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榆法院百科
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法院成立于1950年,法院审判办公楼现坐落于赣榆区青口镇环城南路西段3号。全院正式在编人员151人,本科以上学历占总人数的79·4%,其中硕士23人,占总人数的15·2%。
2021年1月,被授予“全国优秀法院”称号。
法院简介
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法院成立于1950年。法院审判办公楼现坐落于赣榆区青口镇环城南路西段3号。全院正式在编人员151人,本科以上学历占总人数的79·4%,其中硕士23人,占总人数的15·2%,法院队伍逐渐呈现出知识化、年轻化、专业化的特点。
机构设置
赣榆法院现设有刑事审判庭、少年审判庭、民事审判一庭、民事审判二庭、民事审判三庭、行政庭、立案庭、审判监督庭、审判管理办公室、执行局,海头、城头2个人民法庭,监察室、政治处、研究室、办公室、司法鉴定科、司法警察大队、行政装备科等共计19个部门。
法院建设
多年来,赣榆法院党组坚持改革创新,以“公正司法、一心为民”为指导方针,以“公正与效率”为工作主题,狠抓执法办案第一要务,全面加强审判执行、服务大局、司法改革、队伍建设、基础设施、文化建设、矛盾化解等各项工作,圆满完成各项审判工作任务,法院整体工作实现新突破,多项工作走在了全市乃至全省法院的前列。一是执法办案再创佳绩。2013年,赣榆法院受理案件20447件,面对巨大办案压力,创新审判执行机制,通过案件分类管理、繁简分流、执行改革等提升审判质效,审结案件18413件,一线办案法官人均结案361·4件,法定正常审限内结案率99·28%,一审服判息诉率95·04%,受理案件数、法官人均结案数连续多年位列全市基层法院第一,位居全省基层法院前列。二是司法改革破解难题。案件分类管理,设立交通巡回法庭、家事审判庭、姜霜菊工作室等专业审判庭(组),推进案件分类管理和繁简分流,以提升审判质效,缓解人案矛盾。案件分类管理改革在全省中院院长会议上作交流,受到省高院主要领导肯定。推进执行改革,剥离程序终结案件,由新设机动科集中管理,开发终结案件管理软件,弥补终结案件管理空白,推动执行分权改革。执行改革多次受到省法院主要领导肯定和表扬。信访管理改革,整合监察室和信访办公室力量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立信访投诉中心,窗口对外,直接受理群众来访,开发信访投诉专用管理软件,建立信访投诉流程管理机制和责任倒查制度,有效减少越级、进京访数量。三是队伍建设打造亮点。坚持从严治警的廉政建设方针,对苗头性违规违纪行为坚决从严查处,防患于未然,为干警建立作风建设情况档案,将作风建设情况纳入目标考核,确保队伍清正廉洁。近三年来,无违法违纪行为,无人受行政和党纪处分。涌现出“最美基层法官”、“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姜霜菊等一批先进典型。四是信息化管理推动科学发展。在建立一系列科学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对审判管理、司法政务管理、人事管理全面实现信息化。开发专用于执行案件管理、信访投诉管理、财务管理、固定资产及车辆管理的软件,制度与软件结合实现了法院科学管理,促进了法院科学发展,该院被评为省园林式单位、全省档案工作一级单位。
所获荣誉
近年来,赣榆法院共荣立集体一等功1个次,个人二等功1人次,集体三等功3个次,个人三等功3人次;先后被评为全省优秀法院、全省法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先进集体、全省政法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新闻宣传工作先进集体,被确定为首批全省法院文化建设示范单位,基层基础建设示范点、司法公开示范法院、两次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等。海头法庭被评为全省法院指导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集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全省优秀人民法庭、全省文化建设示范点;城头法庭被评为全省首批人民法庭诉讼服务站示范点、全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和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先进集体。民一庭副庭长姜霜菊被评为全国“最美基层法官”,获得“全国法院办案标兵”、“全国优秀法官”、“全国模范法官” 、“全国法院指导人民调解工作先进个人”、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等荣誉称号。
公众号主体介绍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法院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赣榆法院是由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法院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法院成立于1950年,法院审判办公楼现坐落于赣榆区青口镇环城南路西段3号。全院正式在编人员151人,本科以上学历占总人数的79·4%,其中硕士23人,占总人数的15·2%。
2021年1月,被授予“全国优秀法院”称号。
法院简介
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法院成立于1950年。法院审判办公楼现坐落于赣榆区青口镇环城南路西段3号。全院正式在编人员151人,本科以上学历占总人数的79·4%,其中硕士23人,占总人数的15·2%,法院队伍逐渐呈现出知识化、年轻化、专业化的特点。
机构设置
赣榆法院现设有刑事审判庭、少年审判庭、民事审判一庭、民事审判二庭、民事审判三庭、行政庭、立案庭、审判监督庭、审判管理办公室、执行局,海头、城头2个人民法庭,监察室、政治处、研究室、办公室、司法鉴定科、司法警察大队、行政装备科等共计19个部门。
法院建设
多年来,赣榆法院党组坚持改革创新,以“公正司法、一心为民”为指导方针,以“公正与效率”为工作主题,狠抓执法办案第一要务,全面加强审判执行、服务大局、司法改革、队伍建设、基础设施、文化建设、矛盾化解等各项工作,圆满完成各项审判工作任务,法院整体工作实现新突破,多项工作走在了全市乃至全省法院的前列。一是执法办案再创佳绩。2013年,赣榆法院受理案件20447件,面对巨大办案压力,创新审判执行机制,通过案件分类管理、繁简分流、执行改革等提升审判质效,审结案件18413件,一线办案法官人均结案361·4件,法定正常审限内结案率99·28%,一审服判息诉率95·04%,受理案件数、法官人均结案数连续多年位列全市基层法院第一,位居全省基层法院前列。二是司法改革破解难题。案件分类管理,设立交通巡回法庭、家事审判庭、姜霜菊工作室等专业审判庭(组),推进案件分类管理和繁简分流,以提升审判质效,缓解人案矛盾。案件分类管理改革在全省中院院长会议上作交流,受到省高院主要领导肯定。推进执行改革,剥离程序终结案件,由新设机动科集中管理,开发终结案件管理软件,弥补终结案件管理空白,推动执行分权改革。执行改革多次受到省法院主要领导肯定和表扬。信访管理改革,整合监察室和信访办公室力量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立信访投诉中心,窗口对外,直接受理群众来访,开发信访投诉专用管理软件,建立信访投诉流程管理机制和责任倒查制度,有效减少越级、进京访数量。三是队伍建设打造亮点。坚持从严治警的廉政建设方针,对苗头性违规违纪行为坚决从严查处,防患于未然,为干警建立作风建设情况档案,将作风建设情况纳入目标考核,确保队伍清正廉洁。近三年来,无违法违纪行为,无人受行政和党纪处分。涌现出“最美基层法官”、“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姜霜菊等一批先进典型。四是信息化管理推动科学发展。在建立一系列科学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对审判管理、司法政务管理、人事管理全面实现信息化。开发专用于执行案件管理、信访投诉管理、财务管理、固定资产及车辆管理的软件,制度与软件结合实现了法院科学管理,促进了法院科学发展,该院被评为省园林式单位、全省档案工作一级单位。
所获荣誉
近年来,赣榆法院共荣立集体一等功1个次,个人二等功1人次,集体三等功3个次,个人三等功3人次;先后被评为全省优秀法院、全省法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先进集体、全省政法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新闻宣传工作先进集体,被确定为首批全省法院文化建设示范单位,基层基础建设示范点、司法公开示范法院、两次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等。海头法庭被评为全省法院指导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集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全省优秀人民法庭、全省文化建设示范点;城头法庭被评为全省首批人民法庭诉讼服务站示范点、全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和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先进集体。民一庭副庭长姜霜菊被评为全国“最美基层法官”,获得“全国法院办案标兵”、“全国优秀法官”、“全国模范法官” 、“全国法院指导人民调解工作先进个人”、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