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1992年10月15日,成立"斗门县博物馆",又称"斗门县兆珍博物馆"。
1994年10月16日,建成启用。
2001年12月28日,更名为"珠海市斗门区博物馆",又称"珠海市斗门区兆珍博物馆"。
场馆布局
综述
珠海市斗门区博物馆占地面积6118平方米,建筑面积2188平方米,陈列面积960平方米。布局分展览区、附属设施区和绿化区三大部份。展览区为一幢中轴对称的4层楼房,建筑面积1760平方米,1—3层,每层设2个展览厅,附属设施区为2层办公楼。珠海市斗门区博物馆基本陈列
…更多「场馆布局」介绍请查阅全文…
馆藏文物
综述
珠海市斗门区博物馆藏品主要有省文化厅调拨、容兆珍夫妇捐献、区内民间捐献和征集、采集收藏等;藏品类别有瓷器、陶器、铜器、石器、书画、钱币、铁器、玉器、丝织品、自然标本等;截至2019年末,藏品有5166件(套),其中珍贵文物7件(套)。重要藏品
美籍华裔容兆珍、李如心夫妇捐赠给博物馆精品折扇一批。其中有清代《关槐山水扇双柄》、清代任伯年《米芾拜石图》成扇、张大千《沧波晚归图》成扇、齐白石《丝瓜草虫》成扇、吴湖帆《墨竹》成扇、溥儒《踏雪寻梅》成扇等等。
…更多「馆藏文物」介绍请查阅全文…
文化活动
宣传教育
珠海市斗门区博物馆在青少年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活动,组织展出了《中国革命人物"珠海三杰"杨匏安、苏兆征、林伟民大型图片展》《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纪念大型图片展览》《中国·我们共同的家园—台湾问题图片展》等多个大型图片展览。
科学研究
刘君续在广东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广东史志》(2004年第3期)发表论文《斗门赵氏源流派字纪略》;在珠海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珠海文史》(2004年第14辑)发表论文《斗门区文物博物工作概述》。苏业花在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广东文化艺术论从》发表论文《应加大基层博物馆的宣传力度》(2004年9月)、《从环境因素谈文物藏品的科学维护》(2005年7月)。合作交流
…更多「文化活动」介绍请查阅全文…
所获荣誉
1998年—2011年7月,珠海市斗门区博物馆被命名为斗门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斗门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珠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珠海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实践基地和广东省华侨港澳同胞捐赠项目等。
2020年12月21日,珠海市斗门区博物馆入选“第四批国家三级博物馆”名单。
机构设置
单位性质:事业单位。
经费来源:由斗门区财政全额拨给。
机构设置:设馆长室、办公室、保管部考古研究部、群众工作部等部门。
人员编制、组成:编制6人,有入编工作人员9人,其中行政管理人员2人,专业人员7人。中级1人,初级8人。
服务观众项目:免费为游客提供宣传资料"斗门区(兆珍)博物馆简介"、"斗门区文物保护单位一览表",免费为团体参观提供解说员,义务为有要求的观众提供文物参考意见。
…更多「机构设置」介绍请查阅全文…
参观信息
地理位置
珠海市斗门区博物馆位于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井岸镇西堤路2233号。
交通信息
从斗门区人民政府出发可乘坐公交:308路、406路、501路。
从斗门区人民政府自驾出发前往珠海市斗门区博物馆约1·08千米。
…更多「参观信息」介绍请查阅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