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绍
disc 起源于马斯顿在 20 世纪 20 年代针对人类情绪和行为的研究,他提出了“能量向外(主动)”或“能量向内(被动)”的分类,并结合了对“环境友好程度”的考虑,形成了最初的四种行为类型基础,分别为支配性(dominance, d)、影响性(influence, i)、服从性(compliance, c)、 稳定性(steadiness, s)。
传统的disc个性测验根据测题计算4种行为风格类型的得分,超过10分即为显性,如有两项及以上超过10分,说明同时具备多项特征。disc 个性测验通常会给出一系列描述性形容词或短语,要求测验者在每一组中选出“最符合自己”与“最不符合自己”的选项。通过回答,系统会得到四个维度的分数和相对强度,生成受测者的行为概况。例如,disc会要求测试者在以下4组词中选择最符合和最不符合自己的词:多话(i)、自制力强(c)、遵循惯例(s)、果断(d)。每一个词均代表4个类型特质中的一种。每个特质的最终得分为最符合的词的数量与最不符合的词的数量之差(如在最符合自己的词中,支配性特质的词d被选择了10次,而最不符合自己的词中支配性特质的词d被选择了1次,则d的得分为9)。
“支配型”特质d
通常d型特质得分高的人属于高度支配者,喜欢领导而不喜欢追随,执行力强,只要可能的话便会立即采取行动。他们普遍比较重视结果与效率,擅长把握时机 和创造机会。“影响型”特质i
通常i型特质得分较高者属于高度影响者,擅长交际与沟通协调。他们通常会充满热情和乐观的态度,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不气馁,倾向于通过人来实现目标,即所谓的感情牌。这类人在与他人沟通时,语言比较具有说服力且健谈,对待生活或工作充满乐观。“稳健型”特质s
通常s型人格特质得分高的人是有耐心、毅力且富有同情心的倾听者,他们可能不擅言谈,但是他们对别人的问题和感受比较感兴趣。不同于i 型人格特质因子的人,s 型人格特质因子让人感到好感的特点不是他多擅长交流,而是跟他们交流会感到放松和支持。“服从型”特质c
通常c型人格特质得分高的人是实事求是,个性较为独立,对自我的评价以及对于他人要求较高,通常被称之为理想主义者。在面对一些事情的时候,他们倾向于逻辑而不带感情的思维方式,习惯于事前制定详细的方案规划,崇尚遵守规则,对精确显示高度兴趣。
应用领域
人力资源管理
disc个性测试广泛使用于人力资源和组织发展领域中,在招聘、管理、培训等多个环节中均有大量实际应用。disc个性测验有详细的关于受试者优点、缺点及行为特点的分析,可帮助人力资源人员有方向性的设计深入的面试问题,对于人力资源的招聘有很大帮助。例如,可根据应试者不同的特质, 进而匹配不同的岗位目标,c+s型人格特质的人员尤其适合会计等岗位,而销售岗位比较适合i+d型人格。此外,disc个性测验可应用于企业管理者领导力的提升,帮助管理者提高自我认知、识人用人、培养他人以及调整管理风格等。例如,管理支配型的下属可注重给予充分的发挥空间,并在公司体制允许的情况下予以重奖,能够更有效地调动此类人的工作积极性。而面对支配型的领导,则更要注重和体现自己的能力与效率, 而非打感情牌。同时,disc个性测验也能够显示一个人的长处、短板、可能的盲点,为进行“因人而异”的个体化培训提供有力辅助, 使培训更加具有针对性。学校教育
目前,disc个性测验在学校教育方面主要被应用于班级建设、班主任工作、学困生转化以及新生管理等方面。disc个性测验可用于班主任工作,帮助班主任了解学生的行为倾向,实现高效班级管理。对 d 型学生相对直接、果断;对 i 型学生多给予社交或表现舞台;对 s 型学生尤其注重鼓励、避免当众批评;对 c 型学生要给出充分的思考空间和规则说明等。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应用disc个性测验可以帮助教师更好的预测、研究、反思学生在面对某个特定情境时的表现,让教师做好准备,适时帮助学生同时结合学生特点,因材施教做出迅速反应、有效的指导。例如,对d特质的学生,有问题要私下沟通,先欣赏他,然后给出建议,不要当众批评或让他在全班认错或检讨,这会反而引起逆反心理顶撞老师;对s特质的学生在开学时需要多一些关心,防止被人欺负,并给他们多一些鼓励,建立自信,支持设立目标,自我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