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主体介绍中山大学惠州研究院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大湾区化工科普是由中山大学惠州研究院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中山大学惠州研究院成立于2011年5月,是中山大学与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共建的公益三类事业单位,为广东省首批新型研发机构。研究院聚焦石化产业创新需求,重点开展绿色化学工艺、功能性精细化学品等八个方向研究,已形成10余项重大成果并实现产业化应用。截至2025年,研究院建成“小试+中试+企业孵化+成果推广”四位一体的转化模式,获国家级、省部级奖项多项,并拥有102项专利。同时,研究院承担社会服务职能,开展科普教育、安全培训等活动,2022年入选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历史沿革
中山大学惠州研究院成立于2011年5月17日,由中山大学与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联合共建,定位为服务石化产业的实体化科研机构,系全国首家专业服务石化产业的新型研发机构。
科研方向与成果
研究院围绕惠州石化、电子信息等支柱产业,设立绿色化学工艺、功能性精细化学品、化工园区管理等八大研究方向。截至2023年,已申请专利50件(含1项美国专利),形成3d打印材料、润滑脂系列等产品,并建成cnas/cma认证检测平台。其“四位一体”成果转化模式推动多项技术产业化,部分成果达国际先进水平。
社会服务与科普
研究院承担广东省及惠州市科普教育基地职能,开展石化科普进校园、编程科普课堂等活动。2022年11月,获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2021-2025年度)。此外,研究院提供化工安全培训、产学研对接等服务,牵头组建广东省石化中下游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人才培养
作为化学工程专业学位教育改革试点单位,研究院培养硕士41名,并与15家企业共建实践基地。2023年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现有博士后16人。采用“企业导师+实践课程”模式,覆盖精细石油化工、园区管理等特色领域。
发展规划
2025年,研究院提出四大发展举措:拓展大湾区区域合作、加强企业科研项目落地、推动节能技术合作、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同时计划深化人工智能与化工交叉融合,打造“高校+研究院+企业”协同创新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