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简介
学校位于东莞市东南端的凤岗镇境内,校园占地面积约30万平方米。学校拥有学生近3000人,另有港、澳、台等两岸三地及外国留学生200多人。开办以来,学校按照省一级学校的标准不断完善办学条件,相继建起各种功能室与体育活动场地,配齐各种先进的教学设施和设备。目前,学校已基本实现了教学现代化、数字化、无纸化和高效化。学校环境优美,人文氛围浓厚,其自然环境与人文精神的完美结合,被《中国教育报》记者誉为极具“个性发展教育”的学校文化。2004年,国家副总督学郭振有视察学校时赞道:“东莞有这么好的一所民办学校,这是民校之光,学子之福啊!”
办学宗旨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现代国际科技文明,努力培养适应21世纪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竞争所需的人才,不断探索普教办学体制和办学模式改革的新路,把学校办成一所高质量、有特色的现代化学校。
办学目标
力争把学校办成“南粤名校”,让重视教育质量成为学校校园文化的灵魂。要不断学习和建立“校本教研制度”,要在教育中充分体现新的人才观、学生观;要以全新的视点去审视我们的教学,以全新的理念来武装我们的头脑,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办学特色
现代教育技术特色
1、学校把网络化环境下的教学改革研究作为一个重点进行探索,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思维与能力的发展。
2、自编《信息技术》双语校本教材,《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辅导教程(pascal语言)》一书则已由广东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
3、 学校选手参加东莞市2008年电脑竞赛,结果第11次夺得市“团体一等奖”;另有一批选手获得全国和省的一、二、三等奖。
…更多「办学特色」介绍请查阅全文…
办学成果
学校自1994年创办以来,已有1000多人次在国家、省、市教育部门举办的竞赛中获得奖项和荣誉。截至2008年,共获国家级以上奖励281人次,获省级奖励330多人次,获市级奖励的有500多人次。在第十四届全国初中物理竞赛中,有4名选手同获“全国一等奖”,创造了该项比赛中的一个新记录。
学校英才辈出,2006——2008年培养了4名清华大学学生:2006年唐盛昌,2007年沈载然,2008年杨容瑄、白恩率;且每年还有一批优秀毕业生被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全国重点名牌大学录取。
…更多「办学成果」介绍请查阅全文…
师资队伍
学校在创办初期,就把创建“现代化、国际性、有特色、高质量的新型民办学校”的办学目标写进学校的发展纲要,要求全体办学人员树立“质量就是生命”和“办学的高质量首先是教学的高质量”的观念,千方百计抓好教学质量。
为此,学校以“建设一支师德好、事业心强、学历达标、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合理、业务素质较高又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为目标,并制定了高规格、严要求的聘用标准,运用双向选择、竞争上岗和择优录用的用人机制,从来自全国各地的众多应聘者中挑选相对优秀的教师加盟学校的师资队伍;同时,学校坚持使用和培训并重的原则,强化师资队伍的考核和培训,通过邀请专家举办关于现代教育思想、现代教育理论、现代教育技术等方面的专题讲座,组织教师走访名校取经、组织和引导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参加教学竞赛等方式,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素质,逐步实现了教师队伍的优化,打造了一支爱生敬业、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德才兼备而又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