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办学条件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5年4月,学院设有13个教学单位,开设招生专业43个。
教学部门设置专业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控技术、医疗器械维护与管理、机械设计与制造、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学院供用电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模具技术学院模具设计与制造、焊接技术与自动化、航空材料精密成型技术、机械产品检测检验技术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车辆工程学院、轨道交通学院汽车营销与服务、农业装备应用技术、工程机械运用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电子技术、城市轨道交通供配电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新能源汽车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移动互联应用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信息安全与管理、人工智能技术服务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物流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会计、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跨境电子商务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创意设计学院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产品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工业设计、数字媒体应用技术、艺术设计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文化基础部——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基础部——

师资队伍

截至2024年11月,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共有教职工8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719人,并从行业企业聘用兼职教师300余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237人,博士学位教师92人,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282人,具有双师素质的专任教师390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全国技术能手3人,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6人,教育部职业院校教学(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中青年学术带头人12人、优秀青年骨干教师42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省“双创博士”2人,江苏工匠2人,省“333工程”培养对象20人,省“领航•扬帆”计划培养人选2人,六大人才高峰资助对象2人,省五一创新能手5人,省五一巾帼标兵1人。
类别名称
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工业机器人技术方向)
国家级教学团队模具制造技术课程教学团队(曹根基)
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龚仲华
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物联网应用技术团队(王云良)、先进制造技术教学团队(刘江)、ict创新试点班教师团队
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邹华杰、周斌、王霆
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顾卫杰、周庆元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5年4月,学校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个,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个,省优秀教学团队3个,省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3个,省职业教育“双师型”名师工作室1个,省“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7个。获国家精品课程4门、省级精品课程11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5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十四五”江苏省职业教育首批在线精品课程18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

教学成果

截至2025年4月,学校先后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7项;“十二五”国家职业教育规划教材31部、国家精品教材2部、“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书目29部、“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34部、“十三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31部、省“十四五”规划教材9部;主持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3个,并全部通过教育部验收。

类别名称
国家级实训基地数控技术实训基地、汽车技术实训基地
国家级重点专业产品艺术设计、工业设计
国家骨干建设重点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
国家骨干建设重点专业辐射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
全国机械行业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创新专业工业机器人技术
全国机械行业技能人才培养特色专业软件技术
央财支持重点建设专业工业机器人技术、农业装备应用技术、物流管理、产品艺术设计、工业设计
江苏省品牌专业工业机器人技术、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数控技术
江苏省特色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江苏省示范院校重点建设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省“十二五”重点建设专业群核心专业工业机器人技术
省级“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建设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
省级实训基地先进制造实训基地、工业设计与逆向工程技术实训基地、模具技术实训基地、机械加工实训基地

注:名单不全

学生成绩

截至2025年4月,学生先后获国家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27,二等奖16项,三等奖9项,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金奖4项,银奖1项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国赛金奖2项、银奖5项,铜奖3项,“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挑战杯-彩虹人生”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大赛国赛一等奖1项,“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国赛铜奖2项。

合作交流

截至2025年4月,学校国际合作不断深入,校企共创国际品牌。学校构建“四式一化”国际化范式,打造特色鲜明的国际化办学格局,与境外优质大学合作,开展专升本、专升硕项目,建设10个校级外国专家工作室(4个市级、1个省级),入选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第一批“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卓越合作伙伴”,获批教育部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sgave)项目,入选“江苏德国高职教育合作联盟”和“江苏美国高职教育合作联盟”。创建“vi”教育资源中心,建成1门省级精品课程,15门校级全英文课程,74门双语课程,为南非高教部建设9门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核心课程,电子商务专业、模具设计制造专业被立项为江苏省“十四五”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品牌专业建设项目,累计招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800多名留学生,以优异成绩通过全国来华留学生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认证,连续五年获得江苏省来华留学生教育先进集体。与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共建人工智能与先进制造中外人文交流研究院暨人才培养基地,获批教育部语合中心“中文工坊”项目,牵头成立长三角智能制造中德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联盟。牵手“走出去”企业,联合境外高校和机构,共同构建了海外知行学院、师资培训中心、科技创新服务中心、语言与人文交流中心形成“四位一体”的海外对接体系,在“一带一路”国家建设9所海外学院,开展留学生分段联合培养、师资培训,共建资源,共享标准;与印尼smk职业学校建立海外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中心,开展3d打印技术、数控编程技术、教学理念及汉语培训。与埃塞俄比亚东方工业园共建“郑和学院”,服务国家级境外园区,率先探索“随园建院”职教出海新模式。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