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各部委相关教育类文件
月经是女性的生理现象,也是全面性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与人的生殖健康、身体发育等多方面成长相关,应包含在有关“身体发育”“公共安全”等教育内容之中。我国各部委发布的相关教育类文件中,多有关于认识身体、身体保健等教学目标要求,具体内容如下: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
小学4~6年级
模块二:预防和应对公共卫生事故
初步了解青春期发育基础知识,形成明确的性别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初中年级
模块二:预防和应对公共卫生事故
了解青春期常见问题的预防与处理,形成维护生殖健康的责任感。
《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08)
水平二(小学3~4年级)
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
人的生命周期包括诞生、发育、成熟、衰老、死亡;
初步了解儿童青少年身体主要器官的功能,学会保护自己。
水平三(小学5~6年级)
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
青春期的生长发育特点;
男女少年在青春发育期的差异(男性、女性第二性征的具体表现);
女生月经初潮及意义(月经形成以及周期计算);
男生首次遗精及意义;
青春期的个人卫生知识。
水平五(高中阶段)
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
青春期常见的发育异常,发现不正常要及时就医。
《中小学健康教育规范》(2011)
水平二(小学3~4年级)
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
了解人的生命周期包括诞生、发育、成熟、衰老、死亡;
认识自己的身体,关注自己的身体发育情况。
水平三(小学5~6年级)
生长发育和青春期保健
了解青春期的生长发育特点;
了解男女少年在青春发育期的差异(男性、女性第二性征的具体表现);
了解女生月经初潮及意义(月经形成以及周期计算);
了解男生首次遗精及意义。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水平三(5~6年级)
身体健康
了解青春期的生长发育特点及保健常识。如知道男女少年在青春发育期的差异,女生月经初潮和男生首次遗精及其意义,青春期的个人卫生知识,与体育锻炼有关的青春期保健常识(如女生知道经期体育锻炼的注意事项)等。
水平四(7~9年级)
身体健康
知道青春期心理发育的特点和变化规律,青春期常见生理问题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了解异性交往的原则,学会识别容易发生性侵害的危险因素,保护自己不受性侵害。
性与生殖健康
性与生殖健康的基本知识;
优生优育与适宜有效的避孕方法;非意愿怀孕和应对措施。
《中国青少年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及释义》
核心信息七
掌握正确的生殖与性健康知识,避免过早发生性行为,预防艾滋病等性传播疾病
接受和参与全面性教育,可提升青少年对性与生殖健康的认知水平,提升保护自身、尊重他人身心健康的责任意识。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