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历史
1942年,四川省立体育专科学成立。
1950年,更名为成都体育专科学校。
1953年,在“大区布局”的历史背景下,成都体育专科学校全建制转为中国六大体育学院之一,时名西南体育学院。
1956年,更名为成都体育学院。
1958年,在时任国家体委主任贺龙元帅的关怀下,学校创建了全国首家体育医院。
…更多「办学历史」介绍请查阅全文…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有21个教学科研单位,其中教学机构15个;开设23个本科专业,跨教7大学科门类。教学单位 | 本科专业 |
---|---|
足球运动学院 | 运动训练、体育教育 |
运动医学与健康学院 | 中医学、运动人体科学、康复治疗学、运动康复学 |
武术学院 |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训练 |
艺术学院 | 舞蹈学、舞蹈表演、音乐表演 |
篮球排球系 | 篮球和排球专项体育教育、运动训练 |
田径游泳系 | 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体能训练 |
小球系 | 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的体育教育、运动训练 |
运动休闲学院 | 休闲体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
经济管理学院 | 公共事业管理、经济学、旅游管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
新闻与传播学院 | 新闻学、播音主持与艺术、广播电视编导 |
外国语学院 | 英语 |
历史文化系 | 文物与博物馆学 |
体操学院 | 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体操、艺术体操、健美操、技巧方向)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
参考资料: |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7个;四川省“双一流”建设学科4个。类别 | 名称 |
---|---|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 体育学 |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 体育学、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新闻学 |
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 | 体育、中医、新闻与传播、艺术 |
四川省“双一流”建设学科 | 体育学、运动医学 |
四川省高等学校“双一流”建设贡嘎计划建设学科 | 体育学、临床医学(运动医学)、新闻传播学、中医 |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有各类在岗教职工12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600余人,高级职称300人。共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学科评审组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国家体育总局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四川省教学名师、四川省名中医、国家体育总局“优秀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百人计划人选”等各类专家92人次;专兼职博士生导师49人;国际和国家级裁判150余人、国际健将与运动健将10余人;国内外客座教授、兼职教授20余人。类别 | 名单 |
---|---|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 刘建和、柳伯力等 |
教育部“长江学者”计划通讯评审专家 | 刘建和 |
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 | 刘建和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 | 刘建和、柳伯力、王广虎、王明建 |
教育部“国培计划”国家级专家库 | 刘建和 |
国家体育总局中青年学术和技术骨干 | 林青 |
国家体育总局百人计划培养对象 | 李林 |
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 | 潘小非、刘建和、何颖、刘青、李林、杨世勇、柳伯力、刘英、程林林、王广虎 |
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 | 何颖、刘青、李林、邱建钢、王纯 |
四川省教学名师 | 刘建和、郝勤、袁琼嘉 |
项目名称 | 项目负责人 | 立项时间 |
---|---|---|
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团队 | 张选惠 | 2010 |
运动训练教学团队 | 刘青 | 2009 |
体育教育教学团队 | 刘建和 | 2008 |
运动人体科学教学团队 | 苏全生 | 2007 |
教学建设
…更多「办学条件」介绍请查阅全文…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建有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四川省天府国际体育赛事研究中心、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和四川省运动健康社科普及基地。建有“运动医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和“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重点实验室”及2个四川省省级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类别 | 名称 |
---|---|
国家体育总局重点实验室 | 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重点实验室 |
省级重点实验室 | 运动医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
省部级科研基地或中心 |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四川省天府国际体育赛事研究中心、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和四川省运动健康社科普及基地 |
研究成果
截至2024年10月,2009年以来学校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40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62项(包括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省部级项目300余项,形成了以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为代表的高水平科研成果,获得包括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在内的63项省部级科研奖励。序号 | 负责人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别 |
---|---|---|---|
1 | 李顺昌 | 运动模拟药物mots-c通过调控nrg1-erbb4-c/ebpβ诱导心脏生理性重构的机制研究 | 面上项目 |
2 | 尚画雨 | fkbp8在运动诱导骨骼肌线粒体自噬中的调控机制研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3 | 李军汉 | cnpy2在有氧运动改善高脂膳食诱导脂肪肝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4 | 王璐 | pde4在运动延缓脑衰老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5 | 刘娟 | 星形胶质细胞p2x7受体介导针刺保护癫痫小鼠海马神经元损伤新机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6 | 丁海丽 | mgf-notch/collagenⅴ/calcr-msc:推拿增强骨骼肌重塑的新机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负责人 | 项目名称 | 奖项 | 获奖年份 |
---|---|---|---|
周继和 | 竞技体育运动技战术监控系统的建立与应 | 四川省科技进步类三等奖 | 2017年 |
学术资源
…更多「学术研究」介绍请查阅全文…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校徽
学校徽志为正圆形图案,由学校英文译名首字母构成的火炬图案、“1942”字样和环绕的启功体中文校名和英文译名组成。“1942”为建校时间,燃烧的火炬象征着学校事业生生不息、蓬勃向上。
校旗
学校校旗是以学校徽标和校名为图案的宝蓝色旗帜,用作对外交流时,校名下方加注外文译名;校旗分为通用旗(横式)和交流旗(竖式),通用旗旗杆套为白色,交流旗旗杆套颜色与旗面一致。
精神文化
…更多「校园文化」介绍请查阅全文…
校区情况
武侯校区
该校区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体院路2号。东部新区校区
该校区位于四川省成都市东部新区环湖北路1942号,占地1500亩,可容纳1·5万名全日制学生,校区的综合馆、游泳馆、体育场等都符合国际比赛场地a级标准。截至2023年9月,足球学院和运动休闲学院已搬迁至新校区办学,于2024年7月将全部实行搬迁。一期局部办学所需场馆中,教学楼、实验楼、学生宿舍楼、食堂、高尔夫训练馆、室内攀岩馆、体操馆、图书馆、能源中心等,均已完工。还设有博物档案馆、武术馆、体育舞蹈馆(副馆)、四川省艺术体操中心、游泳馆等场馆设施。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职位 | 姓名 |
---|---|
党委书记 | 舒为平 |
党委副书记、校长 | 胥万兵 |
省纪委监委驻校纪检监察组组长、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 王骏飞 |
党委常委、副校长 | 罗加福、付东、邬红丽、李林、王明建 |
党委常委、党委宣传部/统战部部长 | 欧雪松 |
党委常委、党委组织部部长 | 郑宇 |
党委副书记 | 任世强 |
截至2025年6月 参考资料: |
校园环境
博物馆
建于2008年,于2011年7月21日正式开馆。开馆以来先后接待了5万余名各类观众的参观。占地约1000平方米,是国内高校第一座以中华传统体育文化为题材的专题性博物馆,馆内陈列中华传统体育陈列与成都体育学院校史陈列。郑怀贤雕像
郑怀贤是成都体育医院的创始人。在中医骨伤科界也有极高的声望,被后人尊称为“武医宗师”。怀贤楼(b教)
…更多「校园环境」介绍请查阅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