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灰年画
明代万历初年形成完整技艺体系,采用柳枝炭条起稿、多层宣纸扑灰拓印的独特工艺,与杨家埠木版年画并称山东两大年画流派。代表作品《福禄寿三星》需经历扑灰、落墨、罩色等12道工序,画面色彩艳丽且具有立体浮雕效果。第六代传承人石见亭在保持传统题材基础上,尝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年画创作。
聂家庄泥塑
起源于明代万历初年的烟花工艺改良,现存泥老虎制作需经制模、修坯、按哨等10余道工序。典型作品泥叫虎采用"四截活"结构,通过牛皮纸连接首尾,推拉时可发出声响,色彩选用桃红、草绿等对比色形成强烈视觉冲击。2022年虎年期间,传承人聂鹏开发出融合剪纸纹样的系列文创产品。
高密剪纸
以范祚信、齐秀花为代表的传承群体坚持纯手工制作,保留"锯齿纹"和"月牙纹"核心技法,单幅作品可包含上万刀细密剪刻。20世纪70年代经基层文化馆抢救培训,先后两次晋京展览引发学界关注。2024年调查显示,传统题材在非遗传承中仍占重要地位,但部分作品转向城市装饰画等市场化方向。
高密茂腔
高密四宝包括扑灰年画、剪纸、泥塑、茂腔,均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留《西京》《罗衫记》等百余部传统剧目,表演形式从"板凳戏"发展为专业剧场演出。在当代传承中尝试与法治宣传结合,推出《泥虎说法》等新编剧目。
四宝传承体系包含23个校园实践基地(截至2024年),其中红高粱艺博园年均接待研学团体超3万人次。2014年起实施的'四宝振兴计划'推动技艺标准化,泥塑制作规范等地方标准已通过省级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