瑞安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广东省科技进步奖高质高效医疗防护制品制造装备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王成勇;刘奕华;李伟秋;陈伟升;倪明堂;杨煜俊;许冠;陈伟斌;高国利;赵辉;郑李娟;郭力;颜炳姜;袁志山;何吉峰广东工业大学;汇专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广东省智能机器人研究院;巨轮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南海中南机械有限公司;东莞市汇通自动化设备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银宝山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正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省科技进步奖动力电池系统安全性关键技术及应用张国庆;许辉勇;汪箭;李新喜;艾邓均;陈斌斌;杨晓青;王明旺;翁静雯;吕又付;周德闯;阳楚雄;雷晶晶;陈小源广东工业大学;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广东万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二等奖广东省自然科学奖芳香胺折叠体和8-羟基喹啉类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应用基础研究霍延平(广东工业大学);高粱(广东工业大学);彭进平(广东工业大学);曾华强(广东工业大学);孔腾飞(广东工业大学);王俊东(广东工业大学)-
广东省自然科学奖复杂未知环境下非线性系统智能控制理论与方法李鸿一(广东工业大学);周琪(广东工业大学);潘英男(渤海大学)-
广东省技术发明奖高端金属板带精密高效剪切加工关键技术及装备阎秋生(广东工业大学);李忠荣(广州日宝钢材制品有限公司);黄健明(广东科盈智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路家斌(广东工业大学);谢昭派(广州日宝钢材制品有限公司);潘继生(广东工业大学);黄超明(广东科盈智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高伟强(广东工业大学);朱奕玮(广东工业大学);罗伟坚(广州日宝钢材制品有限公司)-
广东省科技进步奖新一代国密芯片及信息安全系统熊晓明;蔡述庭;曹捷;戴序;詹瑞典;刘远;郑欣;胡湘宏;俞斌广东工业大学;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广东省科技进步奖多媒体处理和低功耗集成电路设计关键技术及核心芯片刘怡俊;叶武剑;汤锦基;刘震宇;陈靖宇;王帮海;张子文;刘文杰;薛广平;王彦飞广东工业大学;安凯(广州)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广东省科技进步奖手性药物新型苯并咪唑类催化剂在不对称氢化反应中的应用研究及产业化徐亮;蒙发明;张翠仙;刘艳;毛波;李彦雄;刘毓宏;李跃辉;黄志鸿;周有桂中山奕安泰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工业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
参考资料:

学术资源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校徽

学校校徽包括徽志和徽章。

设计理念:校徽设计以虚实共存的艺术手法,运用五个相同单元的人字形图案,以创办一流品牌学府为核心目标,象征学校以人为本、凝聚各方力量,手拉手构筑安全、宜人、和谐的育人环境,同时寓意广工学子展翅高飞报效国家和人民的远大理想,图形与寓意巧妙结合体现学府人文气息。

校区情况

大学城校区

大学城校区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小谷围街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100号,截至2018年11月,占地面积2394·33亩,设有集成电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轻工化工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材料与能源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生物医药学院、生态环境与资源学院。

大学城校区

龙洞校区

龙洞校区位于广州市天河区龙洞街迎龙路161号,截至2018年7月,占地面积589亩,设有管理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法学院、经济学院。
龙洞校区

东风路校区

东风路校区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东路729号,截至2022年8月,占地面积213亩,设有艺术与设计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校区内的1号、2号以及6号楼是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主要教学楼。3号楼是继续教育学院的主要教学楼。4号教学楼基本上是留学生在这里上课,研究生的部分课程和工作也会在这里开展。5号教学楼是艺术与设计学院的主要教学楼。
东风路校区

番禺校区

番禺校区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钟村街市广路11号,截至2023年8月,设有国际教育学院,占地90·3亩。
番禺校区

揭阳校区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截至2025年6月)
职务姓名
党委书记白建刚
党委副书记、校长邱学青
党委副书记朱蔚蔚、陈卓武
党委常委、副校长杜承铭、鲁仁全、王振友
副校长余林
党委常委、纪委书记、广东省监委驻广东工业大学监察专员庞建国
参考资料:

校友情况

杰出校友
姓名职务
邱冠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原副校长
容柏生 建筑结构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易建联中国男篮运动员,中国国家篮球队队长
朱芳雨中国篮球运动员,广东宏远篮球俱乐部总经理
李艾中国大陆女模特、演员、主持人
蔡延青“bottle dream”创办人
林树森曾任广东省常委、广州市委书记、市长,贵州省省长
计亮年无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孙玉军事通信技术专家
陈韶章曾任广州市地铁总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
骆小筑珠江水利委员会勘测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高精鍊中华中文信息研究院院长
汪南东全国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蒋伟楷广州市浩洋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
曾红卫惠州首创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曾旭钊广东巨轮模具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杜锋中国男子篮球队主教练
参考资料:

所获荣誉

荣誉
时间奖项名称
2018年荣获2018年-2021年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称号
2021年荣获广东省2021年度征兵工作先进单位
荣获全省高校就业创业工作表彰
2022年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单位
荣获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优秀组织奖
获省教育厅高校预防艾滋病和性健康教育优秀案例三等奖
2023年2020—2021年度广州市无偿献血和临床用血先进单位
荣获2023年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
荣获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示范单位
2024年荣获2023年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
荣获首届全国学青会广东省校园组代表团“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2025年2022—2023年度广州市无偿献血和临床用血先进单位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