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天小学百科
广州市越秀区朝天小学位于朝天路81号,该校历史悠久,前身是清朝政府于同治三年(1864年)创办的广州同文馆。朝天小学拥有2个室内羽毛球场,1个游泳池,和2个篮球场(一个大篮球场,一个小篮球场),两个风雨操场(分别在满汉楼、朝阳楼)。
2021年,入选广东省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示范学校和示范培育学校名单。
2024年10月,入选教育部发布的“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2024年9月,入选广州市第二批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优秀学校。
办学历史
1864年,洋务派首领江苏巡抚李鸿章曾上书要求继北京之后,在上海和广州也开设同文馆。请库克吉泰将军和宴两广总督端在驻防的军队中,挑选资质聪慧,年龄14-20岁,满文汉文都能通晓者,聘请西人及品学兼优的国子监学生来教习之。经过一年多的筹备,广州同文馆终于在1864年6月23日(同治三年5月30日)
建成开馆。馆址就在当时广州的朝天街,今朝天小学处,馆长为谈广楠、汤森。广州同文馆第一期正规学生仅20名,另有5名附读生,学生年龄14-20岁,学制3年,所开科目主要有英语、汉语和算学。后来随着中外关系的扩大,于1879年增设了法文、德语两馆。每馆各10名学生,其中有10名学生学的已是"第二外语",因为他们原在英文馆中已通晓英文。学制也向京师同文馆靠拢,增至8年,第一年学读、写、拼,第二年学读法之外又增文法、会话和翻译句子,第三年学习世界史地,练习电报翻译等,第四年学习算术、代数、翻译公文。五年级至8年级更增加许多数理化课程,如物理、化学、几何、三角、微积分,还有机械、航海测算、万国公法、天文、地理,还开设了生理学、解剖学等选修课。后来又开了日文馆和俄文馆。由于同文馆是应实际所需办学的,颇为注重学用的结合,学生在学期间就经常参与外文电报、文件及书籍的翻译,水平高者加以奖励,优先录取。广州同文馆是中国最早的外语学校之一,是广州第一所近代新式学校,是清代洋务派在广州所办的第一件较重大的洋务事业。直至1905年,同文馆改为译学馆,此处也改办成满汉八旗高等小学。
办学条件
硬件设施
广州市越秀区朝天小学占地4896平方米,建筑面积10080平方米。
学校建有教学活动楼(朝阳楼)、文体艺术楼(满汉楼)和球类、田径、游泳等体育场地。除设有省定标准的教学课室外,还有45间专用室,课室与教辅室之比超过省一级学校标准,给学生个性发展提供更多的空间。
办学规模
学校现有28个教学班,学生1340人。
师资力量
…更多「办学条件」介绍请查阅全文…
文化传统
教育理念
学校提炼“弘毅日新”的学校精神,提出“全人朝天面向世界,现代同文走向未来”的办学目标,确立“自信合群、正心修身、家国情怀、思辨创新、明德归仁”的学生发展目标,探索“全人为旨 体验为径”的人才培养模式,落实新时代“五育并举”,培育自主发展的时代新人。与“体验学习圈”有关的成果最高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朝天小学一直坚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坚持教育改革和教育科学实验,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良好个性品质,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健康成长。学校确立“明德归仁”的校训,形成 “崇真、向善、至美、创新、立人”的校风、“善于教学、乐于教创、志于教人”的教风和“自主、合作、创造”的学风,弘扬“今天我以朝小为荣,明天朝小以我为荣”的精神风范,学校领导班子树立“表率、创新、关爱、服务”工作作风,教师集体素质实现整体优化,涌现了一大批师德高尚、教科研能力强的骨干教师,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品德优、智能高、身心健、个性活”的学生,赢得社会高的声誉。从2009年起,朝天小学与多个国家地区的学校建立友好交流关系。构建现代化教育模式,实现素质个性化教育的创新;以名校的风范造就具有国际视野的专家型校长、学者型教师、高素质学生是朝天小学努力奋斗的目标。朝天小学
学校校歌
…更多「文化传统」介绍请查阅全文…
学校领导
学校历任校长为 梁寒淡、汪梅、邓鹰扬、黄宝琛、齐虹亨、李明仁、容铭勤、李华钿、程功云、李荫欢、李顺松、孔虹。
公众号主体介绍广州市越秀区朝天小学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朝天小学是由广州市越秀区朝天小学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广州市越秀区朝天小学位于朝天路81号,该校历史悠久,前身是清朝政府于同治三年(1864年)创办的广州同文馆。朝天小学拥有2个室内羽毛球场,1个游泳池,和2个篮球场(一个大篮球场,一个小篮球场),两个风雨操场(分别在满汉楼、朝阳楼)。
2021年,入选广东省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示范学校和示范培育学校名单。
2024年10月,入选教育部发布的“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2024年9月,入选广州市第二批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优秀学校。
办学历史
1864年,洋务派首领江苏巡抚李鸿章曾上书要求继北京之后,在上海和广州也开设同文馆。请库克吉泰将军和宴两广总督端在驻防的军队中,挑选资质聪慧,年龄14-20岁,满文汉文都能通晓者,聘请西人及品学兼优的国子监学生来教习之。经过一年多的筹备,广州同文馆终于在1864年6月23日(同治三年5月30日)
建成开馆。馆址就在当时广州的朝天街,今朝天小学处,馆长为谈广楠、汤森。广州同文馆第一期正规学生仅20名,另有5名附读生,学生年龄14-20岁,学制3年,所开科目主要有英语、汉语和算学。后来随着中外关系的扩大,于1879年增设了法文、德语两馆。每馆各10名学生,其中有10名学生学的已是"第二外语",因为他们原在英文馆中已通晓英文。学制也向京师同文馆靠拢,增至8年,第一年学读、写、拼,第二年学读法之外又增文法、会话和翻译句子,第三年学习世界史地,练习电报翻译等,第四年学习算术、代数、翻译公文。五年级至8年级更增加许多数理化课程,如物理、化学、几何、三角、微积分,还有机械、航海测算、万国公法、天文、地理,还开设了生理学、解剖学等选修课。后来又开了日文馆和俄文馆。由于同文馆是应实际所需办学的,颇为注重学用的结合,学生在学期间就经常参与外文电报、文件及书籍的翻译,水平高者加以奖励,优先录取。广州同文馆是中国最早的外语学校之一,是广州第一所近代新式学校,是清代洋务派在广州所办的第一件较重大的洋务事业。直至1905年,同文馆改为译学馆,此处也改办成满汉八旗高等小学。
办学条件
硬件设施
广州市越秀区朝天小学占地4896平方米,建筑面积10080平方米。
学校建有教学活动楼(朝阳楼)、文体艺术楼(满汉楼)和球类、田径、游泳等体育场地。除设有省定标准的教学课室外,还有45间专用室,课室与教辅室之比超过省一级学校标准,给学生个性发展提供更多的空间。
办学规模
学校现有28个教学班,学生1340人。
师资力量
…更多「办学条件」介绍请查阅全文…
文化传统
教育理念
学校提炼“弘毅日新”的学校精神,提出“全人朝天面向世界,现代同文走向未来”的办学目标,确立“自信合群、正心修身、家国情怀、思辨创新、明德归仁”的学生发展目标,探索“全人为旨 体验为径”的人才培养模式,落实新时代“五育并举”,培育自主发展的时代新人。与“体验学习圈”有关的成果最高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朝天小学一直坚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坚持教育改革和教育科学实验,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良好个性品质,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健康成长。学校确立“明德归仁”的校训,形成 “崇真、向善、至美、创新、立人”的校风、“善于教学、乐于教创、志于教人”的教风和“自主、合作、创造”的学风,弘扬“今天我以朝小为荣,明天朝小以我为荣”的精神风范,学校领导班子树立“表率、创新、关爱、服务”工作作风,教师集体素质实现整体优化,涌现了一大批师德高尚、教科研能力强的骨干教师,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品德优、智能高、身心健、个性活”的学生,赢得社会高的声誉。从2009年起,朝天小学与多个国家地区的学校建立友好交流关系。构建现代化教育模式,实现素质个性化教育的创新;以名校的风范造就具有国际视野的专家型校长、学者型教师、高素质学生是朝天小学努力奋斗的目标。朝天小学
学校校歌
…更多「文化传统」介绍请查阅全文…
学校领导
学校历任校长为 梁寒淡、汪梅、邓鹰扬、黄宝琛、齐虹亨、李明仁、容铭勤、李华钿、程功云、李荫欢、李顺松、孔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