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置沿革
清末时期,为牟平县连海乡。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为牟平县第一区,领三益、凤现、渤滨3乡。
民国元年(1912年)后,第一区更名卢山区。
1950年10月,更名第九区。
1958年9月,成立卫星公社;同年11月,牟平县撤销,卫星、灯塔公社并入东风公社。
1959年11月,恢复牟平县,属牟平镇公社。
1962年1月,从牟平镇公社析出,成立大窑公社。
1984年4月,撤公社设大窑乡。
1992年,撤乡设大窑镇。
2010年5月,撤镇设大窑街道。
行政区划
2011年末,大窑街道辖45个行政村:东山北头、西山北头、蛤堆后、高家山、韩家疃、西埠庄、北莒城、东沙子、许家疃、北杏林堡、南杏林堡、羊角埠、曲格庄、董格庄、宁家疃、小宋家疃、北大窑、南大窑、小山子、李家庄、沙璀子、林村、胡家窑、东吕格庄、西吕格庄、南吕格庄、尹宋周、老人仓、仇家村、董村、新福、刘家口、新愚公、林家店子、林家口子、贺家庄、窑口、胡家庄、万家山、石头河、西里山、张格庄、南莒城、沟东、孔家庄;下设113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大窑街道辖45个行政村,街道办事处驻北大窑村。
南大窑村 | 沟东村 | 南吕格庄村 | 小宋家疃村 | 曲格庄村 |
东山北头村 | 孔家庄村 | 沙塂子村 | 北大窑村 | 董格庄村 |
西山北头村 | 胡家庄村 | 尹宋周村 | 小山子村 | 新福村 |
蛤堆后村 | 张格庄村 | 老人仓村 | 李家庄村 | 刘家口村 |
高家山村 | 石头河村 | 仇家村 | 东沙子村 | 新愚公村 |
韩家疃村 | 万家山村 | 董村 | 许家疃村 | 林家店子村 |
西埠庄村 | 西里山村 | 林村 | 北杏林堡村 | 林家口子村 |
北莒城村 | 东吕格庄村 | 胡家窑村 | 南杏林堡村 | 贺家庄村 |
南莒城村 | 西吕格庄村 | 宁家疃村 | 羊角埠村 | 窑口村 |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大窑街道地处牟平区东部,东与姜格庄街道、龙泉镇接壤,南与玉林店镇毗邻,西与宁海街道、文化街道相连,北濒黄海,辖区总面积98平方千米。大窑街道地形地貌
大窑街道境内南、东部多为山地、丘陵,北、西部多为平原,地势南高北低。地面海拔一般在20—120米之间,最高点卢山,海拔422·6米;最低点东山北头村,海拔8米。水文
大窑街道境内河道属黄海水系。沁水河由南向北横贯全境入黄海,河道长8千米。三八河发源于卢山南麓,西流至小山子村折向北流入黄海,全长10千米,平均宽15米,是一条季节性河流。张家河发源于新愚公水库下游,北至尹宋周村流入沁水河,全长15千米。石头河发源于卢山水库下游,经北莒城流入黄海,全长20千米。自然资源
大窑街道境内海岸线长5千米,盛产海参、对虾、梭子蟹等海珍品;地下水资源可利用量344万立方米。
2011年,大窑街道有耕地面积2·4万亩。
人口民族
2010年末,大窑街道辖区总人口31142人。
2011年末,大窑街道辖区总人口30847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7547人,城镇化率89·3%。另有流动人口3300人。总人口中,男性15301人,占49·6%;女性15546人,占50·4%;14岁以下5711人,占18·5%;15—64岁21608人,占70%;65岁以上3528人,占11·5%。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30658人,占99·39%;有蒙古、壮、朝鲜、满、佤、回6个少数民族,共189人,占0·61%。2011年,人口出生率4·5‰,人口死亡率4‰,人口自然增长率0·5‰。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315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大窑街道完成地方财政收入7318万元,比上年增长86%。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1688万元,增值税2206万元,企业所得税804万元,个人所得税76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49%、56%、125%、261%。人均财政收入2372元,比上年增长32%。农民人均纯收入10848元。农业
2011年,大窑街道实现农业总产值7·3亿元。
大窑街道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5600吨,人均360千克,其中小麦2400吨,玉米3200吨。主要经济作物为水果。2011年,果园面积2万亩,水果产量5万吨,主要品种有苹果、大樱桃、大枣等,其中苹果4万吨,大樱桃4000吨,大枣1000吨。
大窑街道畜牧业以饲养生猪、肉食鸡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6·8万头,年末存栏3·5万头;肉食鸡饲养量600万羽,年末存栏120万羽,上市肉食鸡480万羽。畜牧业产值3亿元。
工业
大窑街道工业以机械加工、电子信息、绿色食品等产业为主。2011年,大窑街道有工业企业70家,职工8300人,实现工业总产值13·6亿元,比上年增长1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家,职工5760人,实现工业增加值9·2亿元,比上年增长15%。拥有全国驰名商标1个,国优产品6个,省部优产品4个。商业外贸
2011年末,大窑街道有商业网点782个,从业人员2980人。2011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7200万元,比上年增长11·5%;集贸市场3个,年成交额2800万元。
金融业
2011年末,大窑街道境内有3家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7·3亿元,比上年增长12%;各项贷款余额3·1亿元,比上年增长15%。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大窑街道有幼儿园4所,在园幼儿350人,专任教师23人;小学3所,在校生823人,专任教师153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1328人,专任教师141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为100%。文体事业
2011年末,大窑街道有街道综合文化站1个,村文化活动中心32个,各类文化专业团休23个;各类图书室41个,藏书20余万册,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及文学业余创作队伍40人。
2011年末,大窑街道有线电视用户8082户,入户率81%。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大窑街道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11个,其中综合医院1所,社区、农村卫生室10个。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床位34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1·5张,固定资产199万元。专业卫生人员29人,其中执业医师13人,执业助理医师4人,注册护士5人,平均每千人拥有专业卫生人员1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14·7万人次。
社会保障
2011年,大窑街道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7户,人数62人,支出15·5万元,比上年增长10%,月人均208元,比上年增长5%。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412户,人数635人,支出70万元,比上年增长16%,月人均92元,比上年增长2%。农村五保集中供养53人,支出20·03万元,比上年增长8%;农村五保分散供养44人,支出8·8万元,比上年增长8%;农村医疗救助220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保险869人次,共支出4·3万元,比上年增长25%;农村临时救济50人次,支出10万元,比上年增长5%。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00人,抚恤事业费支出106万元,比上年增长10%。社区服务设施10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5个,社区服务站5个。慈善分会1个,全年接受社会捐款1·3万元,使3人次困难群众受益。
交通
大窑街道境内有荣乌高速公路、g228国道、206省道等经过。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大窑街道因办事处驻北大窑村而得名。
文物古迹
蛤堆顶遗址位于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大窑街道蛤堆后村正南的台地上,三条公路在遗址上交叉。遗址略呈长方形,北边与蛤堆后村民居相连,再北隔荣乌高速公路与黄海相距1500米,总面积约182000平方米。1977年,蛤堆顶遗址被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