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渊源
“昌邑大姜”追述其渊源,最早栽培的是昌邑市都昌街办的伍塔村。伍塔村位于潍河西畔,立存于明代之初,因村东南有五座和尚塔而得名。因此,昌邑大姜生产历史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昌邑大姜是昌邑市农民种植的传统品种,种植历史可追溯到明代初年。相传为一化缘和尚从武夷山带来,为报恩送给昌邑市伍塔村马姓村民,然后广泛种植。
2010年,昌邑市大姜协会制定了科学严格的大姜生产标准和技术规程,在管理上实行“六统一”:统一环境质量,统一生产资料,统一管理技术,统一产品标准,统一监测方法,统一产品标识。在大姜栽培上,合作社成员由合作社统一供种,统一供肥,产品统一购销,每年统一对土壤测土一次,根据测验结果调配肥料使用。尽量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严禁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确保产品安全和保护生态环境,从而有效地改善了大姜种植生态环境。在产品质量检测上,2010年山东宏大生姜市场在山东省商务厅的支持下,投资820余万元,成立了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对进入市场交易的农产品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
2014年,在国家商务部、山东省商务厅的指导下,昌邑市政府编制发布了“中国·昌邑大姜指数”,被商务部授权落户于山东宏大生姜市场。
2017年,昌邑市大姜生产区域申报为“中国特色农产品生姜优势区”。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