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前身溯源
1929年,莆田职业中学在莆田县城北较场旧都司署成立。1941年,学校改成莆田私立东山高级职业学校。1947年8月,改名为莆田私立东山高级土木科职业学校。1951年7月,改名为莆田私立东山土木工程学校。1956年,省政府接办莆田私立东山土木工程学校,改称福建省水利学校。
1956年7月,学校迁至永安,改名为福建水利电力学校,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三明境内最早的中专学校。1958年,学校改名为福建水利电力专科学校。1960年,福建水利电力专科学校改为福建水利电力学校(又说升格为福建水利电力学院,并于1961年撤销)。
整合发展
…更多「历史沿革」介绍请查阅全文…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2月,设有水利工程学院、电力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自动化工程学院、交通工程学院和经济管理学院等7个二级学院和通识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开设专业49个。学院 | 专业 |
---|---|
水利工程学院 | 智能水务管理、水利水电工程智能管理、工程测量技术、空间数字建模与应用技术、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水电站设备安装与管理、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建筑工程 |
电力工程学院 | 建设工程管理(电力方向)、储能材料技术、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输配电工程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供用电技术、安全技术与管理、分布式发电与智能微电网技术 |
信息工程学院 |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技术、移动互联应用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大数据技术 |
建筑工程学院 | 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建设工程管理、环境艺术设计、市政工程技术、建筑室内设计 |
自动化工程学院 | 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 |
交通工程学院 | 城市轨道交通供配电技术、铁道供电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城市轨道车辆应用技术 |
经济管理学院 | 跨境电子商务专业、统计与会计核算专业、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电子商务专业、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数字媒体技术专业 |
通识教育学院 |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截至2025年2月,备注:官网介绍页面与专业介绍页面数据不一致 |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2月,学校现有专兼职教师1162人,“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80%以上。有省级优秀教学团队5支,现有教育部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4人,省级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专业委员会成员5人,福建省先进工作者1人,福建省优秀教师7人,国家级名师培养人选1人,省级教学名师5人,行业职教名师4人,全国水利职教新星4人,教育厅省级专业带头人15人,水利职业院校优秀德育工作者3人,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2人。省级技术能手4人、青年岗位能手1人。教学建设
…更多「办学条件」介绍请查阅全文…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2月,学院建有王光谦院士专家工作站暨清华大学海西水利综合实践基地(全国院士专家示范工作站,福建省院士专家示范站)、数字流域福建省高等学校应用技术工程中心、福建省高职院校智慧水利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福建省高职院校动力电池材料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福建省优秀水利科普教育基地等各级各类产学研技术服务平台21个,国家级教师创新团队1个,省级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7支,拥有全国示范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省级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级应用技术工程中心2个、省“科创中国”博士创新站1个。平台名称 | 主管部门 | 级别 |
福建水院科技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 福建水院 | 校级 |
院士专家工作站暨清华大学海西水利综合实践基地 | 福建省科技厅、福建省科协 | 省级 |
数字流域福建省高校应用技术工程中心 | 福建省教育厅 | 省级 |
福建省高职院校动力电池材料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 福建省教育厅 | 省级 |
动力电池材料福建省高校应用技术工程中心 | 福建省教育厅 | 省级 |
三明市新能源动力电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三明市科技局 | 市级 |
三明市cae轻量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三明市科技局 | 市级 |
水文化与社会和谐发展校级应用文科研究中心 | 福建水院 | 校级 |
职业核心能力校级应用文科研究中心 | 福建水院 | 校级 |
三明市沐新众创空间 | 三明市科技局 | 市级 |
电力技术服务产业应用技术工程中心 | 福建水院 | 校级 |
数字建筑应用技术工程中心 | 福建水院 | 校级 |
虚拟现实应用技术工程中心 | 福建水院 | 校级 |
通识教育应用文研究中心 | 福建水院 | 校级 |
福建省高职院校智慧水利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 福建省教育厅 | 省级 |
建筑材料及再生应用技术工程中心 | 福建水院 | 校级 |
物联网与人工智能应用技术工程中心 | 福建水院 | 校级 |
海丝遥感卫星应用工程研究中心 | 福建水院 | 校级 |
三明市河湖研究院 | 福建水院、三明市河长制办公室、永安市人民政府 | 市级 |
永安市乡村振兴研究院 | 福建水院、永安市人民政府 | 县级 |
宁德市河湖研究院 | 福建水院、宁德市河长制办公室 | 市级 |
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 | 能源动力与材料大类团队。 |
研究成果
截至2025年2月,全校教职工在cn以上期刊上公开发表的论文1800余篇,其中sci、ssci、ei等国际权威论文30余篇。编写并正式出版高职高专教材252部,其中主编124部,获得获得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1项。水利部水利先进实用推广技术1项。2008年以来学院教职工获批市厅级以上各类课题440余项(其中教育部课题3项,水利部课题5项,中华职教社课题3项、全国电力行业指导委员会课题3项);授权国家专利322项(其中发明专利11项,欧洲发明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210项。成果名称 | 完成单位 | 完成人 | 获奖情况 |
---|---|---|---|
库区缓冲带植被结构优化与功能提升关键技术研究与创新 | 福建省泰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福建省中荣鼎晟建设有限公司、中远海运(福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 郝燕芳、申屠新辉、姜新、陈帆、陈春林、蔡航燕、叶红、陈源海、刘庆棠、卓春培、陈白 | 二等奖 |
盐碱地灌排改良技术集成创新与应用推广 | 福建农林大学、河海大学、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 梁毛毛、钟灵林、金秋、陈克楠、常锦峰、朱文强、崔亚明 | 二等奖 |
双光谱监测技术在河湖健康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 宁德市水资源与河务中心、宁德卫星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清华大学 | 陈孝棣、夏华杰、罗火镜、汤垚、钟灵双、翁茂盛、赖加华、廖建武、李爽、陈小建、陈孝定、罗云雷、张小芳、林静、周文瑜 | 三等奖 |
排堵双系统递进式注浆技术在地下渗漏水快速封堵领域的研究与应用 | 福建金立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三明鑫龙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鼎晟(福建)投资有限公司、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永安市永福混凝土工程有限公司 | 唐琨、张添彬、祝磊、罗骏、葛盛达、张翔、黄源峰、李超旭、欧志雄、黄天东、翟立文 | 三等奖 |
学术资源
…更多「学术研究」介绍请查阅全文…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校徽
释义:校徽在校标基础上增加了环绕校标的中英文校名和1929字样,表示创建于1929年的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上部分由奔腾的水流、水花与电力标志构成,也是“福建水利电力”第一个拼音字母f、j、s、l、d、l的变形组合;下部分既是一本打开的书,又是一片广阔蔚蓝的海洋,还是一只展翅的雄鹰。
…更多「校园文化」介绍请查阅全文…
校区情况
永安校区
该校区位于福建省永安市巴溪大道2199号。福州校区
该校区位于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连江北路1161号。黄历校区
该校区位于福建省永安市南溪路1753-1号,主要有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一年级就读于该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