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1995年德州市编委会核定设立苏禄王墓管理处,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编制9人,实有8人,其中包含专业技术职称人员8人(副高级1人、中级5人、初级2人)。2013-2015年完成建筑群修缮改造后,博物馆于2015年9月26日正式挂牌开放,成为德州市继大运河之后的重要文化遗产展示平台。
建筑布局与展陈
展厅依托明代建筑"三殿一廊"改造而成:
第一展厅:展示永乐年间苏禄王访华历史背景、守陵村形成过程及守陵制度
第二展厅:聚焦中菲建交后的文化交流成果,陈列两国领导人互访文献及纪念物品
第三展厅:专题展示苏禄王后裔代表人物生平及其对中菲关系的贡献
回廊展区:系统介绍伊斯兰教文化在德州地区的传播发展
藏品与研究
截至2020年9月,馆藏文物总量178件/套,其中包含67件未定级文物。2023年数据显示新增其他类型藏品261件,形成涵盖瓷器、文献、民俗器物等门类的收藏体系。专业技术团队包括副研究馆员2人、中级职称5人,形成完整的研究梯队。
公共教育与服务
实行全年免费开放政策:
与本地中小学合作开展'爱教共建'项目,开展教育活动10次
开设文化遗产保护专题讲座,累计培训讲解员20余人次
2015年开馆首月接待量超4000人次,配套建设数字化导览系统提升参观体验
社会影响
作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机构,该馆承担着三大核心职能:
苏禄王墓建筑群的日常维护与学术研究
中菲文化交流史料的整理与展示
德州地区伊斯兰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
2022年入选"德州历史文化研学游推荐路线",通过实物展陈与影像资料相结合的方式,系统呈现600余年守陵文化发展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