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3月,福建农林大学设有23个二级学院,开设本科招生专业84个。二级学院 | 本科专业 |
---|---|
福建农林大学农学院 | 农学 |
植物科学与技术 | |
种子科学与工程 | |
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 植物保护 |
制药工程 | |
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 | 园艺 |
智慧农业 | |
茶学(实验班) | |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 林学 |
森林保护 | |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
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生态学 |
生物技术 | |
生物工程 | |
生物科学 | |
生物信息学 | |
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 动物科学 |
动物医学 | |
蜂学 | |
福建农林大学海洋学院 | 海洋科学 |
水产养殖学 | |
海洋资源与环境 | |
食品科学与工程(海洋食品方向) | |
行政管理(海洋管理方向) | |
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 环境工程 |
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 | |
农业资源与环境 | |
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食品营养与健康 |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
福建农林大学材料工程学院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
木材科学与工程 | |
轻化工程 |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
福建农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 电子信息工程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
软件工程 | |
统计学 | |
网络空间安全 | |
福建农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 车辆工程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 |
农业智能装备工程 | |
福建农林大学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 | 工程管理 |
交通工程 | |
森林工程 | |
物流工程 | |
土木工程 | |
智能建造 | |
福建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艺术学院 | 产品设计 |
城乡规划 | |
动画 | |
风景园林 | |
环境设计 | |
视觉传达设计 | |
园林 | |
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 |
福建农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 工商管理 |
文化产业管理 | |
旅游管理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
会计学 | |
金融学 | |
农林经济管理 | |
人力资源管理 | |
福建农林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 | 法学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
行政管理 | |
公共事业管理 | |
土地资源管理 | |
福建农林大学乡村振兴学院 | 农村区域发展 |
福建农林大学戴尔豪西大学联合学院(国际学院) | 农业资源与环境(中外合作办学) |
生态学(中外合作办学) | |
英语 | |
园艺(中外合作办学) | |
风景园林(中外合作办学) | |
福建农林大学未来技术学院(海峡联合学院、海峡联合研究院) | 人工智能 |
生物育种科学 | |
生物制药 |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
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数字经济学院) | 财务管理 |
茶学 |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
商务经济学 | |
数字经济 | |
网络工程 | |
福建农林大学菌草与生态学院(碳中和学院) | - |
福建农林大学蜂学与生物医药学院 | 蜂学 |
生物制药 | |
中药资源与开发 | |
数据来源:官网简介页面和专业介绍页面数据不一致 |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3月,福建农林大学有省级及以上高层次人才547人(933人次),其中国家级人才84人(165人次),居省属高校前列。国家级高层次人才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加拿大工程院院士1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4人、教育部“长江学者”13人、国家杰青11人、万人计划18人、国家优青15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8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3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支、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支、教育部创新团队1支、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创新团队2支和农业农村部创新团队2支、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技创新团队3支。学校入选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2个基地入选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涌现出党的十九大、二十大代表以及全国人大代表、“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全国最美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三八”红旗手、“八闽楷模”等先进典型。类别 | 名单 |
---|---|
专职院士 | 谢联辉(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中国科学院院士) |
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 | 谢联辉、郑郁善、刘伟平、侯有明 |
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 侯有明、周顺桂、陈新华、廖红、魏太云、陈礼辉、余雁 |
长江学者 | 廖红、陈立余、魏太云、秦源、赖钟雄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 周顺桂、陈新华、廖红、魏太云、赖钟雄、唐定中、陈新华 |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 周顺桂、叶捷、陈志长、刘星、徐通达、秦源、赖钟雄 |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 侯有明、熊德中、黄炎和、陈立松、周顺桂、魏太云、唐定中、陈新华 |
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 谢联辉、侯有明、魏太云、唐定中 |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 | 陈立松、魏太云、唐定中、陈新华 |
全国优秀教师 | 谢联辉 |
注:名单不完整(截至2025年3月) |
类 别 | 团队名称 |
---|---|
国家级教学团队 | 植物病理学教学团队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团队 | |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 闽台特色林木高效培育与保护创新教师团队 |
闽台作物有害生物生态防控教师团队 | |
省级教学团队 | 植物病理学教学团队 |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教学团队 | |
国家理科基地生物学教学团队 | |
森林生态学科教学团队 | |
林业经济管理教学团队 | |
生态学教学团队 | |
临床兽医学教学团队 | |
森林工程学科教学团队 | |
农业资源与环境教学团队 | |
植物病理学教学团队 | |
林学卓越人才培养主干课程群教学团队 | |
农业生态学教学团队 | |
农林特色机械类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团队 | |
家具设计与工程慕课课程群应用型教学团队 | |
农业资源与环境化学分析教学团队 | |
食品与营养学慕课教学团队 | |
现代仪器分析课程群慕课教学团队 | |
农学专业课程群慕课教学团队 | |
资料来源: |
学科建设
截至2025年3月,福建农林大学有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4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以及2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2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含培育),2个农业农村部重点学科,9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学科(含培育);6个福建省高峰学科,12个福建省高原学科;在福建省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中,植物保护、林学、生态学3个学科被确定为重点支持建设学科。学校农林主干学科和基础学科发展优势不断增强,在植物科学相关学科领域具备较高国际影响力。10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植物学与动物学、农业科学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近年来,学校强化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大力发展生物育种、智慧农业、生物医药、绿色食品等新兴交叉领域,新增农业人工智能等8个目录外自设二级学科和农林大数据科学与工程等4个交叉学科。类 别 | 名 称 |
---|---|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 园艺学、作物学、植物保护学、林学、农林经济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林业工程学、生态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农业工程 |
一级学科博士点 | 作物学、植物保护、园艺学、林学、生物学、农林经济管理、林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生态学、农业工程、兽医学 |
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 兽医、风景园林、农业、林业 |
一级学科硕士点 | 作物学、植物保护、园艺学、林学、生物学、农林经济管理、林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畜牧学、农业工程、兽医学、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应用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工商管理学、公共管理学、生态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水产、设计学、地理学、智能科学与技术、城乡规划学 |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 金融、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土木水利、生物与医药、交通运输、农业、兽医、风景园林、林业、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法律、会计、翻译、设计、食品与营养、数字经济、资源与环境、应用统计、旅游管理 |
国家级重点学科 | 植物病理学 |
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 | 作物遗传育种 |
农业农村部重点学科 | 植物病理学、作物遗传育种 |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学科 | 林学、林业工程、风景园林学、生物学、生态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农林经济管理、菌草学、生态文明建设与管理 |
福建省高峰学科 | 植物保护、林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作物学、林业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 |
福建省高原学科 | 园艺学、农林经济管理、生物学、生态学、风景园林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农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畜牧学、兽医学、工商管理学、公共管理学 |
福建省“双一流”重点支持建设学科 | 植物保护、林学、生态学 |
esi全球排名前1%学科 | 植物学与动物学、农业科学、化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工程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微生物学、材料科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 |
esi全球排名前1‰学科 | 植物学与动物学、农业科学 |
资料来源:截至2025年3月 |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5年3月,福建农林大学获批国家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6个,占招生专业的54·8%,建有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2个教育部虚拟教研室,9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建成300门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类 别 | 名 称 |
---|---|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农学、植物保护、林学、茶学、生物科学、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风景园林、生物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制药工程、轻化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园艺、农业资源与环境、蜂学、动物医学、园林、森林保护、农林经济管理、公共事业管理、金融学、产品设计 |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木材科学与工程、森林工程、生态学、植物科学与技术、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动物科学、农村区域发展、化学工程与工艺、统计学、车辆工程、软件工程、工程管理、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环境设计、土木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旅游管理、交通工程、动画、会计学 |
通过住建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 | 工程管理、制药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土木工程、生物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轻化工程 |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动物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植物病虫害防控实验教学中心 |
教育部虚拟教研室 | 海峡两岸人居生态环境建设课程虚拟教研室、植物保护专业虚拟教研室 |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 | 闽台作物种质创制与绿色栽培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亚热带作物害虫生态防控创新引智基地 |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动物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植物保护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植物病虫害防控实验教学中心、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物理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植物纤维材料工程实验教学中心、食品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林学实验教学中心、生态学实验教学中心、农业资源与环境化学实验教学中心、生物质能源与材料实验教学中心、作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园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茶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艺术设计综合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 动物生态养殖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食品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交通与土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生物质能源与材料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数字创意设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
学 院 | 项目类型 | 课程名称 |
---|---|---|
农学院 | 线上一流本科课程 | 农学概论 |
植物保护学院 | 线上一流本科课程 | 邮票上的昆虫世界 |
农学院 | 线上一流本科课程 | 农业气象学 |
农学院 | 线上一流本科课程 | 耕作学-农业生态转型的理论与实践 |
食品科学学院 | 线上一流本科课程 | 食品工艺学 |
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 | 线上一流本科课程 | 书法学堂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线上一流本科课程 | 名人与近代中国 |
安溪茶学院 | 线上一流本科课程 | 茶韵茶魂-安溪铁观音 |
植物保护学院 | 线上一流本科课程 | 农业植物病理学 |
植物保护学院 | 线上一流本科课程 | 奇妙的昆虫世界 |
生命科学学院 | 线上一流本科课程 | 现代仪器分析 |
生命科学学院 | 线上一流本科课程 | 生物大数据 |
动物科学学院(蜂学学院) | 线上一流本科课程 | 家畜寄生虫病学 |
食品科学学院 | 线上一流本科课程 | 营养与健康讲座 |
材料工程学院 | 线上一流本科课程 | 匠心与创新—家具行业创新创业 |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 线上一流本科课程 |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 |
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 | 线上一流本科课程 | 工程索道 |
国际学院、留学预科学院(合署) | 线上一流本科课程 | 外经贸英语函电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线上一流本科课程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生命科学学院 | 线上一流本科课程 | 生态文明:撑起美丽中国梦 |
材料工程学院 | 线上一流本科课程 | 中国古典家具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线上一流本科课程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林学院 | 线下一流本科课程 | 景观生态学 |
农学院 | 线下一流本科课程 | 农业生态学(双语) |
生命科学学院 | 线下一流本科课程 | 生物化学b |
植物保护学院 | 线下一流本科课程 | 普通植物病理学 |
资源与环境学院 | 线下一流本科课程 | 水土保持学 |
生命科学学院 | 线下一流本科课程 | 普通生物学 |
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 | 线下一流本科课程 | 材料力学 |
植物保护学院 | 线下一流本科课程 | 农业昆虫学 |
材料工程学院 |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 | 家具结构设计 |
艺术学院、园林学院(合署) |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 | 花卉学 |
园艺学院 |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 | 园艺植物育种学总论 |
生命科学学院 |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 生物信息学(双语课) |
植物保护学院 |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 工业药剂学 |
林学院 | 社会实践一流本科课程 | 植物化学保护(课程实践)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社会实践一流本科课程 | 农村发展规划 |
公共管理学院 | 社会实践一流本科课程 | 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 |
园艺学院 | 社会实践一流本科课程 | 创新创业实践 |
植物保护学院 | 社会实践一流本科课程 | 植物保护专业社会实践 |
生命科学学院 |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本科课程 | 作物抗病基因的蛋白质结构与互作解析 |
艺术学院、园林学院(合署) |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 | 美丽乡村家居设计仿真教学实验项目一一中国扶贫第一村赤溪(福建福鼎)某农舍为例 |
动物科学学院(蜂学学院) |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 | 优质蜂毒的采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 |
资源与环境学院 |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 | 农村景观湿地构建及季节性净水调控虚拟仿真实验 |
材料工程学院 |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 | 木材工业用胶黏剂制备及性能检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以脲醛树脂胶黏剂为例 |
材料工程学院 |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 | 农林废弃物高压临氢液化 |
食品科学学院 |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 | 亚热带特色果汁真空浓缩虚拟仿真实验 |
动物科学学院(蜂学学院) |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 | 牛分娩重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 |
食品科学学院 |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 | 闽东特色鱼类深加工及质量安全控制 |
资料来源: |
教学成果
福建农林大学2000至2022年间,获得多项教学成果奖。
项目名称 | 获奖时间 | 颁发部门 | 等级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进”教学模式研究 | 2009·09 | 国家教育部 | 二等 |
开展两岸交流,发挥双方优势,培养中华民族高水平农科人才 | 2009·09 | 国家教育部 | 二等 |
基于茶产业链人才需求的校地企协同育人模式创新与实践 | 2018·12 | 国家教育部 | 二等 |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工程索道类课程改革与实践 | 2018·12 | 国家教育部 | 二等 |
服务林业行业经济转型的校企协同育人平台的建设与实践 | 2018·12 | 国家教育部 | 二等 |
资料来源: |
合作交流
校地合作
学校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建11个地方产业研究院、10个县域乡村振兴研究院,在全省53个县建立75家科技小院(占全省91%),有力支撑福建农业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
高校合作
2025年5月8日,福建农林大学与三明学院签订新一轮战略合作协议,两校将继续按照“互利双赢、着眼长远、共同发展”的总体思路,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资源共享等方面开展更深入合作,实现双方共赢发展。
国际合作
截至2025年3月,福建农林大学是教育部“接收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院校”,来自40个国家160余名留学生在校攻读学位。2013年,学校与南非德班理工大学共建孔子学院,累计培养1万多名学员,获评“全球先进孔子学院”,获批建设“全球示范孔子学院”。2023年8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南非德班理工大学孔子学院师生,充分肯定孔子学院办学10周年成效。现有1个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戴尔豪西大学联合学院和5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国外知名高校开展20余个学生联合培养和交流互换项目。贯彻落实中央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战略部署,先行先试探索闽台农业科教融合发展新路径,率先对台湾地区单独招生,与台湾知名高校联合开展3个闽台合作办学专业,与台湾高校、科研机构共建创新平台22个,面向台湾农业行业协会连续17年招收农民函授学历生449名,获批教育部和国台办对台教育交流项目。
合作院校 | 项目 |
---|---|
加拿大戴尔豪西大学 | 植物保护专业博士研究生教育项目 |
加拿大戴尔豪西大学 |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
加拿大戴尔豪西大学 | 园艺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
加拿大戴尔豪西大学 | 风景园林、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 | 生态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