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3月,开设本科招生专业67个,学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艺术学、医学、农学、教育学等十大学科门类。截至2025年6月,学校设有28个学院。序号 | 学院 | 本科专业 |
---|---|---|
1 | 常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2 | 应用化学 | |
3 | 能源化学工程 | |
4 | 常州大学药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 制药工程 |
5 | 生物工程 | |
6 | 药学 | |
7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
8 | 常州大学医学与健康工程学院 | 护理学 |
9 | 生物医学工程 | |
10 | 常州大学机械与轨道交通学院、智能制造产业学院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11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
12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
13 |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 | |
14 | 车辆工程 | |
15 | 智能制造工程 | |
16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
17 | 常州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能源学院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18 | 油气储运工程 | |
19 | 石油工程 | |
20 | 常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21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
22 | 金属材料工程 | |
23 | 材料化学 | |
24 | 常州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应急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 安全工程 |
25 | 消防工程 | |
26 | 应急技术与管理 | |
27 | 常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环境工程 |
28 |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 |
29 | 常州大学城市建设学院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30 | 土木工程 | |
31 | 工程管理 | |
32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
33 | 常州大学王诤微电子学院、集成电路产业学院 | 自动化 |
34 | 电子信息工程 | |
35 | 物联网工程 | |
36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
37 |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 |
38 | 常州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阿里云大数据学院、软件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39 | 人工智能 | |
40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
41 | 软件工程 | |
42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
43 | 常州大学商学院、刘国钧管理学院 | 会计学 |
44 | 市场营销 | |
45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
46 | 物流管理 | |
47 | 人力资源管理 | |
48 | 常州大学吴敬琏经济学院 | 金融学 |
49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
50 | 金融工程 | |
51 | 常州大学史良法学院 | 法学 |
52 | 常州大学瞿秋白政府管理学院 | 社会工作 |
53 | 公共事业管理 | |
54 | 政治学与行政学 | |
常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 | |
55 | 常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 视觉传达设计 |
56 | 环境设计 | |
57 | 产品设计 | |
58 | 数字媒体艺术 | |
59 | 美术学 | |
60 | 园林 | |
61 | 常州大学音乐与影视学院 | 音乐学 |
62 | 表演 | |
63 | 舞蹈表演 | |
64 | 常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 日语 |
65 | 西班牙语 | |
66 | 商务英语 | |
67 | 常州大学周有光文学院 | 汉语言文学 |
68 | 常州大学体育学院、中体产业学院 | 休闲体育 |
69 | 常州大学海外教育学院 | / |
70 | 常州大学华罗庚学院 | / |
71 | 常州大学中以机器人产业学院、中以科创学院 | / |
72 | 常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 / |
73 | 常州大学创新创业学院 | / |
74 | 常州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李公朴社会教育学院、培训中心(合署) | / |
75 | 常州大学怀德学院 | 电子信息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物流管理和会计学等 |
参考资料:截至2024年3月 |
学科建设
截至2023年11月,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截至2025年3月,学校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5个。拥有省优势学科3个、省“十四五”重点学科8个,拥有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环境生态学4个esi前1%学科,其中化学已进入全球esi学科排名前2‰,工程学、材料科学已进入全球esi学科排名前3‰。在2024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学9个学科上榜。学院 | 一级学科 | 二级学科及研究方向 |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纳米功能材料 | ||
金属材料表面工程 |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 安全科学与工程 | 石油化工过程安全 |
石油化工工艺与装备安全 | ||
重大事故防控与应急 | ||
新能源与新材料安全 | ||
参考资料:截至2024年3月 |
学院 | 一级学科 | 二级学科及研究方向 |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材料科学与工程(全日制)●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纳米功能材料金属材料表面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化学 | 化学(全日制)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 |
材料与化工 | 材料与化工【专业学位】(全日制)新能源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工程 | |
石油化工学院 | 化学 | 化学(全日制)无机材料化学微纳界面电化学光谱分析技术有机合成化学催化化学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化学工程与技术●★▲(全日制)分离强化技术清洁生产工艺微纳材料化学工程绿色催化技术应用电化学 | |
材料与化工 | 材料与化工【专业学位】(全日制)新型分离材料及分离过程研究现代油品加工工艺与技术新型催化材料及催化反应工艺精细化学品绿色合成技术生物质的工业转化技术与应用研究 | |
生物与医药 | 生物与医药【专业学位】(全日制)医药精细化学品合成技术功能化学制剂加工食品质量安全食品生物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环境科学与工程★▲▼(全日制)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化学与毒理学水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大气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治环境功能材料环境规划与管理 |
资源与环境 | 环境工程【专业学位】▲▼(全日制)废水处理技术废气处理技术污染场地修复技术固废处理与资源化技术环境分析与测试技术 |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全日制)高效与洁净燃烧新技术气体污染物排放控制及有机和固体废弃物综合处理技术能源高效综合利用及储能技术与装备新型强化传热、隔热技术及新材料新能源开发利用及多能互补技术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全日制)油气井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油气储运工程 | |
资源与环境 | 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全日制)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储运工程 | |
能源动力 | 能源动力(专业学位★▼(全日制)能源高效综合利用及多能互补技术气体污染物排放控制及固废综合处理技术高效换热及保温新技术、新材料太阳能、地热能等新能源及储能技术与装备热泵及空调制冷新技术 | |
机械与轨道交通学院 | 机械工程 | 机械工程▼(全日制)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智能装备系统集成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全日制)流体机械工程科学与技术热能工程及节能环保技术新能源开发利用及多能互补技术过程装备智能化与再制造 | |
能源动力 | 电气工程▼【专业学位】(全日制)电力系统优化运行电机与电器电力电子与电气传动工业智能机器人 | |
动力工程★▼【专业学位】(全日制)粉体工程设备及技术过程装备结构可靠性与完整性分离机械与工程过程机械先进检测与控制技术 | ||
机械 | 机械▼【专业学位】(全日制)智能装备系统集成技术能源装备设计与制造技术模具先进制造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 | |
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全日制)石油石化智能信息处理计算机视觉与机器学习生物信息计算与数据挖掘脑机融合与机器智能 |
微电子与控制工程学院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电子科学与技术【学术学位】▼(全日制)信息光子学现代电路与智能系统类脑网络理论及应用智能感知与控制微纳电子材料及器件集成电路与系统设计 |
电子信息▼ | 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含量子技术等)【专业学位】▼(全日制) 不区分研究方向 | |
控制工程【专业学位】▼(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 | ||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位】▼(全日制) 不区分研究方向 | ||
计算机技术【专业学位】▼(全日制) 不区分研究方向 | ||
软件工程【专业学位】▼(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 | ||
人工智能【专业学位】▼(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 | ||
商学院 | 工商管理★ | 工商管理会计学智能财务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对外贸易与跨国经营管理大数据分析与信息管理资源配置与环境管理创新创业与战略管理 |
工商管理 | 工商管理【专业学位】(非全日制)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投融资与财务管理智慧物流与营销管理智能制造与创新创业管理资本市场与商业银行管理 | |
工程管理 | 125601工程管理【专业学位】(全日制、非全日制) 01工程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 02工程投融资管理 03技术转移与管理 04工程合规管理与法律风险防控 05工程信息管理 06石油石化工程管理 07新能源与材料工程管理 08环境监察与管理 09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 10健康与医药管理 11教育经济与管理 | |
项目管理【专业学位】(非全日制)项目沟通与人力资源管理项目投融资与财务管理项目成本管控与风险管理项目经济评价与决策管理项目运营与安全管理 | ||
药学院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化学工程与技术●★▲(全日制)生物化工制药工程 |
生物与医药 | 生物与医药【专业学位】(全日制、非全日制)制药工程生物工程 | |
药学 | 药学【专业学位】(全日制、非全日制)药物化学药理学药物分析药剂学 | |
美术与设计学院 | 艺术 | 艺术设计【专业学位】(全日制、非全日制)平面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工业设计公共艺术艺术设计【与乌克兰哈尔科夫工艺美术大学合作项目】(全日制) |
美术【专业学位】(全日制、非全日制)油画国画雕塑书法 | ||
史良法学院 | 法学 | 法学理论(全日制)法理学法社会学地方立法理论与实践 |
宪法与行政法学(全日制)宪法、行政法基本理论研究宪法制度研究行政法律制度研究 | ||
刑法学(全日制)中国刑法学外国刑法与比较刑法反腐法治与刑事合规 | ||
民商法学(全日制)民法基础理论知识产 | ||
经济法学(全日制)市场规制法金融法税法实务 | ||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全日制)环境法原理污染防治法环境法、环境政策与环境管理 | ||
财税法学(全日制)财税法原理财税法与公共财政政策税法与税务合规 | ||
法律 | 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全日制、非全日制) 不区分研究方向 | |
法律(法学)【专业学位】(全日制、非全日制) 不区分研究方向 | ||
瞿秋白政府管理学院 | 社会工作 | 社会工作【专业学位】(全日制、非全日制)社会福利与社会政策儿童与青少年社会工作社会治理现代化 |
吴敬琏经济学院 | 应用经济学 | 应用经济学(全日制)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金融学 |
国际商务 | 国际商务【专业学位】(全日制)全球价值链与产业国际竞争力工业产品国际贸易与绿色发展中小企业跨国经营与创新发展国际投融资与风险管理 | |
音乐与影视学院 | 艺术 | 音乐【专业学位】(全日制、非全日制)声乐合唱指挥音乐教育 |
外国语学院 | 翻译 | 英语笔译【专业学位】(全日制) 不区分研究方向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红色文化研究党史党建研究 |
体育学院 | 体育 | 体育【专业学位】(全日制、非全日制)体育教学社会体育指导运动康复 |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 安全科学与工程 | 安全科学与工程★▲▼(全日制)化工安全技术消防技术油气储运安全技术城市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安全检测与监控技术安全生产管理新能源安全 |
资源与环境 | 安全工程【专业学位】▲▼(全日制、非全日制)化工安全技术消防技术油气储运安全技术城市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新能源安全技术 | |
城市建设学院 | 土木工程 | 土木工程▲▼(全日制)岩土工程结构工程市政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
土木水利 | 土木水利【专业学位】▲▼(全日制、非全日制)结构工程岩土工程土木工程材料市政工程人工环境工程 | |
医学与健康工程学院 | 护理 | 护理【专业学位】(全日制、非全日制)临床护理老年与社区护理慢性病管理 |
备注:●省级优势学科;★省级重点学科;▲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工程中心 | ||
参考资料:截至2024年3月 |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3月,学校有教职工2562人,专任教师1893人。专任教师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857人,博士学位专任教师占比达77·1%。拥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3人,国家教学名师2人;有江苏省“双创人才”“333工程”“特聘教授”“青蓝工程”等省级人才400余人次。类别 | 名录 |
---|---|
中国工程院院士(含双聘) | 谢克昌(两院院士)、陈勇(双聘)、蒋剑春(两院院士)、吴锋、范维澄(特聘教授)、张全兴(双聘院士) |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 邓林红 |
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 | 邵辉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 王建浦、李亚利、石枫 |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 丁建宁、蒋军成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 丁建宁、苏旭平 |
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 | 李忠玉、张跃、王明新、马建锋、张文艺、薛银刚、胡林潮、郑旭东 |
江苏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 | 陈海群、张跃 |
江苏省“青蓝工程”培养对象 | 李忠玉、陈海群、薛荣、王明新、马建锋、刘建国 |
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计划 | 张跃、李忠玉、王明新、薛银刚 |
江苏省教学名师 | 孙小强 |
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 陈群、张跃、李忠玉 |
截至2024年3月 |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5年3月,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9个、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中国工程教育认证专业17个(含2个住建部专业认证);国家级一流课程19门;获批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双创团队”“青蓝工程”教学团队、“六大人才高峰”创新人才团队等团队17个。
类别 | 专业名称 |
---|---|
国家级特色专业 | 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 安全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 制药工程、环境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安全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会计学、金属材料工程、软件工程、能源化学工程、休闲体育、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社会工作、能源与动力工程、土木工程、人力资源管理、环境设计 |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油气储运工程、土木工程、生物工程、法学、美术学 |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现代化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 石油钻采与储运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化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
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 常州大学-中国石化集团华东石油局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
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 | 过程装备先进设计教学团队、化工设计教学团队 |
截至2024年3月 |
类别 | 专业名称 | 授予年份 |
---|---|---|
中国工程教育认证专业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2014·01-2016·12(第一次)2017·01-2022·12(第二次)2023·01-2028·12(第三次) |
制药工程 | 2015·01-2017·12(第一次)2018·01-2023·12(第二次) | |
安全工程 | 2015·01-2017·12(第一次)2018·01-2023·12(第二次) |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2017·01-2019·12(第一次)2020·01-2025·12(第二次)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017·01-2019·12(第一次)2020·01-2025·12(第二次) |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2017·01-2019·12(第一次)2020·01-2025·12(第二次) | |
油气储运工程 | 2019·01-2024·12 | |
金属材料工程 | 2019·01-2024·12 | |
环境工程 | 2021·01-2026·12 | |
能源化学工程 | 2022·01-2027·12 | |
土木工程 | 2022·01-2027·12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22·01-2027·12 | |
软件工程 | 2023·01-2028·12 | |
生物工程 | 2023·01-2028·12 |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2023·01-2028·12 | |
参考资料:截至2024年3月 |
课程类别 | 课程名称 | 课程负责人 |
---|---|---|
线上一流课程 | 过程流体机械 | 高光藩 |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 | 危化品运输管理与应急处置虚拟仿真项目 | 陆华良 |
线下一流课程 | 数字电子技术 | 朱正伟 |
线下一流课程 | 化学物质热危险性分析与评价 | 欧红香、单雪影 |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 中西文化交流 | 孔文 |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 高分子材料成型工艺学 | 邹国享、李锦春 |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 流体流动与传热 | 马江权 |
资料来源:截至2024年3月 |
教学成果
截至2025年3月,学校获得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有国家级精品教材1部、规划教材10部。
成果名称 | 完成人 | 获奖名称 |
---|---|---|
石油石化安全人才五元创新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邵辉、陈群、李定龙、马江权、李伟明、何明阳、葛秀坤、徐淑玲、王凯全、周刚、赵庆贤、邢志祥 | 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
“跟进式”人才培养体系的建构与实践:逻辑生成•系统耦合•模式创新 | 浦玉忠,徐守坤,薛健飞,张宏如,赵斌,李忠玉,李萍,温波,闫海波,周晓东,李伟明,张菊香,秦义 | 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政府主导、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区域高职教育常州模式的创新实践 | —— | 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
资料来源:截至2024年3月 |
合作交流
截至2025年3月,学校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余所大学和机构建立紧密合作关系。与爱尔兰梅努斯大学、加拿大圣西维尔大学、乌克兰哈尔科夫工艺美术大学联合举办5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建成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示范性建设工程1项,省国际化人才培养品牌专业建设项目2项,省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2个,国际合作平台12个,成立了泰国研究中心、拉美研究中心、以色列文化研究中心等智库平台。具备港澳台学生招生资质,是苏港澳高校合作联盟成员。作为联合国责任管理教育原则倡议组织成员,已加入江苏—英国高水平大学联盟、江苏—加拿大高校合作联盟、中国—中东欧国家高校联合会、江苏—俄罗斯高校合作联盟等十多个合作组织;外籍专家伊格教授代表我校首次荣获中国政府国家友谊奖。通过高校来华留学质量认证,入选首批“中国—东盟千校携手计划”项目高校,有4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在校学习。作为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与委内瑞拉玻利瓦尔大学、墨西哥韦拉克鲁斯大学分别共建孔子学院,与西班牙安达卢西亚教育厅共建了欧洲最大规模的孔子课堂。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