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度关山公众号

度关山

平台属性:微信公众号
所属地区:浙江宁波市
公众号ID:duguanshan913
公众号分类:教育
关于公众号:

“度关山”微信公众号属于教育类型;公众号主要(内容/服务)是独立视角,煮酒论古今。

开发/运营主体:未录入
最后更新:2025-7-5 关于更新时间TIPS:“更新时间”是指本页信息来源的截止时间,包括公众号的图片/文字介绍、公众号所属企事业单位的介绍等。
我要反馈:不良内容举报 » 公众号纠错(有误/注销)»
度关山公众号二维码公众号二维码,扫一扫马上关注

度关山百科

《度关山》是汉末政治家、文学家曹操创作的一首抒情诗。此诗旨在表达诗人的政治理想。诗从“人为贵”入笔,表现了诗人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接着并写两面:一是从“立君牧民”写起,通过叙述古代君主治民的法则,认为退小人任用德才兼备者是国家昌盛的基本保证;二是通过尧舜之间的对比,主张“俭为共德”,在此基础上,提出“让”与“兼爱”的大同思想。全诗采用正面颂扬的形式,并通过对比,肯定了民本思想

作品原文

度关山①

天地间,人为贵。

立君牧民②,为之轨则③。

车辙马迹,经纬四极④。

黜陟幽明⑤,黎庶繁息⑥。

於铄贤圣⑦,总统邦域⑧。

封建五爵⑨,井田刑狱⑩,

有燔丹书⑪,无普赦赎⑫。

皋陶甫侯⑬,何有失职。

嗟哉后世⑭,改制易律⑮。

劳民为君⑯,役赋其力⑰。

舜漆食器⑱,畔者十国⑲,

不及唐尧,采椽不斫⑳。

世叹伯夷㉑,欲以厉俗㉒。

侈恶之大㉓,俭为共德㉔。

许由推让㉕,岂有讼曲㉖。

兼爱尚同㉗,疏者为戚㉘。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①度关山:乐府旧题,属《相和歌·相和曲》。

②牧:养育管理。

③轨则:法度、准则。轨,应遵循的规则。

④经纬:原指道路,南北之道为经,东西之道为纬。这里用作动词,指经由东西南北道路。四极:四方极远之地。四境。

⑤黜(chù)陟(zhì)幽明:贬退不明事理的人,提拔干练的人。语出《尚书·舜典》。黜,降职或罢免。陟,提升,升迁。幽明,分别指昏庸者和德才兼备者。

⑥黎庶:黎民庶民,即百姓。繁息:指人繁殖生息。

⑦於(wū)铄:唔呀闪烁。

⑧总统:总揽,总管。邦域:国家,邦国的疆域。

⑨封建:封赏建立,封邦建国。古代帝王把土地分赐给诸侯,使之在各区域内建立邦国。五爵:指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⑩井田:周代的土地制度。以方九百亩为一里,划为九区,形如“井”字,故名。其中心为公田,外八区为私田,八家均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治私事。刑狱:刑罚狱讼。

⑪燔(fán):焚烧。丹书:古代用朱笔记载犯人罪状的文书。一说指传说中赤雀所衔的瑞书,即《洛书》。

⑫无普:不能普及。赦赎:允许犯人用钱物赎免罪刑。

⑬皋陶(yáo):亦作“皐陶”。亦作“皋繇”。传说虞舜时的司法官。狱官或狱神的代称。甫侯:一作“吕侯”,周穆王时任司寇。泛指司法官。

⑭嗟哉:感叹词。

⑮改制易律:更改制度变换律法。

⑯劳民:使人民劳苦。

⑰役赋:劳役赋税。

⑱舜漆食器:虞舜用漆器为食器。韩子曰:“舜作食器,黑漆其上。”食器,饮食用具。

⑲畔者:叛离者。畔,同“叛”。

⑳采椽(chuán)不斫(zhuó):采用柞木作椽,不加砍凿修整。椽,放在檩上架着屋顶的木条。

㉑伯夷:商朝末年孤竹君的长子。孤竹君死后,同其弟叔齐互相谦让王位,弃国逃走。商亡后隐居首阳山。

㉒厉俗:激励世俗。厉,劝勉。

㉓侈恶:奢侈的罪恶。

㉔俭为共德:言节俭是上下一致遵守的道德。《左传·庄公二十四年》:“臣闻之:‘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先君有共德,而君纳诸大恶,无乃不可乎?”杨伯峻注:“共读为洪,大也。旧读共为恭,不妥。”

㉕许由:传说中的隐士。相传尧想把天下让给许由,许由不肯接受,并且认为是对他的侮辱。

㉖讼曲:打官司,辨曲直。

㉗兼爱:同时共爱。墨子提倡的一种伦理学说。他针对儒家“爱有等差”的说法,主张爱无差别等级,不分厚薄亲疏。《墨子》中有《兼爱》三篇,阐述其主张。尚同:崇尚同德。墨子的政治思想。谓在“尚贤”的基础上,推选贤者仁人,主张地位居下者逐层服从居上者,从而达到“一同天下之议”的治世。

㉘戚:亲近。

白话译文

天地之间广又阔,人最尊贵胜万物。

设立君主治民众,制订法令作准则。

车辙马迹通天下,海内得治四方乐。

摒弃恶人用贤明,百姓安居生息多。

圣贤君主堪赞赏,统治天下无风波。

分封诸侯设五等,井田刑狱安邦国。

卖身契约可烧毁,赦罪赎身须斟酌。

皋陶甫侯掌刑法,一生尽心无失职。

可叹后世治人者,轻改制度与律科。

役使百姓为君主,横征暴敛民力耗。

舜漆木器讲豪华,诸侯叛离十国多。

不比唐尧尚节俭,茅屋俭朴无雕饰。

世人同声赞伯夷,提倡廉洁淳浊世。

奢侈风气恶最大,应求节俭共为德。

都学许由能推让,那有诉讼相争驳?

上下同心人相爱,非亲非故亦相乐。

创作背景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割据,战乱连年。曹操亲历了时代的战乱,感受了征战之苦,目睹了战争所造成的土地荒芜,人民流离失所。曹操是富有理想的人,他希望能通过正确的措施实现他太平盛世的理想。此诗即反映了这一思想。其创作时间未能确证,霍雅娟教授认为此诗作于曹操早期。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度关山》一诗表现了曹操的政治理想。其内容讲的是执政者要勤俭、爱民、守法。曹操用法严峻,有犯必纠,这是一种法家精神,他反对滥用刑罚,提出要依法而行。曹操提倡节俭,《三国志·魏书》记载曹操“不好华丽,后宫衣锦绣,侍御履不二采,帷帐屏风坏则补纳,茵褥取温,无有缘饰”。“俭为共德”是作者极力提倡的。

此诗开头直接提出“天地间,人为贵”,凸现了诗人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接着写自己的政治理想:君主贤明,制定法规,全国统一,以奢侈为大恶,以俭朴为美德。退昏庸,举明智,官吏尽职,百姓安定,人口繁息,设立刑狱,执法正当。人与人之间,退让不争,上下相同,彼此亲爱。

全诗表达了诗人以“让”与“兼爱”为基础的大同思想,为了充分表达这一思想,诗人并写两面,一是通过叙述古代君主治民的法则,认为退小人任用德才兼备者是国家昌盛的基本保证;二是通过尧舜之间的对比,提出纠正“侈恶之大”的方式,即“俭为共德”,在此基础上,提出“让”与“兼爱”,即国君贤明,君民平等,执法公正,讼狱不兴的大同思想。从中可见诗人渴望国家统一,天下安定的愿望。

这首诗在内容上,反对“劳民为君,役赋其力”,蕴涵着孟子倡导的民本思想。在写作上,除了采用正面颂扬的形式之外,“嗟哉后世”八句使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对比,肯定了民本思想,揭示了奢华造成的后果。

名家点评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二十七:《乐府解题》曰:“魏乐奏武帝辞,言人君当自勤苦,省方黜陟,省刑薄赋也。”

清·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五:莽莽有古气。“嗟哉”四句,造感慨然,末语便欲笼盖四海。孟德作用出申、商。“有燔丹书”,言非功不赎罪。“舜漆食器”一段言俭。“许由推让”句,不与人讼曲也。一以严毅行之。“兼爱尚同”,正是虽亲者亦不假借耳。其造国之大概尽此矣。

清·朱乾《乐府正义》卷五:魏武乐府诸题,必踞第一等议论。如《度关山》便想到陟方、巡狩、考侯、省农、正刑等事,而归本于俭,意在简省舆从资粮之费,可谓有志于民事者。故能芟刈群雄,几平海内。史称操用法峻急,有犯必戮,或对之流涕,终无所赦。而雅性节俭,不好华丽,故于用刑持俭,独惓惓言之。

作者简介

曹操(155—220),即魏武帝。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政治军事方面,曹操消灭了众多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国北方大部分区域,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文学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魏朝建立后,曹操被尊为“魏武帝”,庙号“太祖”。事迹见《三国志》卷一本纪。有集三十卷,已散佚。明人辑有《魏武帝集》,今又有《曹操集》。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